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菊
- 作品数:73 被引量:97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由观念及文本:论中外航空类高水平文献体裁特征之新变
- 2023年
- 受东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东西方高水平文献的体裁特征也出现了新的演变,对我国科研成果的传播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航空专业作为我国的热门学科,同样需要国际交流和传播。本研究基于体裁分析理论,对中外航空类高水平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特征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明确其特征新变。研究发现中外航空英文摘要语步结构大致相同,但具体步骤选择存在差异。在语言特征分布上,中国作者较国际期刊作者较少使用情态动词和人称代词,较多使用主动态和现在时态。因此,我国研究者在进行摘要写作时,应更加注意研究空白和研究过程的补充,并且丰富代词和情态动词的使用,更好地促进航空成果的传播。
- 朱思维王俊菊
- 关键词:英文摘要体裁分析文化差异
- 二语水平和量词类型对汉语量词结构习得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本研究采用语法判断任务调查汉语水平和量词类型对四种量词结构习得的影响。受试包括初、中、高三个水平组共65名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和20名本族语者。结果显示:1)语言水平对指量结构和不定量结构的影响显著,对数量名结构和形容词插入结构的影响不明显,形容词插入结构的习得与语言水平发展不相匹配;2)量词类型对量词结构习得影响不明显;3)最易习得的是数量名结构,其次是指量结构和不定量结构,最难习得的是形容词插入结构。
- 张广勇张广勇
- 关键词:汉语水平二语学习者
- 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文本借用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本研究考察中国语境下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的文本借用行为。本次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跟踪一名中国研究生一学期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文本借用的程度、形式和发展变化。结果显示学习者写作中严重依赖文献,包括母语文献,但借用程度和形式有所变化,借用随着写作能力发展由"大块"复制趋向"小块"拼接,借用目的主要是组织语篇和学科权威性。研究结果深化了二语写作的文献使用研究,对学术写作教学也有一定启示。
- 孙厌舒王俊菊
- 关键词:学术英语写作互文性
- 二语写作认知心理策略研究被引量:25
- 2006年
- 有关二语写作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大多涉及跨语言性普遍策略,而缺少对外语写作者特别是中国学生的研究。考察不同二语水平的三组学生使用写作策略的情况发现,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构成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主要活动;英语水平越高,高频率使用的写作策略的数量就越少;在多数写作策略的使用上,组与组之间存在或递增、或递减、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的趋势。上述现象与研究性质、编码系统、母语思维、二语水平和写作教学现状等因素有关,这说明二语写作是个极其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意味着写作过程的流畅与否,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写作者是否已经跨过二语水平的门槛。
- 王俊菊
- 关键词:二语水平二语写作写作策略
- 英语专业本科国家标准课程体系构想——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被引量:68
- 2015年
-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首先梳理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总结了课程体系设置的重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然后讨论了新形势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应有的体系构架与内容和需要突出的优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课程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多重挑战,认为国家标准课程体系需要充分体现英语专业的学科特质和人文品格,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反思历史、直面现实、放眼未来。
- 王俊菊
-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历史沿革
- 国内二语写作过程研究的现状剖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本文通过对国内二语写作过程研究的梳理与回顾,归纳了相关研究在动态评述、理论建构、过程阶段、策略使用、影响因素、思维特征、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特点,剖析了国内研究在系统性、理论性、方法论、创新性等方面的不足,讨论了写作过程研究的多维属性和界面特质,并展望了本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未来走向。
- 王俊菊
- 关键词:二语写作
- Bachman的语言测试信度计算模式被引量:3
- 2001年
- 信度计算是近年来语言测试理论界的一个研究亮点。本文介绍了Bachman有关语言测试信度计算方面的三种理论模式 ,即 :CTS -理论 (传统真正分数计算理论 )、G -理论 (综合归纳理论 )和IR -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 ,并对上述三种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简单分析。
- 修旭东王俊菊
- 关键词:项目反应理论
- 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被引量:50
- 2021年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立足时代发展新需求,从新专业/方向、新培养模式、新课程体系、新理论建构等方面积极尝试,通过自交叉、内交叉、内外交叉、外内交叉等形式,突出"新""跨""文"等新文科特点,以此推动外语教育的创新发展,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外语学科的重要作用。
- 王俊菊
- 关键词:外语教育
- 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研究
- 2024年
- 本文从新时代现实需求出发,梳理我国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当前的战略急需,虽然前期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协同机制、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采取上下联动、分层分类、通专结合、专兼互补、面向未来等措施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服务强国建设。
- 王俊菊
-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被引量:5
- 2020年
- 中外文明互鉴和文明互译在新时代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理解不同国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寻求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实现“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声音的体现,也是互鉴互译的目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正是实现文明互鉴和文明互译的重要保障,是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研精毕智,是对人才培养需要“大胸怀”“大视野”这一要求的有效解答。有鉴于此,我们邀请外语院校的校长、外语学院的院长及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共同讨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这一主题,共同聚焦外国语言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以期促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 刘宏王军哲罗林王俊菊李迎迎武光军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外语院校外国语言文学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