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云
- 作品数:48 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财政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宣肺健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Ⅲ级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宣肺健脾方治疗COPD稳定期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5例,观察治疗前后咳痰量(VAS)、主要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COPD评估...
- 马建岭吴晓红王丽云季坤董尚娟王梁敏温绍惠魏双颖綦振寒史利卿
- 关键词:肺胀COPD稳定期气道粘液高分泌
- 祛风宣肺方对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神经源性炎症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祛风宣肺方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神经源性炎症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斯美组,祛风宣肺方高、中、低剂量组,利用NGF制备体外神经源性炎症细胞模型,造模后给予含药血清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并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an-Ras、c-fos、神经激肽1受体(NK-1R)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率、凋亡率、Pan-Ras、c-fos、NK-1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斯美组、祛风宣肺方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增殖率、凋亡率、Pan-Ras、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风宣肺方高、中剂量组均能够明显降低NK-1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方通过下调Ras-Raf-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NGF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降低咳嗽敏感性。
- 季坤史利卿马建岭林彬李扭扭董尚娟温绍惠王丽云王梁敏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慢性咳嗽
- 60例不典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证特点观察
- 目的:观察不典型支气管扩张症病例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60例不典型支气管扩张症病例流行病学资料、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不典型支气管扩张确诊病例60例,其中男性...
- 王丽云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证候性别差异年龄分布
- 文献传递
-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索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41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因子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结合方法进行非线性降维研究,提取主要病性及病位证素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8个,累计贡献率为62.454%。主要病性证素是风(63.48%)、湿热(48.55%)、寒饮(41.49%)、阳虚(21.99%);主要病位证素是肺(100%)、脾(73.86%)、咽(43.98%)、胃(26.14%),主要证型为风邪伏肺证(66.8%),湿热蕴肺证(61.8%),寒饮伏肺证(12.4%),痰湿蕴肺证(9.1%)。通过聚类分析得:湿热病邪可单独聚为一类,湿热可与风邪相兼聚类,风邪与湿热及阳虚相兼为患者可聚为一类。结论感染后咳嗽的主要病性证素为风、湿热、寒饮;主要病位证素为肺、脾、咽、胃;主要证型为风邪伏肺证、湿热蕴肺证及寒饮伏肺证。不同聚类方法所得结果与临床感染后咳嗽的复杂病机相合。
- 王亚杰史利卿季坤马建岭李扭扭董尚娟王丽云温绍惠宋欢李佳珊王颖
-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病性证素病位证素聚类分析
- 2016年呼吸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流行病学研究
- 目的 通过对1005例贴敷患者流行病学资料的研究,分析贴敷患者性别、年龄情况,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特点,辨证分型等。方法:对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1005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数据录入并分析。
- 王丽云
-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流行病学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现GERC的比例较高,长期使用抑酸剂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对难治性GERC的效果较差,反复发作的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GER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感觉神经贯穿GERC的多个环节。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放大了炎症效应,触发机体的咳嗽冲动。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作为感觉神经纤维的重要通道蛋白,参与、介导神经纤维信号的形成与传导,能够加强外周与中枢神经之间的联系,可能是GERC的重要发病机制。因此,基于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对GERC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究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 郭淑娟史利卿马建岭李扭扭董尚娟季坤温绍惠王丽云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 清醒镇静技术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支气管镜检查在操作过程中会对患者的鼻、咽和气道等产生强烈刺激,易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在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局部麻醉联合清醒镇静技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紧张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清醒镇静技术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清醒镇静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刘松李渊马建岭史利卿郝素英王丽云罗景舒郭兆迪
- 关键词:清醒镇静支气管镜呼吸系统疾病麻醉
- 难治性慢性咳嗽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2年
- 难治性慢性咳嗽(chronic refractory cough,CRC)是经过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经过常规治疗后仍无明显缓解的咳嗽,其发病率在5%~1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CRC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缺少专业、深入、系统的认识。关于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咳嗽高敏感性是CRC的关键特征和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与气道炎症反应、咳嗽中枢敏化、TRP通路激活有关;关于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枢神经调节剂、受体拮抗剂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丙托溴铵等,非药物治疗手段主要由言语病理治疗(speech pathology treatment,SPT)及咳嗽抑制性生理治疗构成。该文对CRC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旨在为CRC的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刘智霖马建岭史利卿王颖王丽云李扭扭季坤董尚娟温绍惠
- 关键词:发病机制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 548例慢性咳嗽风咳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风咳证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咳嗽专病门诊病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对方药进行频数分析,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548首,涉及中药139味,常用药类为降气止咳药、清热药、宣肺解表药、化湿药、祛风药等,味多辛、苦,属温性,多入肺、胃、脾经。常用药对有麻黄-旋覆花、薏苡仁-白豆蔻、麻黄-前胡、芦根-白茅根、苏子-苏梗、桂枝-茯苓等。核心处方药物组成为麻黄、黄芩、前胡、厚朴、紫菀、款冬花、青风藤。结论结果表明慢性咳嗽风咳证具有多重病机,治疗以祛风宣肺为基本治法,需兼顾湿热、寒饮、肺脾亏虚等兼夹证的治疗,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三仁汤等加减,宣降共施,寒温并用,标本兼顾,肺脾同调,以提高慢性咳嗽风咳证治疗效果。
- 罗敬月史利卿季坤马建岭宋欢李扭扭王丽云董尚娟杨凯王颖
- 关键词:慢性咳嗽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 基于Mini-CEX评价的教学方法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进行轮转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的住院医师83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取Mini-CEX+常规教学,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结果观察组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沟通技能、西医诊治、中医四诊、辨证论治、人文关怀和整体表现各项评分随着住培时间的增长而提高。观察组在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和诊治能力3个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在病历书写项目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多个维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ni-CEX评价得到观察组住院医师广泛认可(100%)。结论Mini-CEX评价对于夯实住院医师的临床基本功,提高其诊疗能力有确切的效果。
- 金香兰陈颖马建岭郭翔宇姬少珍王丽云乔羽印雷吴雅冰
- 关键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