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菡

作品数:19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肝炎
  • 6篇病毒
  • 5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3篇细胞
  • 3篇结核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肝硬化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学龄
  • 2篇乙型肝炎肝
  • 2篇乙型肝炎肝硬...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能力
  • 2篇亲子
  • 2篇亲子关系
  • 2篇疗效

机构

  • 12篇成都医学院第...
  • 7篇达州职业技术...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达县中医院

作者

  • 19篇石菡
  • 5篇胡章勇
  • 4篇范凌
  • 4篇袁媛
  • 3篇杨军
  • 3篇陈骥
  • 2篇王亚莉
  • 2篇刘佳
  • 2篇熊雪芹
  • 2篇王荣
  • 2篇夏绍碧
  • 2篇刘晓
  • 2篇余宗林
  • 2篇任丹
  • 2篇刘娟
  • 1篇沈华平
  • 1篇邹愚
  • 1篇邓兰
  • 1篇纪风兵
  • 1篇黄赛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达州职业技术...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探讨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急性期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OPD对症支持治疗和抗肺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痰培养阴转率以及肝肾损害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痰培养阴转率(36例,85.71%)与对照组(41例,82.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85.62±11.37)低于对照组(91.25±12.3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痊愈2例(4.76%),显效26例(61.90%),有效10例(23.81%),无效4例(9.52%);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例(2.0%),显效17例(34.0%),有效22例(44.0%),无效10例(20.0%);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生肝肾损害14例,对照组11例,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痰培养阴转率和不加重肝肾负担的情况下,老年COPD急性期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接受一般性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治疗,其疗效更为显著。
石菡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肝肾功能损害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
乙型肝炎病毒C启动子区C1673T/C1799G联合突变的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BV(乙型肝炎病毒)C启动子区(CP)C1673T/C1799G联合变异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136名慢性HBV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携带者(ASC)2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24例,乙肝肝硬化(LC)36例,肝细胞肝癌(HCC)13例,用半巢氏PCR的方法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亚型及CP区变异,分析C1673T/C1799G联合变异在不同基因亚型中的发生率及与HBV复制、e抗原表达和不同慢性HBV感染疾病谱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Ba亚型110例,Bj亚型1例,C1亚型7例,C2亚型8例,C1673T/C1799G联合变异发生率为80.9%,其中在Ba亚型中为96.4%,C1亚型为14.3%,C2亚型为12.5%,Ba亚型与C1和C2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变异组HBV DNA载量与非变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组变异率为71.4%,e抗原阴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SC、CHB、CSHB、LC到HCC组,变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1673T/C17991G联合变异常见于Ba基因亚型,该变异不影响HBV DNA的复制水平,可能与不同慢性HBV感染疾病谱无关。
胡章勇杨军夏绍碧邓兰王亚莉范凌石菡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HLA-DPB1基因rs9277542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2014年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HLA-DPB1基因rs9277542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导致不同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非相关汉族人群的慢性HBV感染者579例(慢性HBV携带者222例,慢性乙型肝炎231例,乙肝肝硬化126例)和HBV自限感染者344例的外周血标本,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rs9277542位点基因型.结果 慢性HBV感染组与HBV自限性感染组rs9277542位点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1%vs36.9%、38.3%vs48.0%、6.6%vs15.1%及74.3%vs60.9%、25.7%vs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为参照,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53(0.39-0.71)、0.28(0.18-0.46)、0.54(0.44-0.66);乙肝肝硬化组与慢性HBV携带者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CT+ TT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18).结论 HLA-DPB1基因rs9277542多态性影响HBV感染后结局,其中T等位基因、TT基因型与HBV感染后自发清除相关,而携带XT基因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进展到乙肝肝硬化的风险更高.
熊国莲陈骥范陵石菡袁媛邹愚杨军胡章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单核苷酸多态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ISH、SOCS1和SOCS3 mRNA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CISH、SOCS1和SOCS3 m RNA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CISH、SOCS1和SOCS3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1例,乙肝携带者(As C)18例,正常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ISH、SOCS1和SOCS3 m 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PBMC上清中IL-2、IL-4、IFN-γ、IL-10、IL-17A和TGF-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HB组患者CISH m RNA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HB组SOCS3 m RNA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较As C组高(P<0.05),SOCS1 m RNA表达量在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HB组IL-4的表达量高于As C组,CHB组IFN-γ/IL-4的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As C组IL-4和TGF-β的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IL-4、IL-17A和TGF-β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患者SOCS1 m RNA表达量与CISH m RNA表达量和SOCS3 m RNA表达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关联(P=0.004,P=0.002),SOCS3 m RNA表达量与IFN-γ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P=0.037)。结论 CISH和SOCS3基因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熊国莲石菡范凌陈骥袁媛王亚莉胡章勇
关键词:CISHSOCS1SOCS3TH1/TH2
肝性皮质盲1例
