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格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肠病
  • 2篇IBD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英夫利西
  • 1篇英夫利西单抗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诊断正确率
  • 1篇正确率
  • 1篇首次就诊
  • 1篇水杨酸类
  • 1篇糖皮质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夏冰
  • 5篇王格
  • 2篇赵俊章
  • 2篇王晓兵
  • 2篇许淑芳
  • 2篇王静晖
  • 1篇周瑞
  • 1篇刘适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肠道细菌和肠道天然免疫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近年来IBD患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普遍认为IBD发病是环境、遗传和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肠道细菌和肠道天然免疫功能失调被认为是IBD的重要发病机制。
王格夏冰
关键词:肠道细菌炎症性肠病免疫功能失调IBD相互作用患病率
DLG1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DLG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IBD)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45例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160例,克罗恩病185例)和463例健康对照者,以及4例克罗恩病患者的15名家系成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碱基序列特异性引物法对DLG1基因第九外显子chr3_196865242位点进行基因测序和多态性分析。结果:散发CD组GA基因型频率为18.9%,与健康对照组(1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发UC组GA基因型频率为12.5%,与健康对照组(11.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系组成员GA基因型频率为60%,与健康对照组(1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G1基因chr3_196865242位点被证实存在多态性,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克罗恩病的易感性相关。
王静晖许淑芳王晓兵刘适王格周瑞夏冰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炎症性肠病
消化不良与Hp感染
2012年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的消化道症候群,以上腹部不适、疼痛和腹胀、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西方国家消化不良患病率为20%~25%(女性患病率稍高),约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40%~60%。我国发病率约为23.5%,呈逐年增长趋势。消化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长、易反复、累计医疗费用较高。因此,关于消化不良的研究在基础和临床均被予以高度重视。
王格夏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首次就诊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表型及诊断分析
2014年
IBD是一种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UC和CD。初诊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医师在患者发病初期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有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首次就诊(以下简称首诊),并随访1年以上现已确诊的IBD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首诊IBD的临床表型,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一。
王格王晓兵王静晖王伟赵俊章许淑芳夏冰
关键词:诊断正确率临床表型首次就诊炎症性肠病慢性非特异性IBD
克罗恩病的临床治疗策略被引量:8
2012年
随着对克罗恩病(C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生物治疗的进展以及新的治疗终点黏膜愈合的提出,CD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根据病程分期、病情轻重、累及部位、特殊人群的差异,本文就CD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概述。
赵俊章王格夏冰
关键词:CROHN病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英夫利西单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