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楠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国医大师吕仁和治疗膜性肾病经验撷菁被引量:16
- 2019年
- 膜性肾病属于慢性肾脏病范畴,目前仍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总属正气亏虚,邪侵肾络,形成肾络微型癥瘕,致使肾体受损。治疗当标本兼顾,结合"六对论治"思路,按照虚损期、虚劳期、虚衰期分期辨证论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
- 崔赵丽王晓楠曹灿
- 关键词:膜性肾病辨证论治分期辨证名医经验中医病机
-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糖尿病肾病湿浊证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DKD)湿浊证相关性。方法纳入糖尿病肾脏病231例,湿浊证109例,非湿浊证122例,统计2组FAR及肾功能化验指标,对糖尿病肾脏病湿浊证及FAR等指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因素校正。结果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湿浊证发生率47.2%,湿浊证患者FAR高于非湿浊证患者(P<0.05),湿浊证患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UTP)均高于非湿浊证患者,eGFR低于非湿浊证患者(P<0.05)。随着糖尿病肾脏病进展,湿浊证发生率、FAR水平均逐步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AR与Scr、BUN、UTP、湿浊证比例均呈正相关,FAR与eGFR呈负相关。湿浊证与FAR四分位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二分位组、三分位组、四分位组患者湿浊证比例OR值分别为1.460、3.285、3.148,模型调整后仍呈现上升趋势(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的增加与糖尿病肾脏病湿浊证增加密切相关,高FAR值可能与糖尿病肾病进展有关,是糖尿病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标志物。
- 曹灿孙卫卫王晓楠李晓婷王耀献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
- 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孙卫卫王耀献刘尚建刘玉宁沈存崔瑾吕杰王晓楠
- 文献传递
- 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的糖尿病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是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传统认为辨证论治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找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情况来对疾病作出诊断,并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而遣方用药.近年来,朱文峰教授[2]提出证素辨证,他认为诸种辨证方法必有对疾病本质认识的共同核心,这就是辨证要素(简称证素),主要包括病位、病性二大类,由于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等证素组合而成,因此准确判断证素,便抓住了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从而可执简驭繁的把握灵活复杂、动态的证.
- 杨思雯王莹陈振杰吕杰王晓楠胡春梅刘玉宁刘尚建孙卫卫刘忠杰段云珊李华胡妍娟王耀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证候要素疾病本质证素辨证
- 妊娠糖尿病中西医临床治疗的思考
- 近年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及生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胰岛素抵抗等关系密切。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为原则,...
- 周静鑫金健杨杰缪娟王立强刘巧巧孙威帅徐皓鲁轶臻王晓楠杜启明李春桂苗桂珍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胰岛素抵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西医临床
- 文献传递
- 和解聚散方对UUO模型大鼠肾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的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解聚散方组,每组30只,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洛丁新组按1.0mg·kg-1·d-1,和解聚散方组按9.8g·kg-1·d-1,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3ml/只。分别于造模后7,14,21d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UUO模型组中NF-κB在术后7、14、21d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两个治疗组在术后7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0.05)。结论:和解聚散方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 刘尚建孙卫卫崔谨沈存张恩王晓楠吕杰王耀献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NF-ΚB
- 从“脾病而四肢不用”探讨痛风急性发作的辨治思路被引量:1
- 2023年
- 痛风是一类由饮酒、高嘌呤饮食、突然受凉和剧烈运动等因素诱发局部关节炎症反应及组织破坏的代谢性风湿病。痛风属于中医“痛风病”范畴,以“脾病而四肢不用”为发病根本,是因多食肥甘膏粱酒酪之品,起居无常,劳作无度,脾胃受损,湿热、痰火、浊瘀流注脉络,或形气虚涉冷受湿遇凉,风寒湿邪客于经络血脉,致脉道不利,留滞于关节,引起四肢骨节走注疼痛。故以调和脾胃为根本,运用中药及针刺五输穴分经随证辨治使肢节诸痛得解。
- 王立强杨杰王晓楠杜启明徐皓曹柏龙周静鑫
- 关键词:痛风急性发作脾胃五输穴中药
- 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改善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对36例门诊或住院的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治疗,包括刺络泻血、拔罐逐瘀、温针灸等,方法是选取脐环穴及病侧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鹤顶等穴。在脐环穴针刺加艾灸,膝关节周围疼痛点予刺络泻血、拔罐逐瘀,再施以壮医理论中的梅花刺或莲花刺方法加温针治疗,每周3次,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根据评分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后患者WOMAC总分及其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总有效率为91.67%,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炎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曹柏龙苗桂珍杜启明王晓楠汤娜贺思圣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灸疗法
- 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目的 研究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UUO建立大鼠...
- 孙卫卫王耀献刘尚建刘玉宁沈存崔瑾吕杰王晓楠
- 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解聚散方组,每组30只,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洛丁新组为1.0mg/kg/d,和解聚散方组为9.8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3ml/只。分别于造模后7,14,21天取梗阻侧肾脏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解聚散方组中α-SMA在术后7天、14天、21天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两个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解聚散方组14天与洛丁新组14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和解聚散方可以降低肾组织中α-SMA的表达,这可能是和解聚散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 崔瑾王耀献孙卫卫刘尚建沈存吕杰王晓楠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