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东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
  • 5篇双差
  • 4篇震源
  • 4篇双差定位
  • 4篇频散
  • 4篇面波
  • 3篇地震序列
  • 3篇噪声
  • 3篇互相关
  • 2篇地壳
  • 2篇信噪比
  • 2篇震源分布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频散曲线
  • 2篇重定位
  • 2篇相关函数
  • 2篇相速度
  • 2篇面波频散
  • 2篇接收函数
  • 2篇互相关函数

机构

  • 20篇武汉大学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作者

  • 20篇王清东
  • 19篇朱良保
  • 10篇陈浩朋
  • 3篇张攀
  • 3篇王光明
  • 2篇苏有锦
  • 2篇李玲利
  • 1篇王俊
  • 1篇叶庆东
  • 1篇沈文渊
  • 1篇王伟涛
  • 1篇缪鹏
  • 1篇邓东平

传媒

  • 4篇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波群速度测量误差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实验和实际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单台多重滤波法和双台互相关法提取面波群速度的误差.结果表明,面波群速度测量误差随震中距和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少频散测量误差,需要选择合适的高斯滤波参数.高斯滤波参数应随周期的增大而减少,并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结合前人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个高斯滤波参数的经验选择公式.研究也表明,采用双台互相关法测量面波群速度,由于面波振幅谱变化更剧烈,测量中会产生更大的系统性误差,这时有必要利用瞬时周期修正提取的面波群速度频散.
陈浩朋朱良保王清东杨颖航张攀
关键词:面波群速度
震源分布对地震背景噪声相速度测量的影响研究
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叠加的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NCF)与台站对间的格林函数只相差一个比例因子,一般称为经验格林函数(EGF).利用NCF提取面波群速度已经获得成功.但利用NCF提取面波相速度的研究还很少.这是...
Wang Qingdong王清东Zhu Liangbao朱良保Chen Haopeng陈浩朋
关键词:地震波测量方法背景噪声震源分布
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本文提出了时域多通道相关检测函数并用其计算波形互相关走时差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地震和余震序列共944个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到652个重定位事件,并与目录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采用了多个准则对走时差数据进行筛选,确保定位结果稳定可靠.得到MS5.7主震的震中为27.516°N,103.951°E,震源深度6.9km;MS5.6主震的震中为27.543°N,104.023°E,震源深度7.27km;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紧缩为条带状并沿附近断裂走向分布,深度总体分布较重定位前变浅,集中分布在5~8km,地震群出现轻微倾斜.东西向、南北向、深度和发震时刻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5.2 m,43.0 m,186.7 m和0.01s,走时残差16ms.研究表明:互相关数据的结果要优于目录数据;震源深度与速度模型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确定彝良—会泽断裂为本次彝良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
王清东朱良保苏有锦王光明
关键词:双差定位
震源分布对地震背景噪声相速度测量的影响研究
<正>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叠加的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NCF)与台站对间的格林函数只相差一个比例因子,一般称为经验格林函数(EGF)。利用NCF提取面波群速度已经获得成功。但利用NCF提取面波相速度的研究还很少...
王清东朱良保陈浩朋
直达Ps与接收函数Ps联合分析地壳各向异性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尝试直接利用地震图记录中的Ps转换波,而非传统的接收函数方法,检测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虽然远震记录中的P波对Ps转换波会有干扰,但P波与Ps转换波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最小能量法可以将Ps转换波的各向异性参数检测出来,对时间窗的选择也很强壮.本文利用IC台网(New 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中国新数字地震台网)中的KMI,ENH,LSA,BJT,XAN,WMQ六个台站接收的宽频远震记录进行了测试,并且对比了接收函数方法的结果.研究表明,利用最小能量法直接测量与利用旋转相关法测量接收函数中Ps转换波的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快波偏振方向与地壳运动方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震源机制解压缩轴方向,最大主压应变率方向以及已有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杨颖航朱良保王清东陈浩朋张攀
关键词:PS转换波地壳各向异性接收函数
波形反演震源机制中的权重优化:应用于2013年芦山地震
2017年
对剪切-粘贴方法(cut and paste,CAP)和地震软件包(computer programs in seismology,CPS)两个较常用的震源机制格点搜索反演方法的加权策略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权重分别仅单独考虑了波形数据信噪比或振幅差异,且权重数值大小随震中距的变化趋势相互冲突。为了解决此数值矛盾并保留二者权重的优势,将两种加权策略进行联合,综合考虑波形信噪比和振幅差异对反演的影响。此外,考虑到震中距定权的粗糙性,提出了针对各波形本身的数据信息精化计算权重方案。为了检验联合定权的优越性,以2013-04-20的芦山地震为例,利用CPS程序分别用联合及单独定权进行多次反演,比较发现联合加权方法反演结果最优。最终的震源机制解为(走向211°±3°,倾角41°±1°,滑动角94°±2°),震源深度17km,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与震源区的应力及地质构造情况均相互吻合,表明所提出的权重方法优化效果明显。
邓东平朱良保王清东陈浩朋
关键词:震源机制波形反演
双差定位程序反演算法剖析及改进被引量:2
2016年
详细分析双差定位程序中SVD和LSQR两种反演算法的优缺点,引入线性Tarantola反演法,通过动态数组和全局变量对程序进行改进,使程序结构体系更清楚,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降低,提高了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双差定位法能够得到震源间精确的相对位置,Tarantola方法的定位精度和抗噪能力高于SVD方法,内存占用和计算速度也远远优于SVD方法。
王清东王光明朱良保
关键词:反演算法动态数组
地震背景噪声数据S变换去噪及三台法测量相速度
1.NCF数据S变换去噪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以下简称NCF)是包含非因果信号和因果信号的双端信号。在一些研究中,选择用两端平均的信号来提取频散。但两端信号的窄带滤波结果显示,其对应波峰平均有2s左右的走时差。在平均2...
王清东朱良保陈浩朋
关键词:相速度天然地震信噪比
文献传递
2012年宁蒗和彝良地震序列双差重定位
<正>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市交界发生5.7级地震,...
王光明王清东朱良保
关键词:重定位地震序列
文献传递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境内地壳结构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30个台站的高质量宽频带远震数据,采用H-k叠加搜索法对中国境内的地壳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地壳厚度和vP/vS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境内的vP/vS值介于1.6—1.9之间,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29—81km之间.100°—110°E之间存在一个地壳厚度陡变带,将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地壳厚度相对均匀,为31—36km,西部地区地壳厚度相对较厚且变化较大,中部地区地壳厚度为34—49km.总的看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最厚,可达81km;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地区地壳厚度次之;华南地区地壳最薄.另外,中国大陆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38(σ=0.253),比全球大陆平均波速比1.78(σ=0.269)低.较低的波速比可能暗示中国境内地壳低速层的存在或者铁镁质成分的缺失.
张攀朱良保陈浩朋王清东杨颖航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厚度波速比泊松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