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切木·沙迪克 作品数:5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年 评估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干预价值,分析其对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共选取66例,选取的这66例患者均需要为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确诊病例,并满足临床资料无差异性这一单一变量原则。现为探究科学的护理模式,对研究对象开展分组对比,分组方式按照入院时间决定,其中33例于2020年入院,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33例于2021年入院,纳入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未接受护理前,整理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数据较为相似,P>0.05,组间对比不具备差异性,而两组均接受各自护理后,整理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组间对比具备明显差异,其中以观察组的数据变化最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护理满意度的整理结果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具备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可推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提升生活质量。 温切木·沙迪克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功能 生活质量 情境代入床旁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研讨 2023年 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护理期间,行情境代入床旁护理对其生活与情绪的影响。方法 实验收入:60名患者,时间:2022.5-2023.5,通过抽签分配小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情境代入床旁护理,将患者实验中设计的数值进行分析检验。结果 情绪护理之前,患者分值存在的波动比较小,P>0.05;情绪护理之后,观察组情绪降低,分值低于另一组,P<0.05;自护能力在护理之前,患者分值之间对比,存在的浮动比较低,P>0.05;自护能力在护理之后,患者的分值明显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另一组,P<0.05;生活质量分值在护理之前,分值之间存在差距小,P>0.05;护理之后,其分值明显提升,观察组分值偏高,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经护理中,实施情境代入床旁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然后通过相应护理稳定其心理对治疗存在的疑虑与担忧,同时通过护理使患者能够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使其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管理,保证自身的健康,提高生活的品质,并有效控制病情。 温切木·沙迪克 李燕关键词:情绪 自护 生活质量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疾病家庭负担状况,探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8月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63例,通过网络健康管理模式,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指导,每2周1次短信息指导,每日随时浏览网页中健康教育讲座及电子健康教育手册。干预前及8个月后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价患者疾病家庭负担改善情况。结果实施网络健康管理干预8个月后,冠心病患者FBS量表中家庭经济负担(0.19±0.56)分,家庭日常活动负担(0.97±0.62)分,家庭娱乐活动负担(0.87±0.65)分,家庭关系负担(0.48±0.25)分,家庭成员躯体健康负担(0.65±0.48)分,均低于出院时的(0.82±0.52),(1.29±0.49),(1.13±0.50),(1.08±0.49),(1.19±0.63)分,干预前后FB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7,3.001,2.389,10.828,6.112;P〈0.05)。结论通过网络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度,有效降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疾病家庭负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姚翼青 姚虹 李燕 温切木·沙迪克 冶琴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 健康管理 冠心病 支架植入 疾病负担 1例口服10%氯化钾溶液致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 2011年 患者男,42岁,3d前于工作时出现心前区酸痛,呈压迫感,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持续20—30min,休息及饮水后可缓解。于2011年4月9日开车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故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冠心病。入科后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于4月10日查血生化示血钾为3.32mmol/L, 温切木·沙迪克关键词:氯化钾 过敏反应 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腕部绷带首次减压最佳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 TRI)术后使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患者腕部首次减压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TRI术后患者1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80),观察组术后60 min首次松解绷带,对照组术后90 min 首次松解绷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5,30,45,60,90,120 min术侧及健侧指端血氧饱和度( SpO2),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5min术侧SpO2(94.48±2.585)%,健侧(95.06±2.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18,P〈0.05);对照组首次松解绷带后30 min 即术后120 min 术侧 SpO2(94.41±1.992)%,健侧(95.25±2.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1);两组患者术后6个时间点术侧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3,0.269,0.992,-0.203,0.297,0.67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渗血和桡动脉闭塞,观察组发生前臂肿胀1例,皮下血肿1例,两组患者术后手部舒适感和血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23,1.418;P〉0.05)。结论 TRI术后60 min首次松解绷带减压,可以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患者舒适度。 李萍 温切木·沙迪克 姚虹 冉梅 柯晓琴 熊英 舒蕾 张晓甜关键词: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