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日光温室秋延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 2010年
- 秦丽
- 关键词:细菌性角斑病秋延后黄瓜日光温室保护地黄瓜秋延后栽培生长发育过程
- 盐胁迫对农大甜研6号甜菜幼苗生长和养分运移的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为实现农大甜研6号甜菜新品种在盐碱地的高产高效栽培,于2015年采用盆栽土培方法,设置4个Na Cl浓度(0、0.25%、0.50%、1.00%)和3个基施肥量(N-P_2O_5-K_2O∶180-165-75、225-240-150、270-315-225kg/hm^2),共12个处理;在农大甜研6号甜菜幼苗盐胁迫处理后5d开始进行幼苗生长和根、冠养分动态的测定。结果表明,盐分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N、P、K养分施用量,且盐分影响甜菜幼苗中N、P、K养分的运移。与幼苗根干物质呈正相关的营养指标:K(全株,0.755)>K(冠,0.754)>K(根,0.624)>P(根,0.494)>P(全株,0.265)。相对于无盐处理,K对甜菜耐盐性的提高作用较大。0.25%Na Cl对甜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甜菜幼苗可耐0.50%Na Cl胁迫,其中N-P_2O_5-K_2O为(225~270)-(240~315)-(150~225)kg/hm^2可促进甜菜株高、叶面积、干物质、根及全株N、P、K含量的增加,是盐胁迫条件下适宜的养分供应组合。甜菜幼苗不耐1.00%Na Cl胁迫。
- 武俊英秦丽杨进秦德志
- 关键词:甜菜幼苗盐胁迫氮磷钾
- 玉米大豆不同间作系统光合特性与产量边际效应被引量:9
- 2023年
- 为明确内蒙古河套灌区间作模式的边际效应及该区域本土化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模式,在滴灌条件下,设置4种间作技术模式(行比为2∶3、2∶4、4∶3、4∶4(T2∶3、T2∶4、T4∶3、T4∶4)),以玉米大豆单作为对照,对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种间竞争力及边际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作与间作玉米叶片叶绿素SPAD及氮质量比总体表现为大喇叭口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进入灌浆期又出现一小高峰,此时,T2∶3模式叶绿素SPAD及氮质量比与单作差异均不显著,大喇叭口期,分别较单作下降0.91%、5.07%,灌浆期,较单作分别提高5.09%、5.17%,且净光合速率均于吐丝期达到峰值,但T2∶3较单作下降缓慢,其它模式的特点是峰值低,出现早(大喇叭口期),降得快。T2∶3模式与单作大豆叶片叶绿素SPAD和氮质量比均在开花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鼓粒期又出现一小高峰,结荚期与鼓粒期,T2∶3模式SPAD较单作分别提高2.32%、5.11%,氮质量比分别提高2.34%、5.77%,且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晚(鼓粒期),其它模式峰值出现早,降得快,尤其T2∶4、T4∶3、T4∶4模式的中行更显著。因此,间作群体花后光合功能稳定期长是关键,是发挥间作优势的重要原因。仅T2∶3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1,达到1.38,且大豆的相对拥挤系数大于玉米,间作大豆侵占力、竞争比率均大于玉米,T2∶3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和竞争力,大豆相对产量增长大于玉米,是竞争优势种。T2∶3模式的玉米、大豆产量最高,分别为9 705、2 265 kg/hm~2,占系统产量的81.08%、18.92%。T4∶4模式的玉米产量与叶绿素SPAD、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的边际优势,而大豆仅光合速率表现边际优势,T2∶3模式的中行大豆具有光合优势。综上,T2∶3模式是内蒙古河套灌区适宜的间作技术模式。
- 崔文芳秦德志陈静刘剑严海鸥秦丽
-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种间竞争力
- 小麦籽粒特征光谱与生理生化指标对应关系模型的研究
- 2019年
- 对西农529、山农28号、农大5181、品育8161、泉麦890这5种小麦籽粒进行研究,每种小麦籽粒随机抽取30个样本,每个样本随机提取10次特征光谱反射率的特征值,同时利用传统的差热法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含量;利用热重分析法测得小麦籽粒粗脂肪、粗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建立模型,结果表明,5种小麦籽粒的特征光谱反射率具有一致性。利用SPSS软件对小麦籽粒特征光谱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小麦籽粒的高光谱反射率与水分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粗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最后对相关性显著的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同时检验了模型的可行性。
- 梁显丽宝秋利秦丽
- 关键词:小麦籽粒生理生化指标
- 《作物栽培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探讨
- 2014年
- 文章对《作物栽培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的选取、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流程、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及考核。
- 秦丽
-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
- 滴灌下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研究氮肥减量结合生物炭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生物炭(2,4,6 t·hm^(-2))、氮肥减量(165,210,255 kg·hm^(-2))三因素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单作与间作模式玉米适宜的用量分别为氮肥210与255 kg·hm^(-2),生物炭用量均为4 t·hm^(-2)。间作系统产量达到13395 kg·hm^(-2),较单作玉米下降20.13%,间作玉米、大豆较相应单作产量分别下降35.69%和56.39%,有效株数低是导致间作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粒数的合理调控是决定间作大豆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间作处理IN3C2(氮肥225 kg·hm^(-2)、生物炭4 t·hm^(-2))玉米的Pn从大口期到灌浆期持续升高,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大豆从开花期经历结荚期到鼓粒期持续升高,在鼓粒期达到峰值,较其它处理具有显著光合优势,且大豆在结荚期和鼓粒期表现显著的边际优势。综上,滴灌下,氮肥减量与生物炭配施,单作和间作玉米较优的氮肥用量分别为210和255 kg·hm^(-2),生物炭为4 t·hm^(-2)。
- 秦德志崔文芳陈静刘剑秦丽严海欧
-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光合特性
- 日光温室黄瓜苦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2010年
- 秦丽
-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保护地黄瓜黄瓜栽培栽培面积商品性
- 硫酸镁在黄瓜上施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1]。植物缺镁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要提高作物生产率和作物产量必须及时的补充镁。试验通过对黄瓜苗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镁,以确定硫酸镁作用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13 000 mg/kg的浓度应用效果最好,特别是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清水)高出0.1184 mg/g,因此,黄瓜幼苗喷施硫酸镁的最佳吸收浓度为13 000 mg/kg。
- 秦丽王利平
- 关键词:硫酸镁黄瓜肥效
- 无人机喷药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无人机喷药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挂载喷药器,用于农药喷洒。;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陈静崔文芳秦德志 刘剑秦丽王利平
- 日光温室番茄越冬生产技术
- 2003年
- 秦丽
-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定植园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