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奕娜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财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电子电信更多>>
- 从网络流行语看民生变化
- 2012年
- 网络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流行,起到活跃书面、刺激感官、表现语势、增强幽默的效果。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既体现语言的活力,更反映本民族的民生变化。
- 纪奕娜
-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民生
- 《外贸函电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 2012年
- 《外贸函电写作》课程主要涉及到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各种英文书信往来;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对外贸英语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与文体特点,还要提高学生在外贸业务中正确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将在行动导向理念下对《外贸函电写作》课程实践教学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收益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效果。
- 纪奕娜
- 关键词:外贸函电写作实践教学
- 美学视角下《喧哗与骚动》陌生化手法的审美重现被引量:1
- 2016年
- 自八十年代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喧哗与骚动》问世后,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后来,针对威廉·福克纳个人生平以及他作品的深入研究逐渐的增加。大众对于威廉·福克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赏析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重现了陌生化文学创作手法的塑造,深入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境界。针对《喧哗与骚动》这部文学作品的审美角度出发,结合作者的人物背景,通过翻译文本的展现,更加深刻的诠释出陌生化手法的独到之处,是情感宣泄的重要途径。
- 纪奕娜
- 关键词:美学视角《喧哗与骚动》陌生化手法
- 一种英语翻译练习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英语翻译练习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由上机体和下机体铰接,上机体面板左侧设有输入显示屏,上机体面板右侧设有译文显示屏,输入显示屏和所述译文显示屏的一侧均设有扬声器;下机体上设有输入键盘和手写屏,下机体...
- 杨宪平纪奕娜邓夏董宁杰
- 文献传递
- 从《时时刻刻》分析西方文学女性的困境被引量:1
- 2014年
- 1998年美国知名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发表了《时时刻刻》(The Hours),它独特的题材以及风格都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当代文坛流行作品,而且也与作者本人的既往作品有很大差异,《达洛卫夫人》则是英国知名女作家伍尔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蒙太奇表现手法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她们所遭遇的困境。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时时刻刻》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以及活动,分析这些西方文学女性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从而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电影。
- 纪奕娜
- 关键词:西方文学女性
- 从顺应角度分析《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 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的语言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受到了多个学科的关注,许多语言学家都致力于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从句法、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语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 纪奕娜
-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用功能《围城》语法结构
- 文献传递
- 非言语交际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人类进行交际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但又绝不仅限于语言,还依靠许多非语言交际行为。非言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交际行为会增强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使用诸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非言语行为以提升教学质量。
- 纪奕娜
-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 伍迪·艾伦作品中的讽刺艺术
- 2014年
- 伍迪·艾伦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他所有的文学光环都被他卓越的电影造诣掩盖掉了。其实,就文学价值而言,其作品可以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他那看似严肃的语言后面隐藏着急遽的拐弯,一下子令读者捧腹大笑,又激发读者在下一秒里细细领会其中深刻的内涵。要么是对人生意义的发问,要么是对"知识分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温和讽刺。本文从讽刺谁、如何讽刺、为何讽刺三方面,浅析伍迪·艾伦文学作品中的讽刺艺术。
- 纪奕娜
- 关键词:文学作品讽刺
- 从顺应角度分析《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英文)被引量:2
- 2009年
- 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不仅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其中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鉴于各种原因,小说中人物在他们的对话中经常使用语码转换。因此,本文以《围城》为语料,以Jef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寻找可以导致这些语码转换发生的因素,以及这些语码转换所具有的语用功能。
- 纪奕娜
-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用功能
- 从召唤结构角度浅析《麦田的守望者》中的美学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麦田的守望者》是作家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较为经典的作品,整部作品描写的是主人公霍尔顿对于社会当中一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世俗的一些看法。塞林格原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他是一个著名的美国作家,所创作的《麦田的守望者》曾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下面笔者首先将会对《麦田的守望者》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笔者会从召唤结构角度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美学研究方面的分析。
- 纪奕娜
- 关键词:召唤《麦田的守望者》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