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朋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抗
  • 3篇疗效
  • 3篇疗效分析
  • 2篇单抗治疗
  • 2篇血管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癌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结直肠癌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胶质瘤
  • 2篇癌细胞
  • 2篇肠癌
  • 2篇肠癌细胞
  • 1篇单克隆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2...
  • 1篇安徽省界首市...

作者

  • 6篇王晓朋
  • 4篇傅相平
  • 3篇张志文
  • 2篇付艳
  • 2篇杜楠
  • 2篇刘洪金
  • 2篇张莹莹
  • 2篇张力文
  • 2篇贾森浩
  • 2篇赵明
  • 1篇吴柏寿
  • 1篇张绍辉
  • 1篇梁超
  • 1篇胡晓红
  • 1篇张军臣
  • 1篇李安民
  • 1篇梁树立
  • 1篇蒋虹
  • 1篇于晓曼
  • 1篇常津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顺磁性纳米微粒的磁靶向微血管栓塞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试纳米微粒在磁场导向下对微血管的栓塞效果。方法利用壳聚糖和Fe3O4磁流体合成顺磁性纳米微粒,利用体外模拟微血管观察磁粒在磁场下的凝聚,然后将纳米微粒静脉注射入大鼠并在脑区放置磁场,取脑组织后通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微血管栓塞情况。结果制得的顺磁性纳米微粒混悬液呈黑色,无絮状物或沉淀。电镜下测量微粒的平均有效粒径为15.3 nm。其在外加磁场下能在体内外微血管内发生凝聚,栓塞微小血管。结论利用顺磁性纳米微粒进行磁靶向微血管栓塞是可行的,这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浅表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王晓朋傅相平李安民常津梁超赵明
关键词:血管栓塞磁靶向
儿童部分性癫痫切除性手术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部分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278例6~14岁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1年(1FU)、3年(3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1FU时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癫痫发作形式、术前年龄、智商和手术方式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1FU、3FU和5FU时癫痫无发作率为82.0%(228/278)、76.0%(130/171)和67.3%(72/107),其中病程≤5年和局限性病理灶对癫痫控制有明显影响。智商和生活质量术后1年复查完成223例,总智商改善93例(41.7%),其中以术后无癫痫发作、术前低智商和病程≤5年者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术后改善141例(63.2%),其中以联合胼胝体切开术和智商低者改善明显。结论手术可使合理选择的儿童部分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得以控制、长期认知得到改善,有局限性病理灶和早期手术对提高手术疗效有利。
梁爽爽梁树立于晓曼张绍辉张军臣胡晓红蒋虹王晓朋张志文傅相平
关键词:儿童部分性癫痫生活质量胼胝体切开术
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400μg/L的贝伐珠单抗48小时),采用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将同一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分为6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5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μg/L的贝伐珠单抗,48小时后ELISA检测直肠癌细胞及培养液上清的串珠素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细胞串珠素mRNA及蛋白水平均上调(均P<0.05)。在细胞培养液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串珠素蛋白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引起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但未引起细胞培养液中串珠素蛋白的显著变化。
刘洪金贾森浩张莹莹张芦芦付艳张力文吴柏寿王晓朋杜楠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VEGFR1和VEGFR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关受体的影响。[方法]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VEGF相关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药物组结直肠癌细胞的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VEGFR1和VEGFR2表达水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可引起了结直肠癌细胞VEGFR1和VEGFR2表达上调。
刘洪金付艳贾森浩张莹莹张芦芦张力文吴柏寿王晓朋杜楠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赵明傅相平张志文王晓朋
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接受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与只接受伽玛刀治疗患者的近期肿瘤控制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差别。方法总结2012-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83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40例(联合组),接受伽玛刀治疗43例(伽玛刀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比较近期疾病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及生存率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42个月,随访率100%,联合组和伽玛刀组治疗中的患者6个月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2.5%和74.4%(P〈0.05)、74.2%和32.1%(P〈0.05)、56.4%和12.4%(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小剂量贝伐单抗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后近期肿瘤控制、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作用。
马亮傅相平赵明王晓朋张志文
关键词:伽玛刀贝伐单抗脑恶性胶质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