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光凤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其一系列电学、光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论文先回顾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历史进展、介绍了器件结构、有机材料、发光机理、研究热点及应用前景。在实验过程中,器件的各层有机膜采用真空蒸发沉积...
- 段光凤
- 关键词:电致发光有机发光器件真空蒸发沉积有机膜
- 文献传递
- 基于八羟基喹啉铝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制被引量:3
- 2004年
- 以八羟基喹啉铝(Alq3)和芳香二胺(TPD)为有机原材料,用热蒸发方法把它们蒸镀成薄膜并制作成有机发光器件.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得到Alq3和TPD薄膜为均匀、规整的不定形结构.研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发光特性和稳定性,发光亮度随外加电压增加而逐渐增大,发光亮度最高达1813cd/m2.
- 刘彭义段光凤唐振方叶勤
-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芳香二胺光致发光电致发光
- 有机小分子电致磷光及发光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在过去10余年对小分子和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中,由于器件三线态激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存在25%的理论极限,大大限制了其发光效率。为突破这一理论极限,在小分子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制成电致磷光器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磷光染料的掺杂可以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本文针对有机小分子电致磷光器件的发展、发光机理以及主客体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等方面作了简明的讨论,指出了在器件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 仲飞段光凤刘彭义
- 关键词:有机小分子发光机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内量子效率激子能量单线态
- 退火处理对ITO表面特性及有机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为了改善有机发光器件(OLEDs)的性能,在0~600 ℃不同温度下对ITO透明导电玻璃进行了退火处理.SEM观察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ITO表面粗糙度增加;四探针电阻测试结果显示,在300 ℃以上温度退火后ITO表面电阻率有明显增加.用退火前后的ITO玻璃作为阳极制备了OLEDs,器件结构为ITO/TPD/Alq3/Al,比较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测试结果表明,ITO薄膜的热处理温度对OLEDs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 仲飞刘彭义段光凤
- 关键词:ITO有机发光器件退火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