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琼

作品数:113 被引量:432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1篇地震
  • 22篇地震活动
  • 19篇震源
  • 17篇震前
  • 16篇地震前
  • 16篇前兆
  • 15篇M
  • 14篇强地震
  • 14篇中强地震
  • 12篇地震序列
  • 11篇地震预报
  • 10篇震源机制
  • 10篇强震
  • 9篇余震
  • 7篇地壳
  • 7篇地震预测
  • 7篇气枪震源
  • 7篇S7
  • 6篇地震前兆
  • 6篇应力触发

机构

  • 11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4篇中国地震局地...
  • 13篇中国地震局
  • 13篇中国地震台网...
  • 1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云南大学
  • 4篇安徽省地震局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作者

  • 113篇王琼
  • 30篇王海涛
  • 27篇聂晓红
  • 18篇魏芸芸
  • 17篇苏金波
  • 13篇曲延军
  • 10篇唐兰兰
  • 10篇向元
  • 9篇吴传勇
  • 9篇刘建明
  • 8篇朱令人
  • 8篇李金
  • 7篇高歌
  • 6篇唐明帅
  • 6篇李艳永
  • 4篇魏斌
  • 4篇郑兆苾
  • 4篇陈棋福
  • 4篇解朝娣
  • 4篇刘杰

