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旭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荧光定量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分子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血清LN
  • 1篇血清细胞
  • 1篇氧化酶
  • 1篇一步法
  • 1篇一步法检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阴性杆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聚合...
  • 1篇预后

机构

  • 7篇成都市第五人...
  • 2篇成都市妇女儿...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7篇申旭霞
  • 4篇赵超芬
  • 2篇宋杨
  • 2篇张光杰
  • 2篇袁丽
  • 1篇雷秉钧
  • 1篇潘露
  • 1篇卢先雷
  • 1篇罗宇鹏
  • 1篇郑素萍
  • 1篇李兰
  • 1篇朱文垒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Trx、NLRP3、FNDC5水平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NDC5)水平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48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作研究组,另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rx、NLRP3、FNDC5水平。采用临床痴呆量表(CDR)评估AD患者病情程度,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A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比较不同病情程度AD患者血清Trx、NLRP3、FNDC5水平及MoCA、MMSE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D患者血清Trx、NLRP3、FNDC5水平与MoCA、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Trx、FNDC5水平低于对照组,NLR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D患者的血清Trx、FNDC5水平以及MoCA、MMSE评分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而降低,NLRP3水平则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而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的血清Trx、FNDC5水平与MoCA、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而NLRP3水平与MoCA、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D患者的血清Trx、FNDC5水平呈低表达,而NLRP3水平呈高表达,三者均与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有关,并且随着水平变化幅度的增加,AD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可能具有辅助评估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潜在价值。
赵超芬申旭霞梅凯袁丽张光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NLRP3病情程度认知功能损害
血清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血清细胞凋亡分子和预后不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中的赖氨酰氧化酶样1(LOXL1-AS1)、肺腺癌转移性相关转录本1(MALAT1)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血清细胞凋亡分子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EOC患者68例作为EOC组,另选取7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LOXL1-AS1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以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中位值(1.90、1.38)分别将EOC患者分为lncRNA LOXL1-AS1低表达组(34例)和lncRNA LOXL1-AS1高表达组(34例),以及lncRNA MALAT1低表达组(33例)和lncRNA MALAT1高表达组(35例),对比EOC患者各表达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血清细胞凋亡分子[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生存素(Survivin)、B细胞CLI/淋巴瘤2关联凋亡基因1(Bag-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其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OC患者各表达组的预后差异,多因素Cox分析EOC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血清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Bcl-2、Survivin、Bag-1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EOC组、良性组、对照组(P<0.05);血清Bax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EOC组、良性组、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和病理类型的EOC患者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期的EOC患者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高表达组Bcl-2、Survivin、Bag-1水平均高于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低表达组,Bax水平低于lncRNA LOXL1-AS1、lncRNA MALAT1低表达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LOXL1-AS1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均与Bcl-2、Survivin、Bag-1均呈正相关(P<0.05),与Bax呈负相关(P<0.05)。随访2年后,lncRNA LOXL1-AS1低表达组�
申旭霞赵超芬袁丽张光杰李兰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不良
超声波辅助快速酶法革兰阴性杆菌鉴定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缩短非发酵菌、弧菌及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周期,加快微生物检验报告时间.方法研制一种可不需经过分科即能实现细菌的种级鉴定的21项7位码的细菌酶学生化反应鉴定系统(包括鉴定卡和检索系统),制定超声波粉碎最佳方案并采用超声波粉碎细菌加快酶的释放,将细菌酶提取液注入鉴定卡中,35℃孵育4~8h观察结果.以标准菌株为质控,传统生化反应方法为金标准,同时与国产鉴定系统GYZ系列(15e、15n、9v)作比较,用室间质控菌株和临床菌株分别进行测试.最后对比经超声波粉碎与不经粉碎的差别,统计该鉴定系统相对于传统方法和国产鉴定系统GYZ系列对测试菌株的符合率,并计算出该鉴定系统鉴定各科细菌时所需时间.结果经标准菌株测试,超声波粉碎细菌前后生化反应无差别(快慢1h内)的有:糖类分解、硝酸盐还原、靛基质、硫化氢、尿素水解、七叶苷水解;轻微差别(快2h)的有:苯丙氨酸脱氨、DNA水解;差异显著(快4h以上)的有:精氨酸双水解、赖氨酸脱羧、鸟氨酸脱羧、ONPG试验.3株标准菌株54项生化反应一致率96.3%;12株室间质控菌株鉴定种级符合率75%,属级92%,错误1株;65株经金标准传统双歧图表法确定的菌株鉴定种级符合率86%,属级95%,错误3株;与GYZ系列平行对照共测试临床分离菌株138株,117株结果相同,一致率85%(χ2=1.4546, P >0.05).本方法对肠杆菌科和弧菌科细菌的鉴定只需4~6h,而对非发酵菌的鉴定为6~8h,比GYZ系统快12~40h.结论该鉴定系统能在不经过分科鉴定的情况下快速鉴定非发酵菌、弧菌及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至种级水平,为感染疾病的诊断节省宝贵的时间.与传统方法及国产鉴定系统GYZ系列有较好的种属级符合率.说明该系统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卢先雷潘露罗宇鹏朱文垒申旭霞雷秉钧郑素萍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超声波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型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B、C基因型,了解不同类型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135例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结果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成功分型131例(97.04%)样本,4例(2.96%)未检出,其中,B/C混合型28例(20.74%);C型17例(12.60%);B型86例(63.70%)。B基因型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C基因型、B/C混合型(P<0.05)。B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C基因型与B/C混合型(P<0.05)。结论本地区的HBV基因型以B基因型为主,其次是C基因型、B/C混合型。
申旭霞周燕赵超芬宋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一步法检测梅毒抗体ELISA试剂的钩状效应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申旭霞赵超芬宋杨
关键词:梅毒抗体一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钩状效应
快速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异同。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的21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集咽拭子,同时用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检测MP。结果快速培养法与实时FQ-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FQ-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快速培养法,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快速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90.7%和90.8%,均高于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P<0.05);假阴性率为6.2%,明显低于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6.7%,明显高于快速培养法(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别不大,而实时FQ-PCR法的特异性优于快速培养法。应用这两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检测方法组合检测,取长补短,在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率的同时,还可以互相佐证,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周燕申旭霞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FQ-PCR法
创伤性检查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检查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甲型肝炎病毒(HA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HAV-IgM、抗-HCV、抗-TP、抗-HIV。结果 7403例患者中HBsAg阳性18.30%、抗-HAV阳性0.27%、抗-HCV阳性1.28%、抗-TP阳性2.48%、抗-HIV阳性0.22%。结论将HBsAg、HAV-IgM、抗-HCV、抗-TP、抗-HIV作为创伤性检查前必查项目,有利于避免医源性传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吴剑敏申旭霞
关键词:创伤性检查感染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