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飞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肺部感染
  • 1篇亚低温
  • 1篇营养支持
  • 1篇营养支持治疗
  • 1篇造瘘
  • 1篇造瘘术
  • 1篇伤患者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重型颅脑外伤
  • 1篇轴索
  • 1篇轴索损伤

机构

  • 5篇揭阳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王鹏飞
  • 3篇邱平华
  • 2篇蔡少明
  • 2篇郑烈辉
  • 2篇王育胜
  • 2篇黄翰
  • 2篇姚细芬
  • 1篇黄正华
  • 1篇江楠
  • 1篇李作士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皮微创胃造瘘后营养支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肺部感染及其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脑干梗塞后吞咽障碍患者2例共42例作为试验组,应用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经鼻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期4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并检测患者胃造瘘或鼻饲术前1周、术后1周和2周时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周肺部感染率降低,G+病原菌(肠球菌属)、G-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的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胃造瘘或鼻饲术前1周、术后1周和2周时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后营养支持能有效消除反复返流所致肺部感染,且不影响营养疗效,是营养支持治疗的理想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邱平华蔡少明姚细芬王育胜王鹏飞
关键词:胃造瘘术肺部感染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综合防治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率,感染类型,菌群变化等因素,为预防及控制提供基础,更好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6月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该病例医院感染率为35.04%,引起肺部感染有显著临床意义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昏迷时间长短、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等。年龄>60岁,昏迷时间>1周,有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有吸烟史及应用激素治疗均能显著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对高龄患者昏迷时间长有吸烟史以及行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支持治疗,应用20%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及时行痰培养,指导临床用药,尽量减少激素应用,对留置鼻胃管患者行微创胃造瘘术改变进食途径,避免因反流所致反复肺部感染,同时加强肠内外营养。经综合防治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
邱平华黄正华王鹏飞黄翰蔡少明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
弥漫性轴索损伤2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80例DDI患者,其中76例予以双侧开颅减压术治疗,204例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恢复良好122例(43.6%),轻残或遗留部分并发症86例(30.7%),重残37例(13.2%),植物性生存2例(0.7%),死亡33例(11.8%).结论 脑肿胀,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DAI患者应及早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昏迷时间长者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脱水治疗选用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模式,辅助甲强龙冲击及亚低温治疗.
邱平华黄翰姚细芬王育胜王鹏飞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冬眠亚低温疗法的经验教训
2006年
王鹏飞郑烈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亚低温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及如何把握手术时机,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5例,分为早期手术组(脑疝前期)12例,晚期手术组(脑疝早期)13例。并选择同期于内科住院,保守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例作为保守治疗组。对比3组患者的存活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存活率及远期治疗效果好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组5例死亡。结论积极、早期行大骨瓣减压术有利于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存活率,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
江楠郑烈辉李作士王鹏飞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手术时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