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珂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沙溪庙组
  • 4篇四川盆地
  • 4篇盆地
  • 3篇中侏罗统
  • 3篇侏罗统
  • 2篇运移
  • 2篇致密砂岩
  • 2篇砂岩
  • 2篇天然气运移
  • 2篇主控因素
  • 2篇勘探
  • 2篇成藏
  • 2篇储层
  • 1篇压实作用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区
  • 1篇有利勘探区
  • 1篇有效性
  • 1篇源岩
  • 1篇致密砂岩气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潘珂
  • 6篇王小娟
  • 3篇关旭
  • 3篇吴长江
  • 2篇文龙
  • 2篇洪海涛
  • 2篇刘景东
  • 2篇陈双玲
  • 1篇谢继容
  • 1篇李美俊
  • 1篇唐友军
  • 1篇罗冰
  • 1篇赵正望
  • 1篇冉崎
  • 1篇张晓丽
  • 1篇曹正林
  • 1篇袁倩
  • 1篇杨田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油气勘探新领域及资源潜力
2025年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非常规油气已成为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关键领域。三叠系须家河组与侏罗系陆相致密砂岩气以及侏罗系致密油、页岩油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在盆地油气资源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四川盆地在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先后经历了龙门山前陆盆地与陆内坳陷盆地的构造演化。印支晚期3个二级沉积层序的演化控制着须家河组的源-储呈互层交错的叠置关系,决定了其源内/近源型气藏的形成;燕山期的湖侵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分别形成下侏罗统烃源岩和沙溪庙组优质砂体,加之有规模断层沟通下伏须家河组烃源岩,为沙溪庙组致密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印支期前陆盆地与燕山期坳陷盆地是今后四川盆地致密油气的关键勘探领域。川西—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三段—须家河组五段沉积期湖盆周缘发育的三角洲砂体以及川中地区东部沙溪庙组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是致密气的有利勘探区,估算其资源量分别超过3.0×10^(12) m^(3)和0.5×10^(12) m^(3)。此外,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致密油也具备一定的资源潜力。
文龙罗冰王小娟谢继容冉崎潘珂金值民关旭
关键词:勘探新领域资源潜力四川盆地
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概率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在综合考虑控制致密砂岩气成藏差异性的各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溪庙组天然气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均源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不同含气构造在天然气组分、储层特征、输导保存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烃源岩排烃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断—盖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富集层系,断—储耦合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效率,储层品质决定了天然气富集规模;(3)烃源岩排烃能力指数、源—储距离指数、储层物性指数、储层厚度指数、断—盖耦合类型指数及断—储配置类型指数可作为评价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标,提出的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数(HAI)可用于该地区远源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预测。结论认为,HAI与储量丰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HAI值为0.53,沙溪庙组气藏的储量丰度为1.32×10^(8)m^(3)/km^(2),提出的天然气成藏定量评价方法准确度较高,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吕雪莹李小刚王小娟杨田杨田陈双玲潘珂朱德宇杜璐露
关键词:成藏主控因素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有利勘探区
川中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断层输导有效性定量评价
2024年
断层输导有效性是中浅层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键因素。开展断层输导有效性评价对四川盆地中部(川中)中浅层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以川中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例,在断层分布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活动速率、挤压应力方向和断面正压力等方法,评价了气源断层输导性,研究了断-砂配置及其演化,揭示了断-砂配置对天然气运移及富集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川中地区分别切割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烃源岩的逆断层和正断层,为沙溪庙组的气源断层,其中逆断层受控于不同构造运动期的构造挤压,正断层成因是沙溪庙组沉积早-中期“弱伸展背景下的隆-坳差异沉降”;川中地区龙泉山、角①和简阳①逆断层及正断层在晚燕山期和晚喜马拉雅期具有较好的输导性,受断层规模和下伏气源供给等因素影响,龙泉山断层和角①断层为最重要的输导断层;川中地区气源断层多数表现为早-晚继承型,有利于天然气在不同充注期向有利砂体持续充注,而角①断层为早-晚反转型,早期和晚期的天然气充注方向不同,在断层两侧均可发生天然气充注;气源断层规模、断-砂配置关系及烃源岩生烃强度是天然气富集差异的主控因素。
刘景东任成刚王小娟潘珂王少华庞小婷关旭
关键词:天然气运移沙溪庙组中侏罗统中浅层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天府气田沙溪庙组中浅层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差异富集规律
2024年
以四川盆地天府气田沙溪庙组为例,通过天然气成因来源、输导体系和运聚过程等分析,建立天然气成藏模式,揭示天然气运聚机制和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天府气田沙溪庙组天然气整体以须家河组来源的煤型气为主,东北部存在下侏罗统来源的油型气;各规模气源断层输导依次起到“主导、补充、调节”作用,建立它源逆断层输导强运聚、它源逆断层输导中等运聚、混源正逆断层输导中等运聚、自源正断层输导弱运聚4类成藏模式;断源配置、断砂配置、关键期古构造、河道储层差异是控制天然气运聚和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有利于深化四川盆地中浅层天然气成藏与富集规律认识,对类似地区中浅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王小娟潘珂曹正林文龙刘景东关旭庞小婷杨曦冉
关键词:天然气运移成藏模式四川盆地
川中油气区金华地区大安寨段及须五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和生源构成被引量:6
2021年
川中油气区金华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较大进展,侏罗系发育多套油气供烃层位。采用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技术,细致对比并揭示了研究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和须家河组五段(简称须五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2套主要供烃层位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构成特征。结果表明,大安寨段烃源岩的分子地化特征与须五段烃源岩差异较大:大安寨段烃源岩中等姥植比(Pr/Ph),中等三环萜烷参数(C1_(9+20)TT/C_(23)TT),中等降藿烷/藿烷系列化合物(C_(30)D/C_(30)H)、早洗脱重排藿烷/藿烷系列化合物(C_(30)E/C_(30)H),高降藿烷/升藿烷(C_(27)D/C_(27)R),相对低三芳甾烷参数(C_(27)/C_(28)TAS),生源构成以菌藻生源为主,兼有丰富的高等植物生源的混源输入;须五段烃源岩呈现低中等Pr/Ph,低C_(19+20)TT/C_(23)TT、C_(30)D/C_(30)H、C_(30)E/C_(30)H,中等C_(27)D/C_(27)R,相对高C_(27)/C_(28)TAS,生源构成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
张吉振唐友军洪海涛洪海涛卢晓林李美俊何大祥吴长江潘珂杨孝勇
关键词:四川盆地烃源岩生物标志物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简阳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中斜平缓带(图1)。研究区内沙溪庙组为一套巨厚杂色泥岩夹块状砂岩地层,厚度600~1500m,以区域标志层暗色"叶肢介页岩"为界可进一步划分为沙一段与沙二段。沙一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按...
庞小婷张晓丽王小娟陈双玲吴长江潘珂杨曦冉
关键词: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一种地史时期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史时期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的确定方法,包括:1:确定致密砂岩储层,绘制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演化曲线并建立埋藏史;2:开展古地温计算,将计算结果绘制到埋藏史中;3:计算致密砂岩储层中每一种岩性的百分比含量...
袁倩王小娟吴长江洪海涛赵正望张芮潘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