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晓勇

作品数:206 被引量:1,73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5篇天文地球
  • 31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7篇营养盐
  • 28篇赤潮
  • 23篇植物
  • 23篇浮游植物
  • 21篇海域
  • 20篇浒苔
  • 19篇有机碳
  • 19篇长江口
  • 17篇夏季
  • 17篇春季
  • 16篇沉积物
  • 14篇荧光
  • 14篇污染
  • 14篇赤潮高发区
  • 12篇荧光光谱
  • 12篇近海
  • 12篇北黄海
  • 11篇营养化
  • 11篇绿潮
  • 10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92篇中国海洋大学
  • 59篇国家海洋局
  • 1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青岛海洋大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自然资源部海...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乳山市海洋与...
  • 3篇青岛市环境保...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同济大学
  • 2篇福建省海洋与...
  • 2篇国家海洋局海...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海南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06篇石晓勇
  • 75篇张传松
  • 53篇王修林
  • 37篇韩秀荣
  • 33篇祝陈坚
  • 27篇王丽莎
  • 25篇苏荣国
  • 24篇梁生康
  • 13篇李克强
  • 10篇唐洪杰
  • 10篇李鸿妹
  • 9篇张海波
  • 8篇孙耀
  • 8篇李瑞香
  • 8篇张婷
  • 7篇李志林
  • 6篇陆茸
  • 6篇王宗灵
  • 6篇臧璐
  • 6篇杨茹君

