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克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图像
  • 2篇艺术
  • 2篇文化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艺术风格
  • 1篇艺术价值
  • 1篇营造法式
  • 1篇中国画
  • 1篇中国美术
  • 1篇中国文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识
  • 1篇宋应星
  • 1篇图像研究
  • 1篇图象
  • 1篇文化传承
  • 1篇文化运动
  • 1篇五四新文化
  • 1篇五四新文化运...

机构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沈克

传媒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艺术探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
2004年
《营造法式》是成于北宋徽宗年间的营造学专著,它是中国出版最早、记录较为详细、图文并茂的一部著作,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题材、技法、表现手法和装饰性等方面对《营造法式》所记载的木雕加以分析,论述中国木雕的传承大略,以促进当今木雕装饰艺术的发展。
沈克
关键词:北宋《营造法式》木雕艺术艺术风格审美意识
理性的图像——元·王祯《农器图谱》图像研究
该文运用视知觉原理和文化史学等知识,从"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对元·王祯《农器图谱》中的图像进行了梳理和解读.通过研究发现,象《农器图谱》中这样的插图,集合当时社会上画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刻工等诸多力量,用已...
沈克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美术被引量:1
2003年
从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变迁中 ,作者试图找出中国画发展的轨迹和未来趋向 ,同时谨慎探索对中国画起到关键作用的动因。以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胡适和鲁迅三人的思想观念为解读对象 ,发现他们对近代中国绘画的影响之大、之深 ,对他们于今世中国画不利的学说和观念加以重点陈述 。
沈克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美术中国画
理性的图像
本文运用视知觉原理和文化史学等知识,从“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对元·王祯《农器图谱》中的图像进行了梳理和解读。通过研究发现,象《农器图谱》中这样的插图,集合当时社会上画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刻工等诸多力量,用已...
沈克
"度物象而取其真"-五代荆浩"图真"论浅析
沈克
理性的图像——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插图初探被引量:4
2003年
Mainly referring to illustrative plat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rational illustration was often createdby comprehensive social factors, such as authors, artists,publishers, and even the officials. Its chief feature lies in keep-ing its objectivity without loosing aesthetic. When we look atTian Gong Kai Wu, an ancient book about basic science andtechnology, we would know the real value and aesthetic inrational illustration...
沈克
关键词: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插图艺术价值客观信息
中国文化的图象传承——试析古代科技图谱被引量:2
2003年
图像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原始历史纪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记录和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本文从图像学、文化史学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古代科技图谱为案例,认为图像资料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文化传承的又一大途径。同时,科技图谱无论从题材、表现手法还是创作思想来看,与历代纯艺术绘画有着本质区别。尤其是对于较为匮乏的人物画资料来说,是一个庞大而全新的绘画体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沈克
关键词:图像文化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