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蔷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牛病毒性腹泄病毒核酸探针的研制及其应用被引量:8
- 1997年
- 本文描述了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制备的个病毒性腹泄病毒核酸探针,并对其稳定性和有效期、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个病毒性腹泄病毒生物素探针对乌盟达茂旗等4个地区115份病样的检测结果表明,生物素探针比常规免疫学方法高出1/3,是一种重复性好和特异性强的牛病毒性腹泄病毒检测方法。
- 杨玉莹任向远常建华唐娟糜克永王蔷翁晓旺
- 关键词:病毒核酸探针牛病
- 利用酒厂废酵母生产5′-核苷酸的方法
- 一种利用酒厂废酵母生产5′-单核苷酸的方法。;它是通过增加酵母液中,酵母含量的浓度,延长NaOH与酵母液的作用时间,然后调pH值到4-5来使酵母核糖核酸充分裂解的。在核苷酸的分离过程中,利用一种制剂将核苷酸分成G型和A型...
- 糜克永张雁滨王蔷夏秀琴苗立宪余承鑫
- 文献传递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NA的cDNA合成及其分子杂交的研究
- 1991年
- BV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一类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病毒,其核酸为单链RNA。该病毒提纯以后.用苯酚-氯仿-异戊醇提取RNA.在提取的BVDy RNA中所含的DNA杂质用DNase I降解除去,然后进一步用oligo dT纤维素拄亲和层析,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纯化。纯化的BVDV RNA在E.coli,poly 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在3’羟基末端聚腺化。cDNA在逆向转录酶的作用下,用polyA接尾的BVDV RNA作模板,oligodT_12—18作引物合成。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说明它与BVDV RNA相似。该cDNA的探针用斑点杂交方法与BVDV RNA,HCV RNA和酵母tRNA杂交,BVDV RNA和HCVRNA显阳性反应,酵母tRNA显阴性反应,结果说明合成的cDNA为BVDV RNA的cDNA。BVDV和HCV同为披盖科疫病毒属成员,它们具有部分相同的抗原,因此编码病毒蛋白的RNA序列具有同源序列,本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
- 糜克永王蔷张方东向秀成
- 关键词:分子杂交
- 羔羊下痢病病样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
- 2010年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羔羊已继代到22代,经过临床观察,病毒继代羔羊在感染后逐渐出现软便,肠黏膜脱落,体温上升至40.1~40.8℃的一过性低热。病理解剖观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右心室扩张,心内膜出血;小肠黏膜出现肥厚、水肿及轻重不同的充血及出血性炎症,大肠黏膜出现轻重不同的充血、出血性卡他性炎性变化,大小结肠水分吸收不全,肠内容物呈软泥样。对继代试验中每一代病毒样品作补体结合反应检查,其病毒抗原性逐渐提高,阳性程度由10倍提高到300倍。对不同继代的病毒样品用BVDV标准阳性免疫血清进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查,出现阳性反应,免疫沉淀线部分吻合。以BVDV制备高免血清,并作补体结合反应检查,说明在羊体内BVDV的补反抗体存在一年以上。
- 张国芳任向远扎纳张恒顺卢岩糜克永丁清泉董长坦王蔷张雁滨
- 关键词:病毒生物学鉴定
- 内蒙古牧区羔羊下痢病病毒病原调查
- 1989年
- 羔羊下痢病在我国各大牧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内蒙地区二十多年来几乎未中断过,危害严重。过去主要从事细菌病因及其防治研究。赵瑞、杭福德等人在分离细菌病原以及研制大肠杆菌高免乳清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于船等人对羔羊下痢病自然病例以及用血清型 K99、0980147病原菌人工致病的羔羊,进行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 王蔷丁清泉张雁滨糜克永张国芳任向远扎纳张恒顺卢岩
- 关键词:下痢自然病例病毒病原内蒙古牧区激光穴位照射接触传染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2
- 1995年
- 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InL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经逆向转录酶作用,合成第一链cDNA,再以RNase/H与DNA聚合酶I联合作用合成dscDNA,并以dC同聚物尾化。pUC8DNA在PstI酶解后,以dG同聚物尾化,两者退火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到E.ooliJM101受体菌中。另以γ- ̄(32)P-ATP标记BVDVRNA制备探针,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重组子。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插入片段最长接近12kb。该片段含有EcoRⅠ,HindⅢ、BamHⅠ的酶切位点,此cDNA文库基本上包括了BVDV基因组。
- 糜克永王蔷朱勇任向远杨玉莹
-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DNA文库基因组
- 一种基因探针诊断中使用的片状膜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因探针诊断中使用的片状膜。它是将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切成面积为0.07-0.5cm<Sup>2</Sup>的圆形或多边形的片状膜1,将片状膜1放置在滴定板2的滴定孔3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试验中膜和...
- 糜克永赵怀宇王蔷翁小望
- 文献传递
- PCR原位杂交法研究EB病毒与高位胃癌发生的关系
- 龙焱华谢誓宏王蔷朱慧英
- 该成果采用EBNA及gp220两对EB病毒特异性引物对胃炎、胃溃疡及胃癌进行液相PCR检测,结果表明EB病毒阳性胃癌部位以胃底多见,EB病毒持续感染可能与幽门螺杆共同作用,对贲门胃底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有一定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癌发生EB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