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龙 作品数:38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气动鼓式浮动凸轮平衡自调隙车轮制动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鼓式浮动凸轮平衡自调隙车轮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制动底板的顶端通过旋转轴与摆架的轴接,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制动气室,制动气室的推杆与摇臂的上端铰接,摇臂的下端通过贯穿摆架的连接轴固定连接凸轮,连接轴的两... 董克建 周海松 王旭龙 于海庆 李维涛一种虚实融合协同工作的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实训平台 目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相关的培训设备不能具体体现其电气检修的实质要点,从而影响到电动汽车培训学员的培训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实融合协同工作的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实训平台,包括电驱系统(1),数据采集系统(2),数... 李小鹏 徐征 张思桥 王旭龙 王志强 王亲敏地铁电空制动阀防滑特性分析 2013年 制动是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而制动过程中的防滑控制是缩短制动距离并安全制动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MATLAB编程对NABTESCO制动系统的控制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防滑控制与粘着的关系,分析滑行产生的原因并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防滑性能随速度差、减速度、滑移率等参数的变化控制制动力,使防滑器既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又能充分利用粘着。 张新芳 王旭龙 付燕荣关键词:防滑控制 数学模型 制动力 电动车线束检测系统设计 2015年 介绍一种面向电动车线束的线束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上位机与下位机互相通讯的方式,实现了对一些电动车常用线束状态的检测,如正常,断路,短路,错接等,下位机将检测的状态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解析线路状态,将检测的结果通过界面显示出来,并将检测结果存储到数据库当中,可以随时调用查看检测的日期及结果,改变了传统工人手工检测的操作模式,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及智能化。 孙建新 李小鹏 王旭龙关键词:数据库 基于光学模型的雾天点云渲染方法 2025年 针对雾天点云数据集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模型的点云雾天渲染方法。首先,在相同场景中,建立良好天气与雾天的激光雷达脉冲响应之间的数学关系。其次,利用激光在雾天中的衰减设计算法,通过修改算法中衰减系数、后向散射系数、目标的差分反射率,设定渲染点云的能见度,得到设定能见度下的雾天渲染点云。实验证明,本文方法有效地渲染了能见度为50~100 m的雾天点云,表现出稳定的效果。渲染点云与真实雾天点云相比,KL(Kullback-Leibler)散度平均值均小于6,Hausdorff距离小于0.5 m的占比平均值均不低于85%,均方误差距离平均值均小于8,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因此,本文方法能够对良好天气下的点云进行雾天点云渲染,解决雾天点云数据集匮乏和能见度数据缺失的问题。 于惠春 张蕊 夏鹏 王旭龙关键词:光学模型 激光雷达 点云处理 大气衰减 非线性状态估计法在风电齿轮箱故障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现阶段在齿轮箱的状态监测方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易于采集的油温信号来对齿轮箱故障进行预警的分析方法;通过非线性状态估计法(nonlinear state estimate technology)建立齿轮箱的温度预测模型,之后根据统计温度预测残差的变化趋势,然后与通过验证集合确定出的残差均值和标准差的故障阈值进行对比,以实现及早发现齿轮箱的潜在故障,优化运行的效果;并且与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状态估计法对风电齿轮箱进行故障预警有着较好的效果。 王志强 王志华 张秀云 王旭龙 周海松 李小鹏关键词:故障预警 神经网络 Pro/PROGRAM在铝合金车体自顶向下设计中的应用 2012年 以铝合金车体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骨架的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建立以骨架为基础的模型结构,实现模型的参数化驱动。针对车体设计中侧墙的变型,利用Pro/PROGRAM进行特征控制,并结合Pro/TOOLKIT实现了侧墙形式的交互式选择。 米小珍 李铮 王旭龙 杨勇 车宇关键词:自顶向下设计 PRO/PROGRAM 铝合金车体 动力电池包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17年 设计了一套动力电池包故障诊断系统。针对动力电池包故障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系统中涉及的BMS采用总分式结构,动力电池包BMS主要对总电流、总电压及绝缘进行检测;模组BMS负责对电池模组进行基本参数的采集及诊断。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准确可靠,可用于对动力电池包进行故障诊断。 孙丽颖 方沂 王旭龙关键词:BMS 故障诊断系统 自顶向下技术在高速车体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速车体设计具有参照关系复杂、设计数据量大、参与人员众多、模型修改次数多等特点。自顶向下设计可以有效地适应这些特点,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才能保证自顶向下设计的良好数据传递。由于企业缺乏良好经验传递体系,人员变动将导致这项经... 王旭龙关键词:自顶向下设计 数据库 PRO/E二次开发 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双向流-固耦合探究 被引量:5 2021年 为探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的分布特征,探明叶片的危险薄弱部位,揭示其分布特征的内在机制,基于ANSYS Workbench环境平台,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某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流场与固体场进行耦合计算,探究叶片在耦合场中的压力、应力、应变与变形规律,为叶片的结构优化设计制造与疲劳断裂寿命计算等提供理论方法支撑。结果如下:叶片在外界风速流场中的压力分布与实际工况相符;叶片的最大应力、应变位置位于叶片的根部,应力与应变呈现"根高尖低"的分布特点;最大变形位置位于叶片的尖端处,变形呈现"半径化梯度性减小"的分布特点。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叶片的安全检查、定期维修与优化改进等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工程价值。 王旭龙 辛志锋 王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