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胜
-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根据品种感病性预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被引量:3
- 1995年
- 根据品种感病性预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高东明,秦文胜,龚林根,秦维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实验室,杭州310021;江苏省常熟市病虫测报站,江苏常熟215500)关键词:稻条纹叶枯病;预测式;感病系数TheForecastofRiceStripe...
- 高东明秦文胜龚林根秦维勤
- 关键词:条纹叶枯病水稻
- 串珠镰孢杭州变种的可溶性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引量:7
- 1994年
- 本文比较研究了镰孢属李瑟组的串珠镰孢杭州变种(Fusariummoniliformevar.hangzhouense)、串珠镰孢原变种(F.moniliformevar.moniliforme)、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var.intermedium)、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等镰刀菌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结果表明,种间蛋白质图谱差异明显,种内变种间差异较小。串珠镰孢杭州变种与胶孢镰孢蛋白图谱差异显著,与串珠镰孢的其他2个变种间的蛋白图谱较为一致,不足以区分为新种。本试验进一步支持串珠镰孢杭州变种的建立。同时表明,菌体可溶性蛋白图谱在李瑟组镰刀菌的分类和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 叶琪明秦文胜王拱辰池晓晖毛军
- 关键词:串珠镰孢可溶性蛋白质
- 水稻黄矮病毒结构蛋白的分离及其小鼠腹水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1993年
- 从人工接种感染黄矮病毒(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的水稻茎杆中提取得到了部分纯化的RYSV制品,病毒制品经Tricine-SDS-PAGE得到分子量分别为84 kD,60 kD,31 kD和29.5 kD的4条主要蛋白带和分子量为170kD和43kD的两条次要蛋白带。根据弹状病毒结构蛋白命名法,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命名为L,G,N,NS,M_1和M_2蛋白。从电泳凝胶上切下G和N蛋白带,制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得G和N蛋白小鼠腹水抗体。经Dot-blot试验测得N蛋白抗体效价为1:1000,G蛋白抗体效价为1:400。
- 秦文胜高东明陈声祥方荣祥庞震
- 关键词:水稻黄矮病毒结构蛋白抗体
- 江、浙两省主要粳、糯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测定被引量:17
- 1991年
-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是由灰稻虱(Laodel phax striatella)传播的流行性病毒病。70年代中、后期该病在江、浙、沪稻区普遍发生较重;80年代中期在江苏省苏州地区曾再度流行,主要为害单季晚稻,重病田株发病率达10~20%,对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由于目前无有效药物。
- 高东明李爱民秦文胜
- 关键词:粳稻糯稻条纹叶枯病抗性
- 抗性品种对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和流行的研究被引量:14
- 1994年
- :28~30℃条件下,用相同数量、带毒率为50~51%的灰飞虱经卵毒虫,分别接种于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上,表明品种间的抗性由种质决定;抗性品种的发病潜育期为10~13天,起始发病率为25~35%,最终发病率为24~35%,卷叶症状0~25%;感病品种发病潜育期为5~6天,起始发病率为175~330%,最终发病率为87~100%,卷叶症状70~90%;介体昆虫在感病品种上的繁殖率分别为抗病品种盐粳20、中国91的165和161。
- 高东明秦文胜
-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抗病性
- 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为害水稻的主要病毒病,由灰稻虱(Laodelphax striatallus)传播,对生产造成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育种单位试图通过对病区田间发病率的调查和采集病区自然带毒虫进行抗性品种鉴定来获得抗性材料,但结果不够理想。本文对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的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
- 高东明秦文胜李爱民龚林根秦维勤
-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抗病性
- 水稻条纹叶枯病分品种预测式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以品种抗性因子和介体昆虫带毒虫量组建条纹叶枯病预测式,经江苏省常熟市3年的试报,预测值和田间各品种实测值完全相符.
- 高东明秦文胜龚林根秦维勤
- 关键词:条纹叶枯病水稻
- 大陆水稻黄矮病和台湾水稻黄叶病的酶联免疫反应鉴定
- 1992年
- 1957年,广东省水稻发生了一种稻叶发黄的病害,其症状与生理早衰的稻叶发黄相似。经过试验,证实该病为叶蝉传播的病毒病,称为水稻黄矮病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后来华南、华东、华中等许多省份也发生此病。1960年台湾水稻上暴发的一种病害,由于当时对病原不了解,误以为是土壤通透性不良引起的“窒息病”,后来证实是由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传播的病毒病。
- 高东明秦文胜李爱民陈声祥
- 关键词:水稻黄叶病免疫黄化型萎缩病
- 水稻黄矮病的三种不同类型病状
- 1994年
- 高东明秦文胜
- 关键词:粳稻品种糯稻品种病毒病害南方稻区田间识别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 1990年
-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融合经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和Sp2/O骨髓瘤细胞,经细条病菌典型菌株R17,R25和GX-1单独及三者混合包被进行ELISA检测筛选,建立了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8G 9,19D8,21F2,21G3,25E6和26F9细胞株。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三个月,液氮冻存四个月后复苏培养,分泌抗体稳定。六株杂交瘤细胞的腹水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在1:2000左右。各株细胞的培养上清液ELISA效价为1:8左右。18G9,19D8和25E6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为小鼠IgM类,21F2和21G3分泌的抗体为小鼠IgG_3亚类,26F9分泌的抗体为小鼠IgG_(2b)亚类。根据与植物病原细菌4个属6个种的20个不同菌株的特异性反应,将六株单克隆抗体分为A,B,C三组,20个菌株分为3个血清型和1个菌株群。
- 秦文胜张永平李德葆李洸
- 关键词:水稻条斑病病原菌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