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宏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匠师
  • 6篇建筑
  • 4篇传统建筑
  • 3篇民居
  • 2篇榫卯
  • 2篇民居保护
  • 2篇木作
  • 2篇接续
  • 1篇形制
  • 1篇一体化
  • 1篇隐秘
  • 1篇营造法式
  • 1篇语言
  • 1篇日常性
  • 1篇师傅
  • 1篇图件
  • 1篇谱系
  • 1篇求取
  • 1篇区划
  • 1篇宗族

机构

  • 14篇中国美术学院
  • 7篇东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6篇石宏超
  • 1篇张玉瑜
  • 1篇周俭

传媒

  • 3篇建筑与文化
  • 2篇中国名城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园林
  • 1篇城市建筑
  • 1篇建筑遗产
  • 1篇第十六届中国...
  • 1篇第二十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大木把作师傅扫描被引量:1
2016年
把作师傅即传统建筑大木匠师中的领班师傅,是传统木作建筑营造的灵魂人物。今天,传统建筑营造逐渐式微,传统建筑工匠日渐稀少,把作师傅更是凤毛麟角,对他们进行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环节。本文作者对浙江二十四位大木把作师傅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学艺经过、工艺特点、营造团队组织和领导之道等。
石宏超
关键词:传统建筑
环秀山庄与戈裕良再认识——叠山匠师方惠眼中的环秀山庄假山技法被引量:2
2022年
出自清代叠山家戈裕良之手的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最好的湖石假山之一,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扬州叠山匠师方惠认为,学界对环秀山庄和戈裕良的认识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方惠认为把南面作为观赏环秀山庄的主大面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是对观赏者的误导,真正的主大面是入山的问泉亭至补秋山房一线,从这一线观赏才能体会环秀山庄假山洞壑幽深、断谷层叠、山势雄浑的真山之境。戈裕良的技法并非苏州传统技法,而是受扬州影响又具独创性的"深厚法"。历史上记载的叠山家很多,但只有戈裕良才是除了张南垣之外的又一座高峰。张南垣建立了"山之大",而戈裕良重点突破了"山之深",再加上李渔强调的"山之高",从而组成方惠眼中的叠山三原则。研究以方惠的观点为出发点展开分析,以获得对环秀山庄假山技法的深层思考。
石宏超周俭
关键词:环秀山庄
语言、方法及材料——传统营造体系的大木作工作图件系统系列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传统大木匠师在团队营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圉件系统与现代建筑图学具有极大差异。通过对闽浙地区传统大木作七类工作图件的绘制原理、作用及目的的研究,揭示出大木作工作图件系统的四大特征:数据的转化、对数值的关注、实寸设计、营造工具化与标准尺。工作图件使设计信息的传递、营造标准尺度的建立及校核检验的标准这三个控制营造质量的关键技术能相互转化衔接,形成一套与营造技艺互为表里的有序的工作模式,在营建一体化的传统营造体系下,对于促进营造活动高效有序运作具有关键的作用。
张玉瑜石宏超
民居保护中利用当地匠师资源的价值与路径被引量:1
2015年
在当下的民居保护中,存在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弊病,大量跨省的异地施工使文物建筑丢失很多珍贵的地域特征;民居修好以后,日常性维护的缺乏也是古民居保护中的一大问题。文章分析了三个浙江的案例,指出组织当地民间匠师参与民居的保护或许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石宏超
关键词:民居
《营造法式》中的窗何以如此“简陋”?被引量:1
2005年
从《营造法式》的小木作制度中可以看出北宋的木作装修水平较唐代有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多种格眼棂条细腻、线脚复杂、极具装饰性的格子门。但《法式》中的窗与唐代相比,却几乎没有进步,延续着简朴的直棂窗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同步出现与“格子门”相似的“格子槛窗”。本文试从窗的历史、功能观念、技术以及《营造法式》自身的性质与特点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石宏超
关键词:《营造法式》
梁形如月曲如虹——浙江传统建筑月梁的类型与尺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匠师访谈和建筑实例查证三者相互对比验证的方法,对浙江三种月梁——"浙南法式形月梁"、"浙北高扁作月梁"和"浙中冬瓜形月梁"的形制与尺度展开研究,并与宋《营造法式》和苏州《营造法原》中的月梁进行对比,揭示出浙江传统建筑月梁在历史承继性上的不均衡和地域上的混杂性特征。
石宏超
传统断裂后的再接续——记泰顺两位大木匠师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创造性传承之路
面对量多面广、异彩纷呈的民间大木工艺,保护工作却异常艰难,其中匠师传承是一大核心难题.笔者探访了泰顺两位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木拱桥大木匠师,梳理各自探索编梁木拱桥的历程,解读其营造关键,分析彼此的匠艺传承关系,从而提出断...
石宏超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区划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以建筑的大木结构差异为主体要素,结合其他建筑本体特征,以山水地理、方言形成、匠师活动等为背景,把江南明清民居划分为五个建筑文化圈。
石宏超
关键词:江南民居
传统断裂后的再接续——泰顺两位大木匠师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创造性传承之路被引量:3
2017年
民间大木工艺量多面广、异彩纷呈,然而其保护工作却异常艰难,其中匠师传承是一大核心难题。笔者探访了泰顺两位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木拱桥(timber arch bridge)大木匠师,梳理他们探索编梁木拱桥的历程,解读其营造关键,分析他们的匠艺传承关系,从而提出断链的传统匠艺可以做到归去还复来,但必是一种伴随着探索和创造的传承之路。人永远是最核心的要素,睿智且有抱负的大木匠师是内在的发展动力,但政府、企业在政策、资本上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
石宏超
抬梁与穿斗结构的再辨析被引量:3
2016年
结构类型是传统木构建筑的本质特征之一,三大结构类型中抬梁和穿斗的确切定义在学界并不统一。笔者以前辈学者们关于抬梁和穿斗结构的定义和描述为基础,结合大木构架的榫卯连接和受力关系,对抬梁和穿斗概念进行辨析,以期获得较为合理的分类标准,并从节点、榀架和框架三个层次出发,对几种混合结构形态展开分析。
石宏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