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电阻率
  • 3篇油田
  • 3篇八面河油田
  • 3篇测井
  • 3篇测井评价
  • 2篇低电阻率
  • 2篇低电阻率油层
  • 2篇低阻
  • 2篇低阻油层
  • 2篇油层
  • 2篇挖潜
  • 2篇老井
  • 2篇老井挖潜
  • 1篇电阻率成像
  • 1篇微电阻率
  • 1篇微电阻率成像
  • 1篇裂缝
  • 1篇古潜山
  • 1篇测井储层
  • 1篇测井储层评价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罗安华
  • 2篇肖燕
  • 1篇彭云飞
  • 1篇汪成芳
  • 1篇田芳
  • 1篇周贤杰
  • 1篇欧阳华

传媒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江汉石油科技
  • 1篇湖北省石油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八面河油田古潜山储层测井评价及新技术应用
八面河地区紧邻王家岗和乐安两个古潜山油田,古潜山尤其是奥陶系—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潜山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勘探层系之一,其油源主要来自下第三系孔店组生油层,为新生古储型油藏。通过对碳酸盐岩古潜山尤其是风化壳的储层测井基本相应特征...
周贤杰汪成芳罗安华
关键词:古潜山测井储层评价微电阻率成像裂缝
文献传递
八面河油田低阻油层测井评价及老井挖潜被引量:2
2007年
八面河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北区—广北区油层低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极高地层水矿化度和低幅度油藏;南区油层低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泥质含量导致的高束缚水,其次是储层中存在的导电矿物等。通过分析八面河油田低阻油层的岩石特征和电性特征,建立了研究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流体识别图版。运用该判剐标准复查老井385口,提出怀疑井26口,解释油层共计31层(49.2m),试油井5口。其中,面14区沙四段6砂组测井解释符合率达到95%以上。
欧阳华肖燕罗安华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
八面河油田低阻油层测井评价及老井挖潜被引量:1
2006年
近年来八面河油田在北区的扬二块、广北区的G8块和南区的M20井区等滚动开发及挖掘剩余油工作中,发现了许多低电阻率油层。为此,在开展低阻油层成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及老井挖潜,建立了八面河油田低阻油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流体识别图版,为八面河地区的勘探、开发作出了贡献。
田芳罗安华肖燕彭云飞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