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海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军事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军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兵学
  • 7篇孙子兵法
  • 7篇《孙子兵法》
  • 6篇孙子
  • 4篇孙子兵学
  • 3篇现代领导者
  • 3篇教育
  • 3篇家庭
  • 3篇家庭教育
  • 2篇战争
  • 2篇清代
  • 2篇清末
  • 2篇现代父母
  • 2篇谋事
  • 2篇父母
  • 1篇党治
  • 1篇地望
  • 1篇电极
  • 1篇电离
  • 1篇电子调速

机构

  • 20篇滨州学院

作者

  • 20篇毕海林
  • 5篇姜路平
  • 2篇姚振文
  • 1篇黄晓明

传媒

  • 5篇领导科学
  • 5篇滨州学院学报
  • 2篇孙子研究
  • 1篇文史知识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管子学刊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广西社会主义...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eN理论的转捩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层流向湍流的转捩是流体力学中具有基础研究意义的领域。转捩对流动的热交换、摩擦阻力及边界层发展等均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对转捩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常采用的转捩位置预估方法是经大量实验数据拟合出经验公式,该方法简便,但适用范围较窄,且对实验要求较高。近年来,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取得了极大进展,流场内划分很密的计算网格后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流场内的速度、压力脉动项等进行精确计算,可准确模拟流动转捩发展的过程;但该方法计算量大,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高,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工程上主要采用的转捩预测方法是半经验方法,即理论分析耦合实验数据,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小扰动理论的eN方法。通过耦合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和边界层方程得到边界层内动量损失厚度、速度型分布等参数,代入求解线性稳定性方程得到流动的转捩位置。选取4组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计算得到的转捩位置与实验数据比较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陈永彬魏德宸毕海林刘晓亮
关键词:数值模拟转捩预测
《孙子兵法》与现代领导者理想人格的塑造
2015年
《孙子兵法》传世两千五百余年而不朽,不仅以缜密的逻辑体系揭示了战争的基本规律,也蕴含着对特定理想人格的追求。理想人格是个体崇尚的完美人格典范,孙子在训导将帅的同时,也反复尝试引导其自塑合理、理想、完美的人格。在现代社会,领导者人格的高下是群体或组织能否适应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孙子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文化,其理想人格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因而完全可以为现代领导者所取法。
毕海林
关键词:现代领导者兵学
论孙子兵学思想在孟良崮战役中的体现
2015年
从孟良崮战役中交战双方的作战部署、战术使用和战役结局来分析,在许多方面体现和验证了"自保而全胜""我专而敌分""知彼知己""奇正相生""致人而不致于人""上下同欲者胜"等孙子兵学思想的正确性。
毕海林
关键词:孟良崮战役
《孙子兵法》与法家文化被引量:3
2011年
春秋末年,社会各个层面的动荡,战争活动的频繁,促使战争活动中的功利理性觉醒,"非利不动"的利益至上观是《孙子兵法》与法家文化的趋同之处。孙子将"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视为战略决策的基点,将"利"视作最高准则的同时,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理念。法家文化之言利,以利害衡量君臣关系,以法为本,通过法术势的结合,巩固君主权势,驾驭臣下。因此法家文化将理性的战争观、治军观念、军事经济理论等推向功利主义伦理的极致。
毕海林
关键词:《孙子兵法》法家兵家功利主义
邓廷罗之《兵镜或问》与清初孙子兵学研究
2012年
邓廷罗所作《兵镜或问》史论兼及,论兵亦论治国,阐释中有发微,不少分析深得孙子兵学之精要,较为全面地总结和探讨了自《孙子兵法》成书后千余年战争趋势的变化和军事思想的发展。围绕孙子兵学的概念范畴,在基本战争观念、治军理念和制胜之道三个方面展现了兵儒之间的相互调适与融合的特色,在学术上延续了明代兵儒相融的孙子兵学研究传统,是清初孙子兵学研究的代表之作。
毕海林
关键词:清代《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所论“危情败局”对现代领导者的启示
2009年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覆军杀将"、国破家亡的惨剧。所以,孙子在正面论述其兵学思想的同时,也经常从反面分析战争中的失败情形,告诫将帅如何避免因指挥失误而带来兵灾祸事。失败比成功更令人深思。
姚振文毕海林
关键词:兵学现代领导者战争形势
高校历史课堂师师合作教学模式被引量:2
2010年
高校教学改革应充分利用师资方面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师合作"的教学模式。这一方面可以使课堂节目化、开放化,甚至对抗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加大课堂知识容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减轻教师负担。
姜路平毕海林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师师合作教学改革
《孙子兵法》知胜思想对现代领导者的启示
2011年
作为中国古代权谋类兵书中的经典,《孙子兵法》因其根植于深刻的军事哲学思想而历久弥新。自《计篇》始至《用间篇》终,孙子从多角度多层次强调“知”的重要性,“知”字前后出现79次,大量论“知”的语言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胜思想。
毕海林姜路平
关键词:《孙子兵法》现代领导者军事哲学思想语言形成
《孙子兵法》“求易”的谋事之道被引量:2
2010年
《孙子兵法》之所以影响深远,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不仅因其舍事而言理的叙述形式,更在于其揭示战争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求易"思维是孙子观察分析、指导战争、总结战争规律而形成的一种辩证思维方式,是科学思维方式的一种。
毕海林
关键词:领导艺术领导学《孙子兵法》
赓续与再造:《曾胡治兵语录》与清末民初孙子兵学发展
2013年
清末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的高层次将领把孙子兵学理论与军事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清代"兵""儒"进一步合流成为历史的必然。曾国藩与胡林翼军事经验丰富,以儒者身份谈兵,蔡锷引入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使《曾胡治兵语录》在赓续明末兵儒结合、寓儒于兵传统的同时,在治军、用兵方面都有了不同于前代的新的诠释,推动了中国传统兵学的发展,促进了清末民初兵学与儒学的进一步融合。《曾胡治兵语录》在立足本土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西方军事理论精华,从而实现了中国传统兵学与西方军事理论的有机结合。
毕海林
关键词:清末民初孙子兵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