2010年
患者,男,54岁,因反应迟钝、视物不清1 d于2009年10月17日入院。既往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8年。体格检查:血压110/60 mmHg,贫血貌,计算力下降,定向力障碍,眼球运动正常,对强光无瞬目反应,
石菡胡章勇
关键词:肝性皮质盲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视物不清失代偿期
两种抗乙肝病毒方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比较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比较初始联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联合组口服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单药组口服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HBV DNA阴转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血清肌酐(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HBV 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联合组Cr水平高于治疗前、e GF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Cr、e GF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联合组Cr高于单药组、e GFR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联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无差异,但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在肾安全性方面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
杨军魏敏石菡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学龄儿童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合理使用屏幕媒体设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亲子关系量表(PCRT)、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随机调查达州市868例小学生,经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儿童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被调查儿童年龄(9.27±1.64)岁,男414例,女454例。上学日屏幕时间平均2.4 h/d,节假日6.2 h/d。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越大、男孩、父母陪伴时间越短、父亲为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家中媒体设备种类越多、儿童拥有手机、开始接触屏幕年龄越小屏幕时间越长(P<0.05);在亲子关系中,屏幕时间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干涉有关(P<0.05);屏幕时间越长社会能力得分越低,社交退缩、攻击性、交往不良、强迫性、抑郁、不成熟、体诉得分越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屏幕时间与社会能力(P<0.05),与社交退缩、交往不良、攻击性、强迫性、不成熟呈正相关性(P<0.05);与父母陪孩子时间、开始接触屏幕年龄呈负相关性(P<0.05),与年龄和家中媒体设备种类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学龄儿童屏幕时间对亲子关系和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有影响,应为儿童建立屏幕时间规则。
熊雪芹刘佳石菡王荣任丹刘晓刘娟雷腾成素望
关键词:学龄儿童亲子关系社会能力
异甘草酸镁对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异甘草酸镁对肺结核化疗所致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确诊并行抗结核治疗的8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预防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在化疗前一天以及化疗后1周送检ALT、AST、ALP、TBil,并对比两组患者肝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80例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的例数为17例,其中观察组5例(1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例(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出现I度毒性反应为3例(7.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例(30%),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TBil、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化疗前后肝功能生化各指标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可有效地预防肺结核患者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
石菡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肺结核
心脏瓣膜术后细菌感染患者白细胞参数监测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白细胞参数监测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提高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感染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共143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有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46例和非感染组9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分别在手术前、手术结束后以及手术结束后的第2、3、7天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培养;采用全自动的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WBC)、中细粒细胞百分比(N)、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及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的差异(△MNV)检查,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4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11株占23.91%,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共9株占19.57%;对比两组患者的WBC、N、MNV和△MNV在手术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后第2天和第3天,感染组患者的WBC、N、MNV和△MNV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V的AUCROC值为0.965、敏感性为85.10%、特异性为93.10%,优于其他辅助诊断项目参数。结论对于心脏瓣膜手术后采用白细胞参数监测术后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以手术后第2天的△MNV数据监测术后细菌感染最有临床意义。
余宗林石菡李中琴
关键词:心脏瓣膜术后细菌感染
胃癌中S100A4蛋白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当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62例癌旁组织、76例细胞癌以及154例腺癌,采取组织芯片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4蛋白在以上组织当中的表达。结果:S与正常组织相对比,S100A4蛋白在胃SCC以及腺癌当中的阳性率显著增加,同时染色强度显著增强(P<0.05)。胃SCC以及腺癌当中,S100A4蛋白的男阳性率为65.8%,女为66.7%;肿瘤之间在5cm以下的阳性率为64.8%,≥5cm的阳性率为68.2%;TNM分期当中Ⅰ+Ⅱ期当中的阳性率为74.2%,Ⅲ+Ⅳ期中阳性率为55.1%;AJCC分期当中的阳性率Ⅰ期为69%,Ⅱ期为69.4%,Ⅲ期为59.5%。S100A4蛋白在各个组当中全部有相对比较强的表达,同时与TNM分期有明显相关,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4蛋白表达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要比低表达组低(P<0.05)。另外,在胃SCC和腺癌当中S100A4蛋白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要比低表达组低(log-rank=7.138、7.482;P=0.007、0.005)。结论:S100A4蛋白在胃SCC和腺癌当中高表达,能够作为初期诊断以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石菡
关键词:胃癌S100A4蛋白临床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