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熊兴

熊兴

作品数:7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东江干流
  • 2篇东江流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群落
  • 2篇流域
  • 2篇干流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东江下游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落结构
  • 1篇野生
  • 1篇营养化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态影响
  • 1篇生物评价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江源
  • 7篇熊兴
  • 5篇任斐鹏
  • 3篇董满宇
  • 3篇王博
  • 2篇田育红
  • 1篇肖雁青
  • 1篇张文涛
  • 1篇李俞萍
  • 1篇任飞鹏
  • 1篇周云龙
  • 1篇刘全儒
  • 1篇雷一鸣
  • 1篇梁志诚

传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东江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被引量:64
2011年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09年3期LandsatTM/ETM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变化指数对比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东江流域1990年-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城市化过程显著、非城镇用地结构变化明显,以及林地和灌草地大为减少的总体特征;②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在1990年-2000年和2000年-2009年两个时段,城镇用地增加量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异特征,而年增长率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非城镇用地的转化在3个区域差异明显,自然植被退缩的程度表现为下游>上游>中游;③东江流域2000年-2009年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之1990年-2000年时段整体上有所缓和,但在程度上仍具有区域差异性,显示出土地利用程度进一步向高度集约化发展;④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化叠加在区域自然差异之上是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任斐鹏江源熊兴董满宇王博
关键词: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东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4
2011年
2009年7月14-30日对东江设43个点位进行调查,共采到底栖动物28种,密度为26~2 167个/m2;其中,昆虫纲16种,软体动物门6种,寡毛纲动物5种,蛭纲1种。调查发现,所有底栖动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管水蚓属(Aulodrilus sp.),为53.5%。根据已有水质生物学评价标准并结合水体理化指标,对比5种生物指数后,选取生物学污染指数(BPI)作为评价东江干流水质的地方性生物指数。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东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底栖生物的种类、优势种和数量均有较大差异,从水质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水体质量有所下降。
王博刘全儒周云龙熊兴江源
关键词:东江干流底栖动物水质生物评价
东江干流富营养化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东江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东江富营养化程度较轻,干流绝大部分区域(96%)为中营养及中营养以下水平,只有少数区域(4%)达到富营养水平。同时,东江干流富营养化程度区域差异性明显,从上游至下游河口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针对东江水质污染现状,建议东江水体管理应以保护为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下游部分区域污染严重的现状。
王博梁志诚任斐鹏熊兴江源
关键词:东江干流富营养化评价
国内外水生态分区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水生态分区研究自开展以来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展出为不同管理目标服务的多种类型、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水生态分区研究的概念框架以及中国、美国和欧洲水生态分区的研究概况,综合阐述了典型水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和常见研究方法如生物评价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最后概括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水生态分区在水环境管理应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难。
田育红任飞鹏熊兴江源
关键词:指标体系
基于GIS与群落调查的北京市野生北柴胡资源量测算被引量:9
2009年
以2007年北京地区236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和典型区域300株野生北柴胡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型模拟、样方调查、GIS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野生北柴胡分布与资源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野生北柴胡在植物群落中的种群密度介于0—6000株/hm^2之间,产量密度介于0~683kg/km^2之间,密度最大的生境为海拔1800m左右的山顶杂草草甸;②不同生境下根生物量(Y)与植株地上形态特征株高(x1)、叶片数(x2)和分枝数(x3)显著相关;③北京地区北柴胡资源分布面积为752937hm^2,资源总量约为410t;④北京市野生北柴胡资源的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怀柔、密云和平谷等地产量密度低,西部和中部地区密度较高,从垂直变化规律看,北柴胡分布的主要区域集中在海拔100—2000m的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产量密度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总体趋势。
江源任斐鹏肖雁青张文涛李俞萍熊兴
关键词:群落调查GIS
1959-2004年东江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运用非参数检验法Mann-Kendall、R/S及功率谱分析方法对东江流域1959—2004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东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存在显著的增温趋势,增温速率为0.17℃.(10 a)-1,其中冬季对整个流域年平均气温增温贡献率最大,流域年、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东江流域全年、夏、秋季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变化周期,分别为2.31、2.5、30 a;流域年、季平均气温突变年份有所不同,全年、冬季在1994年左右发生突变.
董满宇江源熊兴任斐鹏
关键词:气温变化突变东江流域
东江下游河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体的生态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论文以东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0、2009年3期遥感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标,分析了近20 a东莞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水体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0 a东莞市土地利用结构由农业用地、林地为主向城市建设用地为主迅速转变,耕地、园地、林地比例由1990年的23.56%、13.39%和28.73%下降为2009年的11.35%、3.26%和17.39%,与此同时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则由20.21%增加为53.62%,此外,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1990—2000年更为剧烈;②东莞市农业用地面积逐年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减少58.30%,单位面积农药施用减少32.35%,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具有减弱趋势,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用地下垫面增加导致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威胁则逐渐增强,这一情形将随着城市化用地的继续扩展和水体总面积的减少而愈加严重;③东莞市水体景观优势程度逐渐下降,水体受人为干扰强烈。水库、河流缓冲带内建设用地比例明显增加,河道被人工化、渠道化程度增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东莞在城市化建设中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污染防治中,在治理点源污染的基础上,加强城市下垫面非点源污染的防控。
熊兴江源任斐鹏董满宇田育红雷一鸣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