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启涛

作品数:76 被引量:14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语言文字
  • 13篇文化科学
  • 13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出土
  • 16篇吐鲁番出土
  • 16篇出土文书
  • 16篇词语
  • 14篇吐鲁番出土文...
  • 13篇语言
  • 12篇语言文字
  • 11篇文字
  • 10篇汉语
  • 9篇用语
  • 9篇通用语
  • 9篇通用语言
  • 9篇通用语言文字
  • 8篇疑难词语
  • 8篇丝绸之路
  • 8篇吐鲁番文书
  • 8篇难词
  • 7篇考释
  • 5篇疑难
  • 5篇民族

机构

  • 46篇西南民族大学
  • 22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文学院

作者

  • 75篇王启涛
  • 3篇徐华
  • 1篇曾明
  • 1篇高林远
  • 1篇梅维恒
  • 1篇曹利华
  • 1篇周勇军

传媒

  • 18篇西南民族大学...
  • 7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古汉语研究
  • 4篇中国语文
  • 4篇新疆师范大学...
  • 3篇四川旅游学院...
  • 3篇中国语言学研...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语言历史论丛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四川文物
  • 1篇新华文摘
  • 1篇语文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文史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释义
2024年
本文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角度,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来龙去脉和深邃含义做了全面考证。论证了“中国通用语言文字”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异同,考察了我国从“雅言”“通语”“官话”到“国语”、从“国语”“大众语”“普通话”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进程。文章认为:在清末民初之前,“雅言”作为王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往往体现了一种特权和身份,是自上而下的、从内而外的,体现的是一种从中心到边缘的辐射力和差异性,体现的是精英和官僚文化,往往是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文学语言,追求的是古今兼容,南北兼顾,体系庞大,追求人造性质、综合性质、规定性质,讲求苛细谨严和精雕细刻,甚至艰深冷僻。其听、说、读、写往往是小众的,是“点”上和“线”上的,而非“面”上的,至于普通的人民大众,是不太可能有接受雅言教育、推广和普及机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所提倡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语言文字平等和民主,是扁平化的、大众的、全覆盖的、无差别的、普惠的、上下贯通的,是以“点”带“线”、以“线”代“面”、“点线面俱全”的全民语言文字教育运动,国家通过通用语言文字大众普及教育,培养国家通用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人民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接受和普及,全面提升每一位公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素养,提升国民意识,完善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全社会经济和文化振兴,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普通话”传达的是活生生的话语,体现的是“普”(普遍)和“通”(通用),追求的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和群体认同、民族国家的认同,通过语言文字的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国家的�
王启涛
关键词:语言文字释义
中国历史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经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被引量:41
2020年
汉语言文字成为历代中央政权的通用语言文字,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文章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历代中央政权在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宝贵经验,一、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二、通用语言文字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数量众多的使用人口;三、通用语言文字是经过不断地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而来的;四、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字典辞书进行全民普及;五、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学校学习传统经典文化而获得;六、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王启涛
关键词:中国历史通用语言文字
论《文心雕龙》的语言思想被引量:3
1997年
王启涛
关键词:《文心雕龙》语言思想文学创作语法思想语言意义
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研究之一:饼——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2016年
文章首次以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吐鲁番所出土十六国隋唐时期的汉文文书为中心,深入考察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饮食文化,特别研究了饼、羹、麨为代表的主食及其食料来源、加工方式和制作形态,同时澄清了一些聚讼纷纭的学术疑云。
王启涛
关键词: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吐鲁番文书
“渠破水讁”考被引量:7
2010年
"渠破水讁"是吐鲁番出土文书(特别是高昌国至唐前期的契约文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水渠损坏因而导致水流失而遭致的处罚。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又有"渠破水?"、"渠破水"、"渠破水",其义均同"渠破水讁";又有"水罸",即因水流失而遭致的处罚;"水讁麦"即因水流失而应该交纳麦子的处罚;"水罸钱"即对百姓不注意修理沟渠而导致的渠破失溉或对违反取水条例擅溉自田者而征收的罚钱。对于"渠破水讁"以及"水讁麦"的训释,还有不同结论,杨际平等学者则认为"渠破水讁"是水课,"渠破"的目的是为了溉田,往往要征收实物,征收水讁麦由屯田机构负责。韩国磐则释为如果渠破水失,必然导致田地荒芜,故规定这事由耕者负担。孟宪实则认为高昌人用"水谪麦"并非是盗水罚粮,而是一种合法的交换,政府以水,而农民以粮。
王启涛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学文化特征
古代丝绸之路的疾病防治及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被引量:3
2017年
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面对疾病和防治疾病的历史。通过稽考敦煌吐鲁番文献,我们发现古代丝绸之路的疾病主要有八:传染病、热病、冻伤、眼病、肛肠疾病、肺病、风病、外伤。古代丝绸之路的人们防治疾病的措施及其对今天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启示有四:(一)培养大批医药人才,(二)建立有效的疾病救护管理和服务机构,(三)建立民族平等的疾病防治政策,(四)海纳百川的医药引进技术。研究千百年来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先民如何在当时条件下实施有效的防病治病措施,对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启涛
关键词:丝绸之路疾病防治一带一路
王褒《僮约》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僮约》是汉代俗文化的代表作。前贤时彦非常强调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然而,直到目前,还没有一篇《僮约》专论。应从文献入手,对《僮约》正文进行全面校勘和诠释,对《僮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进行系统论述。
王启涛
关键词:王褒
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杖刑考辨
2015年
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有大量的法治史料,对研究十六国和宋的法制史极为重要,其中有一些法制术语至今未得其正解。今拈出"杖刑"一类词,进行考辨。
王启涛
中古及近代法制文献校释被引量:2
2003年
前贤时彦在中古及近代法制文献的整理方面做了大量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中古及近代法制文献汗牛充栋,加之这些文献充满大量的口语词以及法律专门词,所以,对其进行准确校释并非易事。直到目前,学者们对这一时期的法制文献进行误校和误释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对于法制史和汉语史研究都是不利的。本文拈出中古及近代法制文献中“小愆乏及”、“恋着”、“细小”、“偏说”、“周备仪”、“不悔之人”、“科合”、“告反逮受”、“摄”、“连逮”、“奏尽”、“用类推迹”、“简书”、“分析申”、“水雨”、“便”、“画指为记”、“大例”、“捉”、“不在论限”、“逐要”、“没”、“虚说”、“父祖舍”等24个词语和术语,进行重新校释,以期得其正解。
王启涛
关键词:中古
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
中国法制文书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著作对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的语言做过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关于“中古及近代汉语”的时限;二、中国古代法制文书的分类...
王启涛
关键词:汉语史语言史契约文书法律语言学法制史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