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林红

作品数:70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市分子催化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晶体
  • 18篇配合物
  • 17篇晶体结构
  • 15篇金属
  • 12篇化合物
  • 11篇稀土
  • 10篇分子
  • 9篇配体
  • 9篇自组装
  • 9篇微孔
  • 7篇自组装材料
  • 7篇过渡金属
  • 6篇微孔材料
  • 6篇孔材料
  • 5篇羰基
  • 5篇金属配合物
  • 5篇和晶
  • 5篇H
  • 4篇配位
  • 4篇子结构

机构

  • 52篇复旦大学
  • 15篇南开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福...
  • 4篇苏州大学
  • 3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茂名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70篇翁林红
  • 20篇陈珍霞
  • 14篇周亚明
  • 14篇周锡庚
  • 12篇蔡瑞芳
  • 9篇张杰
  • 8篇赵东元
  • 7篇康北笙
  • 7篇凌云
  • 6篇冷雪冰
  • 5篇刘小锋
  • 5篇吴达旭
  • 5篇刘汉钦
  • 5篇金国新
  • 4篇周秀中
  • 4篇王佰全
  • 4篇徐善生
  • 4篇杨永泰
  • 4篇杨飞龙
  • 3篇陈学太

传媒

  • 9篇中国化学会第...
  • 6篇无机化学学报
  • 6篇化学学报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科学通报
  • 3篇第四届全国配...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有机化学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Chines...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全国第十届大...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全...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5篇2004
  • 15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钼硫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Ⅴ.[MoFe_3S_4]类立方烷簇合物的转化反应和[Et_4N]_3[Mo_2Fe_6S_8(SC_6H_4CH_(3-m))_3Cl_6]的晶体结构
1989年
具[MoFe_3S_4]类立方烷结构单元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_4N]_4[Mo_2Fe_7S_8(SR)_(12)](1a,R=Ph;1b,R=tolyl-m)或单类立方烷化合物[MoFe_3S_4(dtcR_2)_5](2a,R=Me;2b,R=Et)与酰氯在乙腈中反应,分别得到不含Fe桥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_4N)_3[Mo_2Fe_6S_8(SR)_3Cl_6](3a,R=Ph;3b,R=tolyl-m)与[MoFe_3S_4]骨架支解后的Fe(dtcR_2)_2Cl(4a,R=Me;4b,R=Et)。说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MoFe_3S_4]单元在1中比在2中稳定。本文首次将1型与3型结构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连系起来。3型化合物的产生得到X射线衍射测定及~1H NMR谱的证实。本文报道3b的单晶结构及3的~1H NMR数据。3b属六方晶系,P6_3/m,a=1.6827(3),c=1.5951(16)nm;V=3.91158nm^3;D_c=1.491g/cm^3;Z=2;F(000)=1780;偏离因子R=0.048。化合物2与酰氯反应产生4,由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证实。
康北笙蔡进华吴达旭刘汉钦刘秋田翁林红卢嘉锡
关键词:固氮酶模拟酶活性中心
全文增补中
开放式有机-无机杂化骨架配位聚合物[Sn(SO_4)(BDC)(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被引量:8
2003年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极性强,故在开放有机金属骨架微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中很少被应用[4].
孙锦玉周亚明陈珍霞屠波翁林红赵东元
关键词:锡配合物
三维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合铜(Ⅱ)、银(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英文)
2001年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铜、银的配合物CuLH2O3·2H2O·2NO3n1、AgL·H2O·NO3n2。X射线晶体结构表征结果表明:1属于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24103b=0.663201c=2.113804nmβ=103.053°Z=4。2属于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7662b=0.93702c=1.33573nmα=98.993β=99.493γ=109.053°Z=2。1和2的金属原子被L联接成一维结构。1中的配位链通过配位的水分子与晶格水分子及硝酸根离子间形成的氢键扩展为三维结构。2中未配位的羧基氧原子与吡啶环上的α氢原子形成C-H…O氢键从而将配位链扩展为阶梯状二维结构而层与层之间通过ππ堆积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结构。
赵云中李松林翁林红张明杰肖衍繁
关键词:晶体结构配合物
不寻常的稀土胺基配合物与芳香性烯酮的连续加成反应
<正> 含苯环骨架有机分子属自然界中最丰产、最廉价的有机合成原料之一,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好这类自然资源,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找到这类化合物的有效转化方法。一般说来,芳环通常较稳定,很难发生共轭加成反...