传媒

  • 36篇海洋环境科学
  • 2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6篇环境科学
  • 13篇海洋学报
  • 12篇海洋与湖沼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1篇海洋科学
  • 7篇海洋水产研究
  • 7篇渔业科学进展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海洋科学进展
  • 5篇生态学报
  • 5篇海洋通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激光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15篇2014
  • 16篇2013
  • 17篇2012
  • 15篇2011
  • 7篇2010
  • 24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及DO对磷酸盐在长江口混合过程中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及富氧、缺氧条件下长江径流淡水和东海外海水在混合过程中磷酸盐(PO4-P)的稀释模式,并结合2006-2007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PO4-P的实际稀释状况,分析了pH及DO对PO4-P在河口混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淡水混合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过滤后的长江水与外海水混合后,大约15 h后PO4-P浓度不再变化;未过滤的长江水与外海水混合则需要10 h的平衡时间。在不同pH咸淡水的混合过程中,PO4-P浓度与盐度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且在高、低盐度区,PO4-P浓度与pH的变化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在缺氧和富氧状态下,PO4-P浓度均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且缺氧状态的PO4-P浓度高于富氧状态的PO4-P浓度。此外,根据2006-2007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现场调查数据可知,PO4-P在河口的实际稀释状况与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一致。
李鸿妹石晓勇陈鹏张传松
关键词:磷酸盐PH溶解氧长江口
2008年浒苔消亡末期有机碳分布情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以2008年夏季浒苔消亡末期对黄海绿潮爆发区的调查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在浒苔消亡末期调查区域内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结合其他数据分析了浒苔爆发对有机物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浒苔消亡末期调查海域内DOC的含量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表、底层在青岛近岸均出现了高值,这是由于浒苔消亡过程中释放出DOC。POC也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表层的高值区出现在青岛近岸,主要来源于未沉降的浒苔和分解残体。10 m层和底层在近岸区含量均大于200μg/L,且表现出明显的离岸减少的趋势。受浒苔消亡产生的大量生物碎屑和沉积物再悬浮、陆源输入等的影响,相比之下浮游生物的现场生产对POC含量和分布的作用不显著。颗粒物中C/N出现了罕见的高值(平均含量为106.75),这是由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中,碳骨架比含氮基团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这是受到了浒苔消亡过程中的生物活动以及下沉分解等影响。
张婷石晓勇张传松田小亭
关键词:DOCPOC浒苔
浙江近岸海域悬浮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磷元素是海洋基础营养盐之一,其赋存形态及分布直接影响海区的初级生产力,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驱动力。但大河河口与近海等重要的水生关键带水动力循环过程复杂,导致悬浮颗粒物(SPM)中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和分布特征变化多端,亟须深入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4-5月)、夏季(7月)和秋季(9-10月)对浙江近岸海域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分析了浙江近岸海域SPM中总磷(TPP)、无机磷(PIP)和有机磷(POP)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SPM中TPP含量范围为0.13~66.13μmol/L,均值为3.35μmol/L;PIP含量范围为0.03~34.19μmol/L,均值为1.97μmol/L;POP含量范围为0.06~31.94μmol/L,均值为1.39μmol/L。PIP是浙江近岸海域水体中TPP的主要存在形式,占52.3%。春季浙江近岸海域表层TPP含量占总磷(TP)含量的19.3%~97.7%。春、秋季的SPM中,TPP、PIP和POP含量空间分布相似,均呈现由内湾向外海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PIP、POP与SPM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表现出高SPM含量的海区有着较高的颗粒态磷含量,说明其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春季盐度大于28且SPM含量小于20 mg/L的外侧远海海域,POP与Chl a的相关系数和斜率均明显高于PIP与Chl a的相关系数和斜率,说明该区域浮游植物是POP的主要贡献来源。
胡序朋李芯芯徐成达唐静亮邵君波石晓勇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
青岛奥运水域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的预测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对青岛奥运水域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确定了奥运水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污染物,然后在潮流模拟的基础上,利用物质输运方程数值模拟了2000~2003年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其结果与现状调查基本吻合。最后再利用该输运方程,预测了奥运帆船水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磷(TP)的环境容量(中潮时分别为:69.948t/d,7.46t/d,0.5455t/d),为奥运水域的目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徐艳东娄安刚谭海涛龙绍桥石晓勇
关键词:环境容量物质输运
春季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23
2007年
通过对中国SOLAS计划2005年3月航次所获取的溶解氧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黄海温度、盐度、溶解氧的平面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溶解氧与盐度、温度等化学水文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春季黄海溶解氧的含量范围在10.16~13.71mg/L,平均为(12.07±1.03)mg/L,平面分布特征为:西部近岸较高,东部外海较低,北黄海较高,南黄海低,表中底三层分布比较均匀,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2)春季,影响黄海外海海域溶解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盐度,近岸的溶解氧分布主要受温度控制,与盐度无关。
宋国栋石晓勇祝陈坚
关键词:溶解氧春季影响因素
北黄海辽宁近岸水环境中壬基酚污染状况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19
2009年
利用固相萃取气质连用(SPE-GC/MS)法对1月辽宁近岸19个站位水体中壬基酚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为15.13-762.73 ng/L,整体呈现出近岸高于远海,西部海域高于东部的特点,高值区多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港口附近。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比较,调查海域壬基酚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以风险熵(RQ)为标准对壬基酚的污染状况的初步评估表明,调查海域壬基酚风险熵为0.05-2.25,某些站位熵值高于阈值,可能造成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
刘文萍石晓勇王晓波张传松
关键词:壬基酚生态风险评估
2005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生消过程中表层营养盐结构分布特征初步分析
本文利用2005年3月底、5月和6月东海赤潮高发区3个航次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春、夏季营养盐结构特征,并初步探讨了营养盐结构特征对赤潮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赤潮爆发前期DIN/P、Si/P均呈近岸向外海...
丁东生李京石晓勇张传松王修林李克强梁生康王丽莎
关键词: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优势种
文献传递
2018年春夏季苏北浅滩生物可利用氮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根据2018年4、5和6月份苏北浅滩海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区生物可利用氮NO_(3)^(-)-N、NO^(2)^(-)-N、NH4^(+)-N、尿素和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的浓度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早期浒苔绿潮与生物可利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NO_(3)--N是该海域5种生物可利用氮组分的主体,其浓度为(17.51±10.25)μmol/L,占生物可利用氮组分80%以上,其它依次是尿素、NH_(4)^(+)-N、DFAA和NO_(2)^(-)-N,浓度分别为(1.54±0.81),(1.17±0.63),(0.43±0.15),(0.27±0.15)μmol/L,浒苔绿潮暴发初期生物可利用氮的平面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明显的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近岸养殖业发达海域及河口地区.在浒苔快速增殖阶段,各生物可利用氮组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其中NO_(3)^(-)-N含量降低最为明显,浒苔快速增长期的6月份较4月份降幅约40%,NO_(3)^(-)-N是浒苔绿潮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氮源.此外,尿素及DFAA浓度也明显降低,也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浒苔吸收利用.
宋伟娜张海波石晓勇苏荣国张传松
关键词:浒苔
浅海原油净化过程的模拟实验──悬浮物对油的吸附作用被引量:9
1998年
1989年3—7月在实验室内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黄河口悬浮泥沙对胜利油田的河口油和东营油吸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悬浮物对油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关系式:分配系数(Kd)和最大吸附量(Qm)随海水温度、盐度及颗粒物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并且东管油的分配系数和最大吸附量大于河口油。黄河口悬浮泥沙对两种油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热约为-8.6-34kJ/mol。实验结果同时表明,悬浮泥沙对油的吸附速率比较快,在20min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
郝恩良祝陈坚李铁石晓勇于圣睿王永辰史致丽孙秉一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悬浮物
2010年秋季长江口口外海域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被引量:38
2013年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技术,研究了长江口口外海域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及其河口动力学行为.PARAFAC模型识别出长江口口外海域的CDOM由6个荧光组分组成,即陆源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330 nm/390(430)nm]、C2(390 nm/480 nm)、C3(360 nm/440 nm)、海洋生物产物组分C5(300 nm/400 nm)及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4(290 nm/350 nm)和C6(275 nm/300 nm).结果表明,C1、C2和C3组分在河口混合过程中呈保守行为,特别是在长江口口外高盐度区;C1和C3组分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在整个研究区域随盐度增加呈稀释降低趋势,C2组分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在整个区域保持不变;C4组分在低盐度区呈保守行为,在高盐度区呈不保守行为,其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在整个研究区域呈上升趋势;C5和C6组分则在整个河口混合过程中呈非保守行为,并且它们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在高盐度区呈上升趋势.另外,近岸区和远岸区的CDOM吸收系数a(355)存在显著空间差异,近岸区明显大于远岸区,并且近岸区的a(355)和光谱斜率S的范围小于远岸区;CDOM吸收系数a(355)与陆源类腐殖质C1、C2和C3以及类蛋白质色氨酸C4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海洋生物产物C5和类蛋白质酪氨酸C6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近岸区主要受河流输入影响,而远岸区由陆源和现场生物产生共同控制.
闫丽红陈学君苏荣国韩秀荣张传松石晓勇
关键词:有色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