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病人结合B超、CT等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探查证实胰腺均有不同程度损伤,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类... 汪海平 项和平 葛魏巍 洪磊 张长乐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05月-2015年04月我科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因伴有局部并发症,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其中急性液... 尹纯林 项和平 汪海平 王召华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 汪海平 项和平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临床急诊处理的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自2012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70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患者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处理方式及预后关系.结果 62例... 付锐 项和平 李贺 汪海平早期区域动脉灌注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SAP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肝素的治疗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治疗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急诊外科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随机分组为普通治疗组(23例)及CRAI组(28例),普通治疗组按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法治疗,CRAI组通过股动脉置管,持续泵入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液学指标等情况。结果 CRAI组的胰腺坏死率、胰周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10.71%、21.43%、7.14%,均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3.48%、56.52%、3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I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5.22±3.71)d、(6.94±1.23)d、(4.57±1.02)d,均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0.34±4.47)d、(20.44±2.15)d、(17.84±3.3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I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较普通治疗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AI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胰腺坏死率、胰周感染率及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安全可靠。 李贺 付锐 孙远松 尹纯林 汪海平 王召华 闵安 李申涛关键词:高脂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素 急性胰腺炎患者循环miR-29a水平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差正相关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明确循环miR-29a在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与监控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募集轻度急性胰腺炎(MAP30例、中度重症胰腺炎与重度急性胰腺炎(M-SAP)共30例,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比较一般临床指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miR-29a水平并分析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29a对AP的诊断价值。以脱氧胆酸(DCA)处理AR42J细胞建立AP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9a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量,采用慢病毒载体转入miR-29a模拟物或抑制物,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9a及DCA处理后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 MAP组与M-SAP组急性期循环miR-29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M-SAP组高于MAP组,同组内恢复期miR-29a表达量低于急性期,且miR-29a表达量与Ranson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miR-29a用以诊断M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 961 (95%CI:0. 921~1. 002),截断点(cut-off)值为1. 460;用以诊断M-SAP的AUC为0. 972 (95%CI:0. 939~1. 004),cut-off值为1. 340。AP细胞模型中,miR-29a与caspase-3水平升高;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29a后caspase-3表达量升高,抑制miR-29a后则caspase-3水平降低。结论 MAP与M-SAP患者循环miR-29a水平明显升高,miR-29a高表达可能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有关,该指标对于AP的诊断与预后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高明 卞尔保 李贺 葛魏巍 尹纯林 汪海平 孙远松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生物学标志物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行胃肠减压、泛影葡胺造影;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导泻等治疗治愈出院,平均治疗时间14.8 d。结论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有其独特诊断和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其发生,正确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误诊误治现象,提高治愈率。 汪海平 项和平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12例老年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RCP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划分为死亡组(n=32)与存活组(n=83)。对比组间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淀粉酶(AMS)、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寻找与ABP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测指标中死亡组ALT、 AMS及H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其余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指标值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RP、 PCT、 IL-6及IL-8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 TNF-α水平在2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LT、 CRP、 PCT、 IL-6和IL-8水平与患者死亡结局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表明,ALT、 CRP、 PCT、 IL-6和IL-8水平升高均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T、 CRP、 PCT、 IL-6和IL-8水平升高可能预示ABP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在疾病早期或治疗过程中检测相关指标变化可利于判断患者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ABP患者生存率。 汪海平 孙远松 李贺关键词:老年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09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16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中手术相关性2例,非手术相关性的14例... 汪海平 项和平 姜大同 高明 张长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预测结肠破裂术后脓毒症及评估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动态监测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 PAR)水平,探讨此类患者术前血清su PAR水平与术后继发腹腔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术后血清su PAR水平对其术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55例,男性37例,女性18例,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脓毒症,分非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依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2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术后第24、48、72h检测血清su PA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析比较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对术后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血清su PAR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3±3.19)ng/m L vs.(10.38±4.32)ng/m L,P<0.05;(5.21±3.98)ng/m L vs.(12.47±4.87)ng/m L,P<0.05];四个指标预测术后脓毒症的ROC曲线显示,入院时及术后24h两个时间点su PAR的预测价值均明显高于IL-6、CRP,略优于APACHEⅡ评分(AUC:0.873 and 0.809 vs.0.731 and 0.624,P<0.05;AUC:0.867 and 0.814 vs.0.729 and 0.593,P<0.05);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su PAR明显高于脓毒症患者[(14.48±3.99)ng/m L vs.(8.47±3.14)ng/m L,P<0.05]。结论 (1)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入院时血清su PAR水平对预测术后脓毒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术后血清su PAR水平对术后脓毒症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闵安 项和平 李贺 高明 付锐 程俊 汪海平 王召华 王伟 尹纯林 葛魏巍 孙远松 姜大同关键词:结肠破裂 脓毒症 病理学 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