张春梅刘瑞婷蔡瑞芳翁林红陈珍霞周锡庚
文献传递
新型三维锰(II)配位聚合物[Mn_2(NDC)_2(DMF)_2(H_2O)]_n·nDMF(NDC=2,6-萘二酸)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6
2004年
通过四水合氯化锰 (II)与 2 ,6 萘二酸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的反应 ,获得了一种新的配位聚合物 [Mn2 (NDC) 2 (DMF) 2 (H2 O) ] n·nDMF ( 1)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该配位聚合物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 83 3 4( 2 )nm ,b =1 60 46( 17)nm ,c =2 3 70 6( 3 )nm ,V =6 974( 13 )nm3 ,Z =8,Dc=1 471g/cm3 ,Mr=772 5 0 ,μ =0 790mm-1 ,F( 0 0 0 ) =3 176,S =0 95 1,(Δ/σ) max=0 0 0 1,Δρmax=0 5 3 9,Δρmin=-0 3 5 1,最后的一致性因子为R =0 0 3 3 5 ,wR =0 0 85 9.八面体锰 (II)离子与 2 ,6 萘二酸配体的连接导致形成了无限的三维网状结构 .该网状结构在b轴方向具有一维的菱形孔道 ( 0 7nm× 1 2nm) 。
周国强陈金喜陈珍霞田运齐郁挺翁林红赵东元
关键词:互穿网络聚合物
具有结构形变记忆能力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结构可逆形变记忆能力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联苯四羧酸和三氮唑为有机连接单元,以环境友好、低毒的过渡金属离子锌为中心,通过分子自组装,一步制备得到该微孔材料。该微...
凌云杨飞龙刘小锋周亚明陈珍霞翁林红
文献传递
16电子半夹心结构含硫碳硼烷钴配合物Cp^tCoS_2C_2B_(10)H_(10)的合成以及结构表征
2003年
八羰基二钴Co2(CO)8与叔丁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反应,可以得到半夹心结构的羰基钴化合物CptCo(CO)2(2)(Cpt=η5-tBuC5H4),化合物(2)与元素碘进行反应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钴的碘化产物CptCo(CO)I2(3).采用碳硼烷含硫锂化合物[(THF)3LiS2C2B10H10Li(THF)]2(1)与18电子半夹心结构羰基钴的碘化物CptCo(CO)I2(3)反应得到16电子半夹心结构化合物CptCoS2C2B10H10(4).表征了化合物(2),(3)和(4),并解析了配合物(4)的X-衍射的单晶结构.
李玮蔡淑怡翁林红金国新
关键词:碳硼烷半夹心结构钴化合物
四面体磷酸镓和磷酸锗镓构成的新型一维链状分子筛结构被引量:1
2003年
以 1,3 丙二胺为模板剂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个一维磷酸盐微孔分子筛 :[GaP2 O7(OH) ] [NH3 (CH2 ) 3 NH3 ] ( 1)和[Ge0 5GaP1 5O6 5(OH) 1 5] [NH3 (CH2 ) 3 NH3 ] ( 2 )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 ,两个晶体结构分别由镓氧四面体和磷氧四面体 ,或镓氧四面体、锗氧四面体和磷氧四面体组成 ,并沿层c轴方向形成链 .这些链之间由 1,3 丙二胺相连 .1的结晶学数据为Mr=3 3 1 82 ,P 1,a =0 83 0 3 ( 2 )nm ,b =0 8614 ( 3 )nm ,c =0 8880 ( 2 )nm ,α =111 70 ( 3 )° ,β =10 7 5 9( 2 )° ,γ =98 3 9( 2 )° ,V =0 5 3 82 ( 3 )nm3 ,Z =1,MoKα ,λ =0 0 710 73nm ,R(F) =5 5 6% ,wR(F2 ) =14 3 6% .2的结晶学数据为 :P2 ( 1) /c ,a =0 88968( 7)nm ,b =1 675 62 ( 13 )nm ,c=0 83 666( 7)nm ,β =115 890 ( 2 ) ,V =1 12 2 0 8( 16)nm3 ,Z =4,MoKα ,R(F) =4 66% ,wR(F2 ) =10 10 % .
周亚明翁林红陈珍霞刘志城孙锦玉赵东元
关键词:四面体磷酸镓
天然姜黄素的纯化和分子与晶体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萃取法、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产自四川省双流县的姜黄中的姜黄素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利用IR,UV,MS,1HNMR,13CNMR和X-ray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姜黄素的分子与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姜黄素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695(3)nm,b=0.72075(16)nm,c=1.9960(4)nm,α=90°,β=95.098°,γ=90°,每个晶胞中含有四个姜黄素的分子。姜黄素的分子为非线型结构,呈现出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
索全伶黄延春翁林红贺文智李春萍李云霞洪海龙
关键词:姜黄素分子结构
16-电子体系金属铑环化合物Cp^tRh(E_2C_2B_(10)H_(10))的合成和加成反应被引量:1
2003年
1,2-二锂碳硼烷(Li2C2B10H10)与元素硫(硒)反应,形成硫(硒)插入产物Li2E2C2B10H10(E=S,Se).它们可以作为四电子的双齿配体与双核半夹心结构铑的化合物[Cp’RhCl(μ-Cl)]2(1)(Cp’=’Bu2C5H3)反应,形成单核16-电子体系含有类芳香性金属铑环的化合物Cp’Rh(E2C2B10H10)[E=S(2a),Se(2b)].16-电子体系化合物2a和2b可以与2-电子的配体(’BuNC,CO)进行反应,形成18-电子体系的加成产物Cp’(L)-(E2C2B10H10)[L=’BuNC,E=S(3a),Se(3b);L=CO,E=S(4a),Se(4b)].化合物都进行了红外光谱、1H-,11B-NMR,EI-MS和元素分析的表征,其中对2a和3a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孔庆安金国新蔡淑怡翁林红
关键词:加成反应碳硼烷异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