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甲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涂覆预处理对SiC增强铁基堆焊层组织的影响
- 2013年
- 采用PIRAC技术处理后SiC表面的涂覆层由Cr3Si,Cr7C3,Cr23C6等组成.通过等离子堆焊-后送粉技术制备SiC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未预涂覆SiC颗粒在涂层表层完全分解,由于分解产物碳、硅扩散不均匀,影响了各区域的成分.上部出现大量初生多边形状碳化物,中部为树枝晶,底部为不规则胞状晶.预涂覆SiC颗粒分布在涂层表面上,没有发生明显溶解,原始形态保持完好.SiC颗粒与基体之间包括界面反应区和过渡区,界面反应区由(Fe,Cr)7C3,(Fe,Cr)23C6碳化物和α-(Fe,Cr)固溶体组成;过渡区为固溶较多Cr元素的α-(Fe,Cr)固溶体,耐蚀性较好,形貌难以显示.
- 高振杜晓东王金甲宋自力
- 关键词:SIC颗粒显微组织
- 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的复合材料是在钢基材的表面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所述钢基材为含碳量0.2-0.7wt%的碳素钢或合金钢;预...
- 杜晓东宋自力王金甲高振
- 4Cr13、7Cr17Mo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文章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洛氏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4Cr13、7Cr17Mo马氏体不锈钢刀剪材料在980~1 110℃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组织、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Cr13、7Cr17Mo的淬火组织均为马氏体、未溶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升高,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均减少。相同淬火温度下,7Cr17Mo组织中未溶碳化物含量较多,硬度较高,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 王金甲杜晓东高振
- 关键词:马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
- 再制造毛坯表面变性层及形成机理研究
- 再制造是对旧产品通过成熟的科学理论、高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针对的对象为已损坏或者即将报废的产品和零部件,其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不同于传统的制造过程。随着国内大量工程机械设备的投入,设备的维护及零件的维修费用逐年攀升,...
- 王金甲
- 关键词:再制造技术多层膜结构
- 文献传递
- 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的复合材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的复合材料是在钢基材的表面覆有预涂覆SiC-Fe基合金层;所述钢基材为含碳量0.2-0.7wt%的碳素钢或合金钢;预...
- 杜晓东宋自力王金甲高振
- 文献传递
- 一种聚乙烯/二硼化钛PT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二硼化钛PT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聚乙烯/二硼化钛PTC复合材料,其原料由主料和加工助剂构成,所述主料按质量百分比构成为:低密度聚乙烯:10-25%,TiB2:40.1-50%,CB:0-6...
- 杜晓东王建峰王金甲高振
- 文献传递
- 压缩机转子轴表面烧蚀变性层的组织结构
- 2014年
- 利用试验机模拟鼓风机转子高压高转速下产生的烧蚀变性层,分别在1100、1400 r/min及相同作用时间下,在40CrNiMo7钢表面制备烧蚀变性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变性层进行表面及不同刻蚀层的元素相对含量和价态分析,用金相显微镜对变性层、结合界面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变性层呈现多层膜结构,主要由Fe、FeO、Fe2O3、Fe3O4组成,且主要为FeO。变性层形成机理主要为:高温下生成阳离子空位浓度高的FeO层,离子扩散速度快,变性层快速形成。1100 r/min下变性层分层明显,由里向外为Fe、FeO、Fe3O4、Fe2O3,最外层只有Fe2O3;1400 r/min下Fe的各价态物质扩散反应剧烈,分层不明显。这两条件下变性层的显微组织相同,但与基体组织明显不同,变性层最表层出现氧化物团簇结构,亚表层组织粗大,但较致密,局部有微孔洞。
- 蒋延涛杜晓东汪峰王金甲沈健周丹刘光复
- 关键词:烧蚀磨损XPS多层膜结构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