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高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30~40%的NSCLC在诊断时即属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1],尽管含铂方案的化疗能一定程度上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但疗效有限,目前已有诸如培美曲赛或厄罗替尼(EGFR-TK Is)的靶向治疗及靶向联合化疗的新治疗途径[2-5]。本文就近年来NSCLC的靶向药物及治疗做一综述。
- 王英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 舒芬太尼在癌性疼痛中应用-PCA技术
- 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除痛的方法见多,其中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口服药物难控制...
- 李国忠左安兰张冬梅王英闫玉兰张萍姜明哲信晓霞王素芬
- 关键词:癌性疼痛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临床药理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化放疗顺序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放疗与放化疗的近、远期疗效及进展特点。方法 A组先接受4个周期化疗,再序贯放疗;B组先接受放疗,后接受4个周期化疗。结果 A、B组有效率及1、2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完成全部治疗时间及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24.1周和3.19个月,B组分别为21.8周和5.66个月,P<0.05;进展分析中A组患者更易出现原发灶及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和肺内转移,而B组患者更易出现远处脏器转移。结论放、化疗顺序不同不会造成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差异,但先行放疗的患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治疗,延长疾病进展时间;先行放疗能更好地控制局部病灶,反之则能更好地抑制远处转移。
- 王英
- 关键词:局部晚期放疗
-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肺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调控NOD1/NF-κB/R1P2信号治疗肺癌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NOD1、NF-κB、R1P2及Caspase-3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腺癌组织NOD1、NF-κB、R1P2及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NOD1、NF-κB、R1P2和Caspase-3蛋白含量升高,癌组织NOD1、NF-κB、R1P2及Caspase-3m RNA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NOD1、NF-κB、R1P2及Caspase-3蛋白含量升高,癌组织NOD1、NF-κB、R1P2及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肺腺癌与联合顺铂比较,其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OD1/NF-κB/R1P2信号有关。
- 王英
- 多西他赛单药每周与三周疗法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为了比较多西他赛单药每周与3周疗法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每周疗法组(A组)于d1、d8和d15给予多西他赛35mg/m2溶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入,每4周为1个周期;3周疗法组(B组)于d1给予多西他赛75mg/m2溶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入,每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筛选有效者继续化疗,6个周期后分析有效率、累积毒性、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A、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5.0%和21.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4.41和3.9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0和9.17个月。上述两组指标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的血液学毒性和脱发不良反应轻,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在不减低疗效的同时多西他赛单周疗法较3周疗法的血液学毒性低,且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 王英
- 关键词:多西他赛药物疗法
- 吉西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方法:56例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4周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吉西他滨1250mg/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d1,8;顺铂25mg/m2+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d1-3),每21天为一周期。对获得CR+PR+SD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予吉西他滨维持化疗(吉西他滨1250mg/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d1,8。),每21天为一周期,行4周期化疗;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9.1%、23.8%,TTP分别为6.0、2.4个月,OS分别为18.6、11.3个月,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毒性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吉西他滨单药维持化疗可以延长初治有效NSCLC患者的TTP、OS,累积毒性无显著增加。
- 王英
- 关键词:吉西他滨非小细胞肺癌维持化疗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塘沽区肿瘤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99、CA125、HCG、AFP联合检测在塘沽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地区高发肿瘤前3位为实验目标,确定常见肿瘤的研究人群240例(肺癌80例、胃癌80例、肝癌80例)(观察组),随机选择各健康查体者300例为对照组。并分析各观察组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EA、CA199、CA125、HCG、AFP,探讨其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早期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为26.7%,中期肿瘤阳性率为80.0%,晚期肿瘤阳性率为96.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晚期高于早期肺癌(P均<0.05)。观察组血清中CEA、CA199、CA125、HCG、AFP的联合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与单指标比较,胃癌及肝癌组各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高。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指标检测,且与肿瘤病程有关。
- 闫玉兰巴一莫永森张冬梅王英姜明哲勾幸生龚晓莉
- 关键词:CA199CA125甲胎蛋白类
- 宫颈癌化疗中保护血管的意义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化疗中保护血管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15例,采用专项血管保护措施的患者57例列为观察组;对照组58例为正常化疗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级别以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外渗发生率为1.8%,静脉炎发生率为2.9%,住院时间(29.3±4.7)天,空腹血糖浓度(5.5±1.0)mmol/L,白细胞浓度(4.0±0.8)×109/L,中性粒细胞数目(1.5±0.5)×109/L;对照组患者药物外渗发生率为12.5%,静脉炎发生率为15.5%,住院时间(36.3±5.1)天,空腹血糖浓度(6.4±1.1)mmol/L,白细胞浓度(4.7±0.9)×109/L,中性粒细胞数目(1.9±0.6)×109/L,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化疗中采取专项措施保护血管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减少穿刺次数,降低了对血管损伤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在临床对宫颈癌进行化疗时,必须注意对患者血管的保护。
- 王英
- 关键词:保护血管药物外渗穿刺
- 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比较单纯静脉给药化疗与腹腔灌注化疗2种给药途径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62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和腹腔灌注组。静脉滴注组方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24 h后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腹腔灌注组方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24h后顺铂100 mg/m2腹腔灌注,第8天给予紫杉醇60 mg/m2腹腔灌注。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灌注组肿瘤缓解率较静脉滴注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灌注组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灌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滴注组,2组贫血、肝功能损害及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PFS和2年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 闫玉兰张冬梅王英姜明哲
- 肺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血清Th1/Th2细胞水平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肺癌调强放疗(IMRT)患者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42例肺癌IMRT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和非感染组204例。对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影响肺癌IMRT放射性肺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因素,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IL-4水平。结果38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其中2株真菌(4.44%)、17株革兰阳性菌(37.78%)、26株革兰阴性菌(5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肺部疾病、放射剂量≥60 Gy均为影响肺癌IMRT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血清IL-2、IFN-γ/IL-4低于非感染组,TNF-α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肺癌IMRT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肺部疾病、放射剂量均为肺癌IMRT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检测血清Th1/Th2细胞水平,指导临床进行防治。
- 丁国伟姜明哲李国忠梁春梅王英
- 关键词:肺癌放射性肺炎辅助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