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理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2篇梭形
  • 2篇梭形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病理诊断
  • 1篇原发瘤
  • 1篇粘膜
  • 1篇粘膜相关淋巴...
  • 1篇肉瘤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瘤
  • 1篇肾肿瘤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湿疣
  • 1篇梭形细胞癌
  • 1篇梭形细胞瘤

机构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王军
  • 3篇张晓晖
  • 2篇胡沛臻
  • 2篇晏培松
  • 2篇张传山
  • 1篇袁会诚
  • 1篇黄高昇
  • 1篇李青
  • 1篇马福成
  • 1篇徐长德
  • 1篇胡佩臻
  • 1篇陶飞
  • 1篇朱晓慧
  • 1篇桑晓文
  • 1篇雷明辉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齿龈梭形细胞型横纹肌肉瘤1例
2001年
雷明辉袁会诚徐长德王军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梭形细胞瘤
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LCTs)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5例卵巢SLC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卵巢SLCTs发病年龄范围广,中、青年女性多发。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片状分布,由不同程度分化的支持-间质细胞构成。免疫组化5例α-inhibin、calretinin、WT-1、Vimentin、CKpan、Ker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Ki-67核增殖指数8%-30%。结论:本病为卵巢少见的恶性肿瘤,高分化肿瘤预后较好,中低分化肿瘤预后较差,可发生远期转移,转移部位以盆腔淋巴结或周围脏器及网膜、腹腔淋巴结为主。
王军高晓张远
关键词:卵巢肿瘤临床病理
垂体弓形虫病合并催乳素细胞性腺瘤2例
2002年
常吉庆张晓晖李青王迎春王军马福成胡沛臻
关键词:病理检查病理诊断
胃肠镜活检中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胃肠镜活检标本中的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 ( MAL 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 ,采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胃、肠镜活检中的 2 6例病理诊断为胃肠道 MALToma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胃、肠MAL Toma发病平均年龄为 49.3岁 ,胃的发病率是肠道的 2倍 ,男女比率为 1 .2∶ 1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与胃、肠癌相似 ,好发于胃体、胃窦、结肠、小肠。胃、肠镜下以糜烂型、溃疡型最为常见 ,常有多个小溃疡。组织学检查 ,瘤细胞主要在粘膜内弥漫性浸润。粘膜上皮层常表现为淋巴上皮样病变 ,固有层内腺体可部分、甚至全部被破坏 ,瘤细胞表现为中心样细胞或中心母细胞样特点。免疫组化检测为 B细胞源性肿瘤。结论 :胃肠 MALToma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恶性肿瘤 ,胃肠镜活检标本易造成误诊、漏诊 。
王军晏培松张传山张晓晖胡沛臻
关键词:淋巴瘤内窥镜术活组织检查胃肠疾病
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特征研究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本文报道 7例脑中枢神经细胞瘤 ,复习文献并探讨其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复习 1993- 2 0 0 1年间 17例脑室肿瘤 ,进行组织学观察 ,用免疫组化检测几种重要的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电镜观察。通过对PCNA染色和DNA含量图像分析 ,研究本瘤的增殖活性和DNA倍体。结果  17例脑室肿瘤中 ,7例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组织学检查该肿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点如由大小一致的圆形细胞组成 ,核圆形 ,点彩状 ,细胞核周有明显的空晕 ,可见神经纤维小岛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为Syn阳性。电镜观察可见较多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及含微管结构的突触。PCNA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增殖指数 <5 %。DNA含量分析显示 ,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平均 78%为 2倍体细胞 ,提示为良性肿瘤。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和电镜特点 。
张晓晖晏培松张传山王军李青胡佩臻朱晓慧黄高昇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特征文献复习脑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对3例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2例患者女性,年龄分别49岁和56岁,1例患者男性,51岁。3例患者均无临床特异症状。体检发现肾占位性病变。巨检:肿瘤大小3.5cm×3cm×2.5cm-7cm×6cm×5cm,切面灰白、浅褐色,质地均匀。镜下见瘤细胞主要呈两种结构:由单层立方细胞排列呈大小不一管状结构、缎带样及类似于平滑肌瘤的梭形细胞结构,立方状细胞及梭形细胞均形态温和。背景中见大量黏液,并可见灶状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AE1/AE3、Vim、EMA阳性表达;CD10、SMA、HMB45、SYN均阴性表达。结论:MTSCC是一种少见的低级别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可能来源于远端肾单位。
王军董兵卫高晓媛
关键词:肾肿瘤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尖锐湿疣与其它外阴炎性上皮增生的病理诊断
1999年
临床上假性湿疣、乳头状瘤等疾病之临床表现与尖锐湿疣有相似之处,诊断不清时有发生。故我们对我院209例外阴疣体病例进行复习,从病理诊断等方面重新认识。 1.材料和方法 1.1所有病例均源于我院93年1月至98年4月妇科及外科活检,共209例,其中女性185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7岁,多见于20~40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日。发病部位以外阴及阴道壁最多见,181例;龟头10例;肛周24例,其中部分病例是多部位生长。
胡旻昱王军
关键词:尖锐湿疣外阴病理诊断
试述活血化瘀法与肿瘤的转移
2007年
陶飞王军桑晓文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转移活血化瘀法生物学特征原发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