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当代电视剧英雄话语的民间化走向
- 2008年
- 文化语境中提出英雄话语的时代建构命题、对于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而言,尤其显得重要。一个松散的时代,需要有代表民族精神高度的英雄话语来体现、艺术也当然需要有适时的英雄话语来加以支撑和提升。那么,当代电视剧的英雄话语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呢?不言而喻,英雄话语不能重新走过去的平面人物类型化路子,不能重蹈过去理念化的道路,而是满足当下的民众精神需求,适应当下人的观念更新节奏。影视除了提供"猪八戒"系列、"格格"系列、"武林"系列的娱乐化、消遣性的艺术作品外,更应该注重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尊重和引导时代赋予的爱众选择、从审美形式上提炼和打造一系列英雄话语,直接体现和提升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以求中华民族精神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电视剧英雄话语民间化
- 论当下农民工书写的美学缺失
- 2014年
- 当下农民T书写以城乡冲突为背景,讲述着中国社会转型期众多农民进城谋生的生存故事,传达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不和谐音符。然而,无论是精英作家的写作,还是打工者自身的写作,这类农民工书写到目前为止,还鲜有大作佳作的出现。通览众多的作品,总令人感觉厚重感不足,而太多的经验呈现,生活质地感太强,却少一些诗意的贯穿。农民工题材的新颖性、主流性,带来了社会性的关注。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期历史感
- 论中国20世纪末小说创作的反讽情绪化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20世纪末的小说总体上流露出一种反讽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反讽的时代境遇、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当中。情绪化反讽在语言的狂欢中增添了文学的不确定性,却将小说停留在情绪化的平面,丧失了文学反思的深度。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反讽情绪化
- 主旋律的诗意建构
- 2013年
-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一剧通过一系列革命人成长的故事,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旧社会更迭、交替过程中曲折而又必然的历史轨迹,展示出一幅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全剧始终激荡着执著而激昂的理想主义情怀,既突出表现了革命人对信仰的坚守和不懈追求,又展现出人性的丰富与多元,体现了当下文艺作品对现实理解的深化及其迈向人性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努力。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主旋律人性
- 焦虑体验与新时期文学的审美诉求被引量:2
- 2016年
- 百年中国不断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普遍性的焦虑体验。它与传统的忧患意识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既展示了新时期文学的存在状态,也生成了文学史内部人的观念。政治与人性、欲望与消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焦虑,产生了新时期文学内部的价值张力,也在不同层面体现了复杂多元的审美诉求。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焦虑忧患审美诉求
- 当下农民工书写的城市想像
- 2014年
- 城市想象是当下农民工进城的最大驱动。物质性的城市具象、性感的城市女性和城市身份构成了农民工书写中城市表达的主要载体,或充满诱惑,或悲情化处理,直接体现了当下中国社会农村与城市的物质与精神错位。
- 程丽华江腊生
- 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论《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改编被引量:5
- 2015年
- 就像当年路遥发表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引起关注一样,20余年后的今天,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同样热播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改编小说改编
- 焦虑体验与新时期文学的审美诉求
- 2017年
- 纵览百年现代中国文学,固然有一个强大的西方文学审美的参照体系,但贯穿其中的却是一条与日俱显的焦虑主线,弥散在文本中构成无处不在的情绪空间。也就是说,焦虑体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文学审美社会文化心理现代中国文学审美诉求
- 历史的虚拟与人性的消费——以《甄嬛传》为例论当下后宫剧的文化价值取向
- 2015年
- 近年来,后宫戏成为国产电视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宫廷王位争斗、王妃相互争宠、旷世男女的爱情等历史"元素",既是当下社会历史怀旧与商业效益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人们在社会生存竞争日益加剧之下的一种缓释方式。导演往往以相当随意的心态进入人们无法现身返回的历时世界,依靠想象力的随意捏合,植入一定的人物和事件,逼近"真实"的人性。其出发点并非建构一个新的"历史真实",与单一化的传统历史叙事进行一比高低。
- 程丽华江腊生
- 关键词:文化价值取向生存图景古典韵味菊花诗
- 虚静·虚构·虚心--农民工书写从现实生存到诗意存在
- 2014年
- 城乡冲突是当下农民工书写的重点。随着现代化的大步推进,城市对乡村资源的掠夺在一天天加剧,乡村生活质量在貌似红火的现代化中不断与城市拉开差距。从个体上看,农民工进城,为的是谋求发财致富,却连个人身份都无法认同;从社会发展看,农民工进城,为的是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却处处遭遇城市文化机制的压抑与阻碍。在这些城乡冲突的语境下,文学呼应了自古以来针砭现实,为民呐喊的精神传统,将现实主义文学作了最直接、最原始的当下阐释。
- 江腊生程丽华
- 关键词:农民工进城诗意存在现实主义文学虚心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