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舒新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内固定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动力髋螺钉治...
  • 1篇医源
  • 1篇医源性
  • 1篇藻酸钙
  • 1篇诊治
  • 1篇止点
  • 1篇治疗连枷胸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软骨修复
  • 1篇伸肌
  • 1篇伸肌腱
  • 1篇伸肌腱止点
  • 1篇瘦素
  • 1篇四肢
  • 1篇四肢骨

机构

  • 7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7篇王舒新
  • 3篇陈长河
  • 2篇焦翔
  • 2篇关鹏飞
  • 2篇葛欣昌
  • 2篇李冀
  • 1篇刘丹
  • 1篇张宏斌
  • 1篇安颍奇
  • 1篇苏立新
  • 1篇李春江
  • 1篇李勇
  • 1篇段向东
  • 1篇王辉
  • 1篇刘丙立
  • 1篇赵伟超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套圈经隧道加压缝合法和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双套圈经隧道加压缝合法和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 35例患者分成2组,A组17例采用抽出钢丝法,B组18例采用微型双套圈经隧道加压缝合法,并且对2组的优、缺点及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全组随访2~11个月,平均4.2个月,双套圈经隧道加压缝合法在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参加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均比传统抽出钢丝法理想,但住院费用较高。结论双套圈经隧道加压缝合法是治疗伸肌腱止点的良好材料,技术操作简单,效果肯定,术后护理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王舒新田世双李长林李春江
关键词:伸肌腱止点
微创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关鹏飞陈长河安颍奇焦翔葛欣昌李冀苏立新王舒新刘丹张宏斌
随着社会发展,四肢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何采取适宜的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仍是骨折治疗的重点问题。研究针对利用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变直接复位改为间接复位,避免暴露骨折端,骨...
关键词:
关键词:四肢骨折治疗微创技术
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被引量:10
2011年
多发伤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下肢急性骨筋膜室综合症(LECS)可以避免发生下肢广泛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由于常常合并其他外伤以及外伤处理程序上的问题,使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经常被延迟诊断和治疗。对于多发伤的患者通过体格检查建立LECS的诊断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王舒新刘丙立
关键词:截肢
肋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王舒新陈长河段向东
关键词:肋骨骨折内固定
瘦素对体外三维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及对软骨修复相关基因IGF-Ⅰ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瘦素对体外三维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活性、增殖及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软骨修复基因IGF-Ⅰ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大鼠软骨细胞与海藻酸钙结合,制成软骨细胞/海藻酸钙复合物。诱导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瘦素,24h后MTT检测法检测细胞活性。Realtime PCR定量研究IGF-ⅠmRNA表达,分析评价软骨细胞分泌的功能。结果通过对提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染色证实为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瘦素诱导下,三维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增殖活性及修复基因IGF-Ⅰ与A组(空白组)对比均有上调(P<0.05),同时瘦素浓度为10ng/ml时上调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在三维培养下,低浓度瘦素更有利于大鼠软骨细胞生长。瘦素结合三维培养能有效维持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表型,并促进细胞IGF-Ⅰ合成分泌。
王舒新李勇
关键词:瘦素软骨细胞藻酸钙
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粗隆间骨折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解剖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6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用LCP法(LCP组)24例,一组用DHS法(DHS组)42例,对2组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LCP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DHS组(P<0.05)。结论 LCP治疗粗隆间骨折能减少手术时间、减低并发症发生,更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王舒新王辉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LCPDHS
长骨医源性骨不连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4
2012年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医源性骨不连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方法对自2005年1月~2009年2月期间收治的185例肱骨、股骨、胫骨无菌性骨不连,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134例与医源性有关。回顾调查此类骨不连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引起医源性骨不连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骨不连的发生部位:肱骨、股骨、胫骨分别占24%、31%、45%;骨不连的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其中骨不连肥大型62例,萎缩型72例;原复位方式切开复位占72%,闭合复位的占15%,有限切开复位占13%;内固定术不能为骨折愈合提供充分的力学稳定51例,手术操作问题11例,内固定技术理念的偏差84例,不恰当的康复指导24例。结论熟悉骨不连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治疗和预防骨不连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冀赵伟超关鹏飞王舒新葛欣昌焦翔陈长河
关键词:长骨骨不连医源性内固定临床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