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2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哺乳小白鼠在不同泌乳阶段乳铁蛋白(Lactoferrin)基因表达的差异及铁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了ICR哺乳小白鼠在不同泌乳阶段乳铁蛋白(LF)mRNA表达的差异,采用体内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铁对小白鼠乳铁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体内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白鼠日粮中添加铁可提高LF mRNA的表达量,... 王静华关键词:乳铁蛋白 铁 半定量RT-PCR 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白术、微米白术及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术、微米白术及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6头平均体重14.82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添加1%80目白术、0.2%白术多糖和1%微米白术。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微米白术添加组可显著提高日增重(P<0.05)、降低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而且效果优于1%80目白术组和0.2%白术多糖组。在免疫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目白术和微米白术均可显著提高在ConA诱导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和LPS诱导下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率,并显著提高血清IgG、IgA和IL-2浓度,并且微米白术可显著提高血清IL-1浓度。3个处理组中,饲粮中添加1%微米白术能促进仔猪整体免疫功能而且效果优于1%80目白术和0.2%白术多糖。 赵燕飞 汪以真 王静华关键词:白术 白术多糖 免疫功能 断奶仔猪 不同蛋白质饲料在绵羊瘤胃中蛋白质和氨基酸降解率的研究 被引量:16 2004年 以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法测定了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和酒糟5种常用蛋白质饲料在绵羊瘤胃内蛋白质、氨基酸和干物质降解规律并计算了蛋白质、氨基酸和干物质的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花生粕蛋白质的动态降解率最高,为65 05%,其次为大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酒糟,分别为58 14%、47 04%、42 51%和41 40%。花生粕TAA动态降解率最高,为69 53%,其次为豆粕、棉籽粕、酒糟和菜籽粕,分别为61 33%、48 66%、47 99%和38 84%。花生粕干物质的动态降解率最高,为69 82%,其次为大豆粕、菜籽粕、酒糟和棉籽粕,分别为66 24%、47 10%、41 28%和39 25%。 李建国 赵洪涛 王静华 杜京 李秋凤关键词:瘤胃 氨基酸 干物质 降解率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04年 肽聚糖 (PG)是细菌细胞壁成分 ,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都含有PG。PG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在调节宿主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菌细胞壁PG的结构与分类、分离纯化、生物合成、代谢过程、生物学功能、免疫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王静华 赵洪涛 汪以真关键词:细菌 肽聚糖 PG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生物学活性 反刍动物非蛋白氮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03年 针对我国目前蛋白质饲料资源日益缺乏的状况,本文综述了非蛋白氮饲料应用于反刍动物的历史及现状、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以及非蛋白氮的种类及影响其利用的因素,最后阐述了目前已广泛用作非蛋白氮饲料的尿素饲用新技术。 赵洪涛 王静华 李建国关键词:反刍动物 非蛋白氮 营养研究 饲用技术 羟甲基尿素 饲喂次数 仔猪早期断奶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3年 肠道不仅是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吸收器官,同时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早期断奶造成断奶后仔猪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增重缓慢、腹泻等表现的早期断奶综合征。引发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道屏障的破坏,进而造成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受损。通过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的生理特性及肠道的免疫机制的综述,进而阐述了早期断奶对仔猪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静华 汪以真关键词:仔猪 早期断奶 肠道免疫功能 免疫机制 生理特性 哺乳动物体内的防御素 被引量:22 2004年 王静华 李有志 汪以真关键词:哺乳动物 防御素 分子结构 免疫活性 不同锌源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2005年 96头36日龄杜长嘉(杜洛克×♀长嘉)断奶仔猪,按体质量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处理1)饲喂不添加任何锌源的基础饲料(DE 13.25 M J/kg,CP 18.5%),处理2、处理3、处理4分别饲喂添加硫酸锌(Zn 100 m g/kg)、氧化锌(Zn 3 000 m g/kg)和纳米氧化锌(Zn 100 m g/kg)饲粮。根据已报道的猪抗菌肽PR-39和看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PR-39和-βactin的引物,探讨了PCR体系中适宜的M gC l2浓度、循环次数,以及2对引物间竞争情况。以此构建一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β-actin为内标,研究了不同锌源对仔猪抗菌肽PR-39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氧化锌组(Zn 3 000m g/kg)显著提高了抗菌肽PR-39基因的表达量,提高量为378.26%(P<0.01),硫酸锌组(Zn 100 m g/kg)和纳米氧化锌组(Zn 100 m g/kg)也分别使抗菌肽PR-39基因的表达提高了38.4%和23.91%,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 汪以真 王静华 林文学 许梓荣 韩菲菲关键词:RT-PCR 锌 抗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