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茵萍

作品数:126 被引量:759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领域

  • 109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针灸
  • 19篇耳穴
  • 14篇穴位
  • 13篇针刺
  • 12篇胃癌
  • 12篇慢性
  • 10篇耳针
  • 9篇针灸疗法
  • 9篇萎缩性
  • 9篇萎缩性胃炎
  • 9篇胃炎
  • 9篇疗效
  • 9篇灸疗
  • 9篇灸疗法
  • 8篇血管
  • 8篇中医
  • 8篇细胞
  • 7篇电针
  • 6篇针刺疗
  • 6篇针刺疗法

机构

  • 79篇江苏省人民医...
  • 28篇南京中医药大...
  • 2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1篇中山大学
  • 6篇南通市中医院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南京大学
  • 3篇解放军第41...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中国医药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南通市...

作者

  • 125篇王茵萍
  • 21篇仲远明
  • 14篇范刚启
  • 11篇田青乐
  • 11篇朱伟坚
  • 9篇周静珠
  • 9篇潘华峰
  • 8篇刘晓铭
  • 8篇邹移海
  • 7篇徐月红
  • 7篇吴旭
  • 6篇吴旭
  • 6篇赵卫梅
  • 6篇蔡红
  • 5篇唐青青
  • 5篇张薇
  • 4篇夏有兵
  • 4篇陈巩荪
  • 4篇卢静
  • 4篇陈宝

传媒

  • 9篇上海针灸杂志
  • 8篇针灸临床杂志
  • 7篇中国针灸
  • 4篇江苏中医药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第五届中南地...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第六届中南地...
  • 2篇第四届中国中...
  • 2篇中国针灸学会...
  • 2篇第14届全国...
  • 1篇World ...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胆穴特异性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3
1999年
将122名经B超证实为有健康胆囊的成年人随机分为耳穴胆、耳迷根、肝、胃、肾、趾6组,以耳针刺激,并于耳针前后测量胆囊截面积的变化。结果显示:除趾组外,针刺其它5组耳穴均能引起胆囊明显收缩(P<005)。组间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初步证明耳胆穴为对胆囊最有影响力的穴位,有其功能特异性。
王茵萍龚传美
关键词:胆囊针灸效应耳穴穴位特异性
延缓衰老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
目的:优选针灸延缓衰老治疗方案,讨论耳针的临床作用。方法:以50-79岁中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衰老症状积分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衰老针灸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年龄在50-59岁之间,属于...
仲远明王茵萍刘晓铭
文献传递
针刺不同耳穴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1995年
运用耳廓喻穴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目前已在全国普遍开展。大量临床实验表明,在B超下观察,耳针或耳压与胆囊有关的耳穴如胰胆、肝、十二指肠后,可引起胆囊声象面积显著缩小,使增厚的胆囊壁变薄,内膜面变光滑,胆汁透声变清晰,并使结石排出。但是,至今为止的该类均是以胰胆穴与其'相关群'即与胆囊最有内在联系的耳穴基础上进行的。较之其他耳穴,胰胆穴对胆囊是否有其独特影响,有无功能特异性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针刺不同耳穴,观察了51例无明显肝胆病史的成年人胆囊的动态变化,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1例被测者均系无肝胆病史的健康人。随机分为与胆囊相关组。
王茵萍龚传美
关键词:胆囊收缩功能针刺耳穴
近十年耳郭诊断的临床应用状况与前景被引量:5
2010年
对近十年应用耳郭诊断疾病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不同特点,介绍了临床观察更为系统的耳穴多维电信息诊断、刺激耳穴辅助诊断与耳穴综合诊断法。认为耳郭诊断简单、便捷、无创伤,且有较多临床积累,但其过程与结果仍带有较多模糊性质,需进一步研究确认其诊断价值。参考文献16篇。
仲远明王茵萍陈巩荪许瑞征邢剑秋俞明朱兵
关键词:耳穴
耳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镇痛作用的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耳针镇痛方法用于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哌替啶(杜冷丁)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麻醉效果、获卵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的镇痛效果与盐酸哌替啶相仿,安全有效。
王茵萍邢剑秋俞明韩燕蔡红黄洁丁卫刁飞扬马翔
关键词:耳针针刺镇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盐酸哌替啶
针灸序贯疗法成功助孕反复IVF-ET失败13次病案1例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报道1例患者4年间接受13次辅助生殖治疗均失败,再次接受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治疗前给予针灸序贯疗法干预的病案。方法:根据月经周期的排卵期、黄体期、月经期、卵泡期不同阶段生理及病理特点,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针刺疗法,配合使用艾灸、温针灸、刺络拔罐、电针,每周治疗2次,对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4个月共接受33次针灸序贯治疗后,顺利进行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健康龙凤胎一对。结论:该案例的成功提示针灸序贯疗法能加速性腺功能恢复,改善子宫内环境,对IVF-ET全程起到良性调节。
周莉王茵萍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储备功能
健脾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壁屏障的作用
1999年
王茵萍范刚启吴旭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健脾化瘀法
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影响芥子碱渗透特性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电阻、角质层厚度、生物化学组成,并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给药芥子碱的渗透特性,探讨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对芥子碱经皮给药的影响,为白芥子涂方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自制装置测定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电阻;皮肤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皮肤和角质层厚度;以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法比较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以芥子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白芥子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胶带粘贴法剥离角质层,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各层中药物的分布。结果穴位皮肤电阻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穴位皮肤(P<0.05);穴位皮肤角质层厚度显著低于非穴位(P<0.05);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显示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基本一致。给药24 h后,离体实验中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是经非穴位皮肤的6.8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是非穴位的6.1倍;离体透皮实验和在体渗透实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各时间点角质层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结论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经非穴位皮肤。穴位皮肤的低电阻、角质层薄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和贮存,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刘霞郭秀彩林媛媛徐月红王茵萍吴传斌
关键词:芥子碱穴位透皮特性
针刺疗法在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21
2021年
针刺疗法是术后疼痛非药物镇痛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针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花费经济的特点,在缓解术后病人疼痛及降低不良反应方面有着积极作用。目前针对针刺镇痛的产生机制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为针刺治疗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总结不同针刺形式在术后疼痛的运用,以及常见专科疾病术后针刺镇痛的机制和运用,旨在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徐培徐培程志祥程志祥
关键词:针刺疗法术后疼痛
经筋病“以痛为腧”辨析被引量:7
2000年
经筋病,现泛指运动神经系统类疾病,为针灸科常见病。长期以来,其选穴多崇古训,即“以痛为腧”。“以痛为腧”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该篇在叙述十二经筋的病候后,提出其“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后杨上善进一步阐述道:“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从筋所痛之...
王茵萍
关键词:以痛为腧阿是穴取穴法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