传媒

  • 16篇内陆地震
  • 16篇中国地震
  • 15篇地震
  • 11篇西北地震学报
  • 7篇地震研究
  • 5篇地震学报
  • 5篇地震地磁观测...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地震地质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高原地震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地震监测...
  • 2篇2010年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学方法预报效能的统计与分析——中短期前兆及预报效能评价之四被引量:3
2005年
对地震学一部分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性预报和实际地震预报的效能评价验算,前者可反映预报方法可能具有的最好效果,后者则反映现实预报的状况和水平。回顾性预报的效能评价表明几种方法都能通过检验,是有效的。而实际地震预报效能验算的结果是,通不过检验:无论是有震预报,还是无震预报,在15%置信水平下所有的方法都通不过检验。
朱令人洪时中陈棋福郑兆苾王琼
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分析的定点形变前兆异常探索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选取精河水平摆卡尔曼滤波差值进行中强地震前兆定量的异常识别探索。探索中先是对精河水平摆卡尔曼滤波差值数据进行数据分布及各区间参数有震对应分布的研究,然后利用累计滑动平均方法得到滑动平均概率,从而检验地震对应概率谱在定点形变前兆异常的预报效能。
邢喜民王琼
关键词:定点形变卡尔曼滤波
北天山中段微震活动检测及其活动性和孕震构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北天山地震带地处中国大陆强震高发区,孕震构造复杂,近年来陆续发生了2016年呼图壁M_S6.2地震和2017年精河M_S6.6地震。由于测震台网相对比较稀疏,该区域微震监测能力较弱。本文主要采用波形模板扫描法对北天山中段(43.5°N^44.5°N;85°E^87.5°E)进行微震事件检测,并反演精细的一维速度结构,重新定位地震;深入分析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和孕震构造特征。经过微震检测,得到该地区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57902个地震事件,是原地震目录的10倍,完备震级从1.2降至0.5。结果显示,北天山中段地震十分活跃,主要分布在北天山山前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背斜带南翼的浅部和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深部,呼图壁地震震后地震活动性有增强的趋势。研究期间沿背斜构造带走向地震分布不均,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背斜带西段地震活动多于东段,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东段地震活动显著强于西段。经过重定位,发现研究区的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褶皱内部的'盲断层'上,这些隐伏断裂与区域活动断裂和背斜构造共同组成的断层系孕育了北天山山前活跃的地震活动,并可能成为未来强震的发震构造。
闫坤王伟君王琼杨峰刘宁寇华东
关键词:隐伏断裂地震活动性
新疆2014年于田M_S7.3及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与潮汐应力的触发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选取新疆西昆仑地区的2014年于田M_S7.3和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地震目录的完备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主震发震时刻,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剪应力、正应力,得到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再使用Schuster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2个余震序列的潮汐相位角分布,研究新疆西昆仑地区中强地震及其余震活动与潮汐应力之间的触发关系。结果表明:主震发生时,皮山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为正值,而于田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为负值,说明潮汐应力对皮山主震有明显的触发作用,对于田主震的触发作用不明显。同时,计算结果表明2个余震序列与潮汐应力的统计相关参数P值几乎都小于5%,说明潮汐应力对皮山和于田余震序列均有触发作用。最后ETAS模型计算结果也表明了余震序列对地震震级的弱依赖性,可能与外界触发因素(潮汐)有关。
马青波解朝娣向元王琼杨思梦王英楠
关键词:潮汐应力地震触发
2011-2014年3次于田M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观测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1—2014年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NE向张性剪切段附近的3次于田MS≥5.0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对其余震分布及发震构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于田MS5.5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尔金断裂,该地震同时触发了阿尔金山前普鲁断裂的中小震活动,地震序列呈近NS向长条带状分布;2012年于田MS6.2地震序列沿NNE向分布,发震构造为苦牙克断裂;2014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沿NE和NNE方向展布,其中NE走向的余震序列沿阿尔金断裂走向有3处余震丛集分布,由此推测该余震低活动区是由于断层内存在一较大凹凸体,终止了破裂的传播所致,发震构造为阿什库勒断裂和苦牙克断裂.此外,地震序列截面特征显示,2011—2014年3次于田MS≥5.0地震序列基本贯通了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的次级断裂和普鲁断裂.
刘建明吴传勇王琼孔祥艳陈向军
关键词:地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
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6.2地震序列重定位与发震构造被引量:10
2018年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观测报告,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呼图壁M_S6.2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的震源位置,采用CAP方法反演了主震和余震序列中部分M_L≥4.0地震的震源机制,从而综合分析了呼图壁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和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主震位置为43.775 9°N,86.363 4°E,初始破裂深度约15.388km,震源矩心深度约17km。地震序列沿NWW向单侧扩展,展布长度约15km,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范围。深度剖面显示发震断层面倾向N,运动性质以逆冲为主。主震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292°/倾角62°/滑动角80°,节面Ⅱ:走向132°/倾角30°/滑动角108°,表明该地震为1次逆冲型地震事件。节面I倾角与震源深度剖面倾角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余震分布推断节面I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综合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以及震源区地质构造情况,初步推测呼图壁6.2级地震发震构造可能为齐古背斜以南深部隐伏逆冲断坡上的1条反冲断层。本次地震是天山向准噶尔盆地扩展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的1次"褶皱型"地震。
刘建明王琼李金吴传勇赵彬彬孔祥燕
关键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
利用大容量气枪震源资料研究北天山地区介质衰减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人工震源(大容量气枪)数据资料对北天山地区的气枪信号振幅随距离衰减关系和介质的衰减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北天山地区新疆数字地震台网的8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气枪震源信号,计算气枪主频2—6Hz之间的叠加后信号的振幅谱值的均方根,用均方根值代表气枪信号传播到该台站处的振幅值,并对得到的均方根值进行拟合,得出当频率为3.8Hz时研究区域P波和s波品质因子分别为Qp=(464±70),Qs=(653±46)。用同样方法计算气枪震源附近发生的一个天然地震的信号,得出当频率为4.2Hz时Qp=(226±40),Qs=(484±34)。以上测量结果与前人利用不同范围天然地震得到的结果类似,表明人工震源资料可以用于介质衰减特征研究,相关研究为长时间监测地球介质衰减特征随时间变化提供了基础。
苏金波王宝善王海涛王琼冀战波
关键词:人工震源Q值
新疆地震年度趋势预报效能的统计评价被引量:4
2004年
介绍了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地震预报效能的统计评分方法,并据此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年度趋势会商预报的效能进行了统计评价。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说地震中期(年度)预报能通过检验,预报评分值约为0.25—0.3,显示出新疆地震局年度会商会的预测结果对地震中期预报有一定能力。由于各年的评分涨落很大,不宜依据一、二年的评分值来说明预报能力或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朱令人王琼
关键词:地震预报
2012年新源-和静M_S6.6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被引量:6
2019年
文中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时间窗滑动方法,分析了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S6. 6地震震中距200km内11个固定地震台2009年1月-2012年12月(石场台为2006年1月-2012年12月)的地壳介质泊松比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乌苏、石场和新源3个台站准重复接收函数的莫霍面Ps转换波到时(tPs)变化,获得了以下认识:1)在新源-和静MS6. 6地震前2~3a的不同时段,5个震中距<130km的台站的地壳介质泊松比相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持续下降过程,与台站平均地壳泊松比相比,下降幅度为0. 003~0. 014,4个台站的下降幅度大于均值误差,乌苏台(震中距最小,为77km)的下降起始时间(2009年7月)最早;6个震中距>150km的台站的地壳介质泊松比在均值上下波动,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和持续低值现象;2)出现泊松比低值异常的台站,其接收函数tPs在震前变小(Ps转换波在地壳内的走时变小),在震后变大(Ps转换波在地壳内的走时变大);3)综合分析泊松比下降的幅度、持续时间、后续变化过程及接收函数tPs的变化,推测这种异常变化的原因是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地壳介质物性变化,这一观测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台网的支撑下,接收函数方法可能成为探测强地震前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的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唐明帅王海涛魏芸芸李艳永葛粲王琼苏金波魏斌
关键词:接收函数
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在喀什—乌恰交汇区的动态触发活动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离散波数法、包络函数分析和β统计值检验的方法,初步研究尼泊尔M_S8.1地震对喀什—乌恰交汇区小震活动的动态触发作用。结果表明:尼泊尔8.1级地震在喀什—乌恰交汇区接收点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超过触发阈值;并检测到该地震面波到达后在此交汇区出现了8次小震事件。β统计值结果显示,8.1级地震后此交汇区的地震活动性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特别是地震25天后地震活动率增强较为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尼泊尔8.1级地震对喀什—乌恰交汇区的小震活动具有动态触发作用,触发时间既存在面波通过后即刻触发,也有滞后一段时间的延时触发。
陈昊王琼苏金波魏芸芸
关键词:波形分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