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石墨
  • 5篇石墨层间化合...
  • 5篇化合物
  • 5篇层间化合物
  • 2篇GIC
  • 1篇导电性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法
  • 1篇电化学法合成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稳定性
  • 1篇氯化
  • 1篇氯化铁
  • 1篇氯化锌
  • 1篇化学法合成
  • 1篇畴结构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祝力
  • 5篇沈万慈
  • 3篇康飞宇
  • 3篇刘英杰
  • 2篇刘秀瀛
  • 1篇侯涛

传媒

  • 5篇炭素技术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化学法合成的FeCl_3-ZnCl_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插入层畴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用扫瞄透射电镜(STEM)和扫瞄隧道电镜(STM)配合,观测分析了电化学法合成的FeCl_3-ZnCl_2三元GIC插入层的畴结构。发现了条状、网状、指纹状三种畴,并测定了畴的尺度数量级,发现形成畴后,近邻碳原子面发生隆起变形,观测到畴内插入层物质取向与畴不一致。
沈万慈祝力康飞宇刘英杰刘秀瀛
关键词:氯化铁氯化锌石墨层间化合物
影响石墨层间化合物导电性与稳定性的结构因素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根据近期国内外有关高导电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
康飞宇祝力沈万慈
关键词:石墨层间化合物导电性稳定性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_s)材料的研究动向与展望被引量:23
1993年
1.前言石墨的晶体结构,在碳原子面上以SP2杂化轨道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及Pz轨道电子形成的金属键相连结,从而形成牢固的六角网状平面。碳原子间具有极强的键合能(345kJ/mol);而在碳原子平面间,其结合则是弱的范德瓦尔键(键能16.7kJ/mol)。这种层状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石墨一系列的理化特性,同时也提供了其它物质插入碳原子平面间,从而形成一类新型材料的可能性。后者就是所谓的石墨层间化合物GlL?(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沈万慈祝力侯涛刘英杰
关键词:石墨层间化合物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_s)材料的研究动向与展望(续)被引量:12
1993年
5.在物理学化学光谱学等领域对GICs的研究 GICs近十年来的进展应归功于化学、物理及材料科学三个学科的彼此交叉,相互渗透,同时GICs研究的深化也对其它学科的进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GICs的研究是边缘学科与高技术工程学科结合的一个具体体现。
沈万慈祝力候涛刘英杰
关键词:石墨层间化合物
扫描电镜在石墨层间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1991年
本文介绍了扫描电镜(SEM)技术在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研究中的一些探索性应用结果,通过实验与操作,发现用SEM可有效地观察微观插层情况,能获得原子结合的有关信息并可以检验GICs的合成效果。
祝力康飞宇沈万慈刘秀瀛
关键词:扫描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