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龙
- 作品数:71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B^-→ρ^-ρ~0衰变中的b→u右手流研究
- 2012年
- 利用推广因子化方法,研究b→u右手流对B-→ρ-ρ0衰变的影响.发现最新实验数据支持右手流混合强度取负值,横向极化比f⊥/f‖对右手流很敏感,可以作为以后实验检验该系统右手流的物理参量.
- 郝红军田俊龙
- 关键词:右手流因子化螺旋度
- 高能核-核碰撞中末态产物的角分布(英文)
- 2011年
- 用各向同性的火球模型研究了能量为14.6AGeV的16O-Em碰撞中末态产物的发射角分布和能量为4.5AGeV的28Si-Em碰撞中靶核碎块中黑粒子的方位角分布。在这个模型中增加横向流可以描述能量为3.7AGeV的C-Ne和C-Cu碰撞中靶核碎块π-介子和质子的方位角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表明改进了的火球模型能够描述高能核-核碰撞的角分布。
- 田俊龙赵红光郝红军
- 关键词:角分布
- 椭圆截面圆环和扭圆环的转动惯量
- 2020年
- 首先建立了椭圆截面的圆环和扭圆环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定义计算绕3个坐标轴的轴转动惯量和惯量积,其间充分利用截面图形的对称性对计算过程简化,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和结果.
- 于凤军田俊龙汤振杰张希威
- 关键词:转动惯量惯量积
- 重离子碰撞复合体系碎化产生超重核可能性的探讨
- 2005年
- 讨论了通过重核碰撞形成的复合体系破裂产生超重核的问题。评述了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即早期发展的在碎化理论框架下的量子涨落理论和本课题组尝试发展的微观输运理论模型。概括阐述了微观输运理论研究197Au+197Au,238U+238U和244Pu+244Pu等反应的主要结果,即反应中产生的超重碎块的几率与入射能的关系,复合体系和超重碎块的衰变机制以及所形成的超重碎块的结合能和形状的分布。
- 吴锡真李祝霞王宁田俊龙赵凯张英逊欧立刘敏
- 联合噪声下的量子离物传态
- 2011年
- 提出了利用四光子纠缠态进行联合退相位噪声和联合转动噪声下的量子离物传态方案.信息态的发送者Alice,根据噪声的不同,制备不同的四光子纠缠态,并把其中两个光子发送给Bob,另两个光子保留.Alice对手中的信息态和其中一个保留态进行联合Bell基测量,从而把信息态的部分信息转移到了Bob手中的光子上,然后Alice和Bob再对相应的光子做单光子测量,Bob根据单光子测量结果对手中未做单光子测量的光子实施合适的酉算符操作,从而得到信息态,实现联合噪声下的量子离物传态.本方案牵涉到两方(Alice和Bob),可以推广到多方可控离物传态.另外方案中仅需要进行联合Bell基测量和单光子测量,在实验上具有可行性.
- 袁素真田俊龙杨癸
- 关键词:BELL基测量
- 一种物理学实验用动平衡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理学实验用动平衡测试装置,至少包括固定板、测试装置本体以及抽屉盒,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本体,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抽屉盒,所述抽屉盒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容纳槽组,所述容纳槽组内设置有多个容纳槽...
- 田俊龙耿会娟崔云怡
- 文献传递
- 一种物理电子实验模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理电子实验模拟装置,涉及电子实验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结构;所述本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本体底端的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盖体...
- 田俊龙耿会娟袁地李玉冰
- 文献传递
- 用于有源器件的衬底介质及其加工方法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源器件的衬底介质及其加工方法。其通过在绝缘材质的介质基材中嵌入上下两层金属层,并在两层金属层中分别设置相互对应且尺寸结构匹配于器件的金属单元和耦合单元,从而通过上下金属层之间形成的等效感抗实现对器件...
- 袁地马东伟张颖新田俊龙耿会娟支涵斐胡其成甄华夏
- 关于重核强阻尼反应的研究
- 讨论了重核碰撞形成巨复合体系破裂的强阻尼反应产生超重核的问题. 评述了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 唯象的多维朗之万模型和本课题组发展的微观输运理论模型. 概括阐述了微观输运理论研究反应 197Au+197Au , 238U+2...
- 吴锡真田俊龙李祝霞王宁赵凯张英逊欧立
- 文献传递
- ^(40,48)Ca+^(90,96)Zr融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 2006年
- 应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在严格挑选初始核考虑弹靶结构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近 垒和垒上融合反应40,48Ca+90,96Zr.研究表明:4个反应的理论计算截面与实验值很好符合;丰中子反 应40Ca+96Zr的垒下融合截面比其他3个反应有明显增强的现象.为了理解丰中子反应40Ca+96Zr与 40Ca十90Zr相比垒下融合截面增强,而48Ca+96Zr垒下融合截面没有明显增强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4 个反应的融合位垒,中子转移与融合位垒的关系、中子转移与Q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反应Q值会引 起核子(特别是中子)转移的增强,从而导致动力学融合位垒的下降和垒下融合截面增强.
- 赵凯李祝霞吴锡真王宁张英逊田俊龙张焕乔刘祖华
- 关键词: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