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蔚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伦理
  • 5篇女性主义
  • 4篇女性
  • 4篇关怀
  • 4篇关怀伦理
  • 3篇行政
  • 3篇行政伦理
  • 3篇伦理学
  • 2篇当代伦理
  • 2篇当代伦理学
  • 2篇道德
  • 2篇政治
  • 2篇政治伦理
  • 2篇理学
  • 1篇当代女性
  • 1篇当代女性主义
  • 1篇道德合理性
  • 1篇道德价值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美

机构

  • 14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罗蔚
  • 2篇赵勤
  • 1篇刘传广
  • 1篇邓少海
  • 1篇张雷

传媒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公共管理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伦理批判:唯物史观的视角被引量:6
2005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女性主义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源上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将性别纳入阶级的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把私有制的阶级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女性解放问题的根源。女性主义把妇女问题从社会经济领域转向广义的生理、意识和文化领域。女性主义所揭示的是,女性在资本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的共同建构的文化中受压迫。由此,女性主义提出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和重建道德内容与道德理论范型。
罗蔚赵勤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男性中心主义女性解放范型
美国行政伦理的四种话语方式被引量:1
2010年
1940年代,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出现了行政伦理话题,1970年代前后新公共行政学派提出了"社会公平"的专门议题,并开辟了行政伦理的话语空间1980年代之后,学者们按"好政府的构成内容"探究行政伦理,形成几种代表性的行政伦理话语方式:"职业道德"型、"组织伦理"型、"政体价值"型、"公民精神"型。
罗蔚
关键词:行政伦理话语方式
“D模式”与“E模式”:两种行政伦理模式的冲突与融合被引量:1
2010年
以民主精神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行政伦理"D模式"与以官僚精神为核心建立起来的"E模式",体现了公共行政价值取向上的不同。通常,人们认为,这是两种价值冲突的行政伦理模式。但是,从民主理论视角或重新解释官僚精神的视角可以找到这两种行政伦理模式价值融合的途径。
罗蔚
关键词:行政伦理
我国行政伦理研究状况的分析与反思被引量:20
2009年
面对创建行政伦理学学科的呼声与需求,考察了我国行政伦理研究十余年来的发展状况,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者做了描述,并分析了我国行政伦理研究在学术共识、方法运用、问题意识、知识积累方面的问题,同时从学科身份危机与研究路径模糊两方面反思了我国行政伦理学目前存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
罗蔚
美国行政伦理研究视点的变迁——以《公共行政评论》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公共行政评论》作为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刊,反映出了行政伦理研究视点在20世纪的变迁。40—60年代,行政伦理研究从改变公共行政学的价值中立预设开始,以行政责任为关注点,从行政伦理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研究,发展到关注行政组织、行政制度的伦理内容研究。70年代,以"社会公平与公共行政"为研究焦点形成新公共行政学派。80年代,关注对"行政伦理"立法的反思,建构"公民主义"的研究进路。90年代,研究方法与研究立场逐渐多元化,研究视阈拓展。21世纪初,批判进路的行政伦理研究继续深化发展,学者也关注行政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些具体问题。
罗蔚
另一种伦理观: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与建构被引量:14
2010年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将女性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联系起来,探究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主宰女性与人类主宰自然之间的关联。它提出,价值二元论与等级制是压迫机制相互纠结的基础,要真正解决性别歧视与环境危机问题就必须改变父权制文化的伦理价值观。生态女性主义用关怀伦理理论来建构一种新的环境伦理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性、人对自然的尊重不仅应来自义务,人对自然应有情感回应,关注具体经验基础上的人对自然的关怀、保育和爱。
罗蔚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父权制关怀伦理环境问题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生态意蕴被引量:2
2010年
21世纪以来,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生态破坏加剧,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难题。为此,学界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并倾向于对"人类中心主义"作了深刻批判。追根溯源,人类中心主义其实与人道主义有着很深渊源,甚至被指生态危机产生的人性根基就是人道主义,是以人的目的要求的秩序取代了本然的自然秩序。无论"人道主义"还是"自然主义",它们本身并没有根本的对立,从某种角度说,人道主义自身就蕴藏着很强的生态意蕴。
张雷刘传广罗蔚
关键词:人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弗洛姆生态意蕴
政治的而非伦理的视界——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理论归属被引量:10
2005年
对当代伦理学的最新理论发展———关怀伦理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在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目标基础上,在政治哲学视阈内理解关怀伦理,将关怀看作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和公共德性,而非个人美德,才能明确关怀伦理的理论属性是一种政治伦理。
罗蔚
关键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政治伦理
美和道德教育
2007年
提出假设一:对自然界和艺术进行美的认知与敏锐感受,可以导致人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对道德美的认知,这一假设没有实验研究法来证明.是从理性推理上进行探究的;提出假设二:道德美的认知可以导致道德情感,特别是体验“崇高”的道德情感可以导致道德行动的倾向(忠实于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这一假设被近来出现的一些研究证据给以支持。提议设计一些课程和指导来强调道德美的例证,并且鼓励学生们去体验道德情感,特别是“崇高”的情感。在感知自然界、艺术和人类的美的方面,重点是强调“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原则的作用。
瑞特.狄斯纳罗蔚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美
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从程序共识谈起被引量:1
2005年
当代生活中出现道德价值选择多元化的现象,当代伦理学的任务是进行道德推理有效性的论证。程序共识成为寻求道德合理性的有效途径,程序共识体现出当代伦理学形态变化和当代伦理学内容的转向。
罗蔚邓少海
关键词:伦理学道德合理性道德推理道德价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