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晓威

作品数:31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红外发射率
  • 9篇发射率
  • 8篇隐身
  • 8篇铁氧体
  • 7篇钡铁氧体
  • 6篇吸波
  • 6篇化学镀
  • 5篇微波吸收
  • 5篇吸波性能
  • 4篇红外
  • 4篇AL
  • 3篇隐身材料
  • 3篇红外隐身
  • 3篇ZNS
  • 2篇一体化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钛酸

机构

  • 20篇哈尔滨师范大...
  • 1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31篇武晓威
  • 17篇冯玉杰
  • 11篇刘延坤
  • 8篇韦韩
  • 6篇陈宇
  • 5篇杨旭
  • 4篇烟贯发
  • 4篇周嘉
  • 4篇陈宇
  • 3篇王芳
  • 2篇王岩
  • 2篇陈丹娃
  • 2篇韩霞光
  • 2篇万鲁河
  • 2篇孙芃
  • 2篇张杰
  • 1篇任南琪
  • 1篇田言
  • 1篇李睿
  • 1篇张照韩

传媒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黑河教育
  • 1篇教育进展
  • 1篇职业教育发展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科交叉融合的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探讨
2023年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一环。为此,本文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对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通过文献检索、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构建了包括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创新人格、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科研环境6个一级指标以及逻辑思维等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指标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从而为地理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明晰了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杨旭冯钰时烟贯发武晓威王芳陈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
2015~2017年哈长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以2015~2017年哈长城市群11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Excel,Orange以及ARCGIS等软件,探究2015~2017年哈长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特征:2015~2017年哈长城市群AQI月均值的高值区集中在1、2、11、12月,3~5月、9~10月份次之,AQI低值区主要集中在6~8月份.从季节的日变化上看,AQI的月均值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秋季AQI波动值最大,夏季AQI波动值最小,且比较低.(2)空间分布特征:AQI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长春市以及吉林市,次之是四平市、辽源市.AQI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和延边朝鲜自治州.(3) AQI重心迁移结果表明:2015~2016年AQI重心先向东北迁移,2016~2017年AQI重心又转向西北迁移.
王文萍武晓威
关键词:空气质量指数
基于NOISESYSTEM的双城区民间街噪声预测及结果分析
2017年
公路的建设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是目前环境、交通、声学等学科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外常用的噪声预测模式有美国的FHWA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英国的Co RTN模式、德国的RLS90预测系统、法国的MITHRA模式、瑞士的St L-86模式和日本的ASJ-1993方法等。本文将介绍由环安科技研发的NOISESYSTEM(环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噪声预测软件,并通过实例验证,分析结果并给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赵郡周嘉武晓威王静静陆浪张苏辰陈书敏
关键词:噪声预测
钡铁氧体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制备及性能
2010年
为提高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以钡铁氧体为芯材,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表面包覆Ni-P镀层的钡铁氧体复合粒子.并利用XRD、SEM、EDS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成分、电磁吸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钡铁氧体表面包覆完整的Ni-P合金镀层,化学镀工艺显著改善材料的电磁性能,并提高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镀后复合粒子在2~18GHz频段内,最大反射率为-24.3dB,大于-10dB的吸收频带宽约2.8GHz.
武晓威冯玉杰刘延坤韦韩
关键词:钡铁氧体化学镀NI-P合金吸波性能
ZnS∶Al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多波段兼容隐身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使Al粉具有多波段兼容隐身的功能,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将ZnS复合于片状金属铝粉表面,获得了ZnS∶Al复合粒子;借助XRD、SEM、EDS对ZnS∶Al粉末的相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ZnS∶Al复合粒子的红外发射率、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结果显示:实验制得的ZnS∶Al复合粒子包覆较为完整,在中远红外波段具有低红外发射率0.4520;在2~18 GHz频段内,最大反射率为-16.73 dB,微波吸收能力增强;ZnS:Al复合粒子具有多波段兼容隐身的功能,在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武晓威冯玉杰陈宇张杰韦韩齐少群
关键词:红外发射率吸波性能
工业结构升级视角下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
2024年
以2012~2022年黑龙江省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探究工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生态环境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生态环境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生态环境呈现中部>西部>东部的格局,空间呈片状分布规律.2.双变量全局自相关指数表明,工业结构升级对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正向关联性.3.从生态环境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看,工业结构升级对生态环境呈正向相关;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生态环境质量均呈现负向的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正向的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生态保护和管理,促进黑龙江省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李睿杨旭周嘉烟贯发武晓威王芳
关键词:工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双碳”目标下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特征分析
2024年
基于2011~2022年黑龙江省地级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看,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格局上看,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形成了以哈尔滨市、伊春市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整体格局.3.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在研究期间呈现“东-西”方向的趋势.4.对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影响力最强的因素分别是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干预程度(GOV)、人口(POP);且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个因素的独立作用.
袁毓杨旭周嘉烟贯发武晓威王芳
关键词:工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钡铁氧体粉末表面化学镀Ni-Co-P涂层的制备及吸波性能(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提高钡铁氧体(BaFe12O19)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钡铁氧体表面镀Ni-Co-P金属合金涂层,制得了复合粉末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镀膜前后的钡铁氧体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镀膜前后钡铁氧体粉末与石蜡混合样品的电磁损耗和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活化后的钡铁氧体粉末表面沉积了均匀、致密的Ni-Co-P合金涂层,改性后的钡铁氧体粉末吸波性能显著提高,在2~18GHz频段内,最大反射率为-27.2dB,大于-10dB的吸收频带宽约3.6GHz(8.0~11.6GHz)。
武晓威冯玉杰刘延坤韦韩
关键词:化学镀钡铁氧体微波吸收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资源承载力探析
2017年
哈尔滨市是东北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几年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污染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实现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指导思想,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为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增加、恢复区域地下水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孙芃武晓威陈宇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
包覆Ni-Co-P的钡铁氧体红外-微波一体化隐身材料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使钡铁氧体粉末具有红外-微波多波段兼容的隐身性能,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在钡铁氧体表面进行Ni-Co-P复合化学镀。借助XRD、SEM、EDX、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包覆前后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红外发射率、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钡铁氧体表面包覆的Ni-Co-P合金呈球状,包覆比较均匀;在钡铁氧体粒子上镍钴磷固熔体质量分数约为84.14%,其中镍为51.93%,钴为25.78%,磷为6.43%;镀后样品的红外发射率降至0.6160,对电磁波的反射率小于10dB的频带可达3.6GHz(在8~11.6GHz范围内)。本实验制备的钡铁氧体复合粒子有望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工业价值的红外-微波一体化隐身材料。
武晓威冯玉杰陈宇韦韩
关键词:钡铁氧体红外发射率吸波性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