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新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鱼礁
  • 3篇人工鱼礁
  • 2篇鱼群
  • 2篇渔场
  • 1篇渔场学
  • 1篇渔法
  • 1篇渔获
  • 1篇渔获量
  • 1篇渔具
  • 1篇渔具渔法
  • 1篇生物环境
  • 1篇物理化学条件
  • 1篇化学条件
  • 1篇海洋环境
  • 1篇
  • 1篇捕获量

机构

  • 7篇广东省海洋与...

作者

  • 7篇冯吉南
  • 7篇王云新

传媒

  • 7篇水产科技

年份

  • 6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鱼礁与海洋环境
2001年
引言"鱼礁与海洋环境"这一主题给人的印象,或者说这一主题联想到什么,会因人而有相当大的差别。在此,将"鱼礁与海洋环境"解释成鱼礁周围的海洋环境,将海洋环境换成渔场学来考察,同时,渔场学也只是限于海况学这一侧面。
王云新冯吉南
关键词:海洋环境渔场学
建造人工鱼礁适当地点的判定
2002年
在判断人工鱼礁建造的适宜地点上,从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出发考虑如下问题:通过设置人工鱼礁,由对象生物的生息条件及物理化学环境形成鱼礁渔场,鱼礁不能发生埋没或溃散现象。同时,渔业方面也要有效地利用建好的渔场,
王云新冯吉南中村充
关键词:人工鱼礁物理化学条件
渔礁渔场与渔具渔法
2002年
1 利用人工鱼礁的捕鱼方法与对象鱼种人工鱼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宽政年间,副渔具的特点是使鱼聚在一起便于捕获,关于这一点今天和以往都是一样的。利用人工鱼礁的主要捕鱼方法是一杆钓,现在虽说使用的捕鱼方法多种多样,但并没有多少变化。柿元将利用人工鱼礁的捕鱼方法,定义为'直接在鱼礁上作业的捕鱼方法,以及在鱼礁周边海域以鱼礁为目标捕获鱼礁性鱼类的捕鱼方法'。
王云新冯吉南堀义彦
关键词:渔场渔具
鱼礁与聚鱼被引量:10
2002年
在水中放置物体如木柴、石堆等聚集鱼类的作法古代就被人们所知,且主要作为河川、湖沼的渔业技术流传下来。据推测这类技术,不知经过多少年代,引入到沿岸海域,形成磊石聚鱼、竹箔围捕的'网代'渔业。
王云新冯吉南小川良德
关键词:鱼群鱼礁
鱼礁渔场捕获效果的测定
2002年
人工鱼礁的效果调查,以往的做法多数是从聚鱼效果、生产效果(捕获效果)两方面,以聚集鱼种类、聚集时期、渔群分布等为中心进行的。这些调查研究在持续量上的把握并不能充分,因为人工鱼礁的最终受益者,渔业者若不能正确掌握人工鱼礁的捕获量,就不能进入最适规模的讨论。捕获效果有很多含义,在此。
王云新冯吉南金盛皓吉
关键词:人工鱼礁捕获量
鱼礁和生物环境——鱼礁渔场的鱼群分布和活动被引量:11
2002年
引言在原来没有鱼礁的海底里,设置人工鱼礁,会使其环境的诸如水流、底质等物理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以鱼类为主的生物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形成和设置鱼礁前完全不同的生物环境。1955年以来,我们为了确切把握随着这种建造物的设置而发生的环境变化。
冯吉南王云新
关键词:生物环境鱼群
单位鱼礁的构造
2002年
以往,渔民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经验,将石材、木材、土块等下沉到海底,提高渔场的生产效果,这就是最初的人工鱼礁。作为振兴国家沿岸渔业的一环,日本开展人工鱼礁事业是从1932年开始的,到了1935年开始使用水泥制品作为鱼礁。1955年以后,进入食物匮乏时期,大多数县开始设置为试验用的建造容易且具有耐久性的大水泥制品作为鱼礁。从1952年开始,人工鱼礁成为国家辅助事业。但独立的人工鱼礁事业是在1954年以后。
佐藤修王云新冯吉南
关键词:渔获量人工鱼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