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仕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自体脑血管搭桥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 2018年
- 目的探索建立稳定、可行的兔脑血管搭桥模型,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8只。4组分别给予仅行麻醉及解剖术不行血管搭桥,自体面动、静脉吻合后4、8、12周行面动脉颈-内动脉搭桥术。建模前,成功建模后1、2、3个月由另2名实验员评估动物活动能力,脑血管造影评估血管情况。结果各组均成功建模,兔均存活,与A组比较,B、C、D组活动能力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步恢复,在术后第3个月,A、D组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面动脉-颈内动脉搭桥后,各观察时间点复查造影显示B、C、D组均较A组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D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全脑血管均通畅。结论采用动物面动脉-颈内动脉搭桥具有成功率高、稳定可行的特点,是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和干预的较理想模型。
- 文朋王飞李航余云湖文远超杨开华王正仕
- 关键词:脑血管重建术面动脉颈内动脉
- 128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8
- 2014年
-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外伤害时有发生,颅脑损伤极为常见,发生率仅次于四肢,位居第2位。颅脑损伤包括脑挫裂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等,常导致脑组织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引起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或脑疝,危及生命。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这给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8例颅脑损伤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钟正伟王正仕刘丹丹
-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水肿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城市化进程颅内压升高
- 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近期不良反应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从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1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11例单纯应用替莫唑胺治疗,10例同步放化疗,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28.57%,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0%,其中替莫唑胺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结论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较好,但须对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 王正仕余云湖冉启山文远超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
- 兔面动静脉吻合模型建立及意义
- 2018年
- 目的:探索建立稳定、可行的兔面动静脉吻合模型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方式及血管供体选择的意义。方法:将32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和吻合组(B组),各16例。A组给予假手术操作,B组行自体面动静脉吻合。结果:B组动物术后1个月突眼或球结膜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P<0.05);与A组相比,术后第3个月B组面动脉管径显著增大(P<0.05)。结论:采用兔面动静脉吻合具有成功率高、稳定、可行的特点,是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管供体研究的较理想模型。
- 王飞李航余云湖文远超杨开华王正仕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