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廷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含裂纹构件无限寿命设计可靠度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06年
- 详细讨论了ΔK、ΔKth的分布特性,提出了适用于含裂纹构件无限寿命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ΔK—ΔKth干涉模型,给出了承受交变载荷的构件中初始裂纹不继续扩展的可靠度,并在给定的可靠度下,确定出构件中所允许的最大初始裂纹尺寸。
- 武春廷胡寿康马卫华
- 关键词:可靠度
- 针对建筑物爆炸袭击的防控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建筑结构的爆炸恐怖袭击已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由于袭击的不确定性,无法通过常规的设计方法对这种袭击进行抵御。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系统总结,认为通过采取对不同建筑采取分类设防、必要的保护措施、抗爆设计和抵抗连续倒塌设计等设计措施,可以阻止或减轻这种袭击造成的危害。
- 赵向东宋晓胜武春廷刘涛
- 关键词:爆炸荷载建筑技术连续倒塌
- 建立回弹法现场测强曲线的极大似然法被引量:1
- 2007年
- 提出一种建立现场回弹法测强曲线的方法,此方法将制定通用(或专用)曲线的大量实验室数据所提供的共性信息和现场钻芯及同条件试块所得到的个性信息有效地融合,利用极大似然原理得到现场回弹测强曲线.通过利用原有的数据信息,有效扩展了现场试验数据的样本量;通过将共性信息和个性信息的融合,使现场测强曲线不仅体现出混凝土强度和回弹值之间的一般关系,同时还能适应于特定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实践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建立的现场回弹测强曲线推定混凝土强度值的精度较高.此方法不仅适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还能在其它领域中应用.
- 佟晓君陈海彬马群武春廷
- 关键词:测强曲线回弹法无损检测
- 在特殊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T形梁碳纤维加固实用设计方法
- 2006年
- 在对5根T形梁进行U形箍加固试验基础上就实际加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按梁的破坏形式,采用规范中的有关假定,并附加碳纤维布与梁粘结锚固可靠假定,利用截面的平面几何关系和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出梁的极限承载力,从而给出计算加固面积的实用方法。
- 刘岩峰贾晓弟张文贵武春廷
- 关键词:碳纤维布设计方法
- 特殊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T形梁碳纤维加固的抗弯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由于特殊荷载过桥而引起桥梁结构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碳纤维布加固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分析了T形梁的抗弯承载能力,极限破坏形式以及U形箍的不同粘贴形式对加固的影响。
- 贾晓弟马卫华刘岩峰武春廷胡寿康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T形梁碳纤维加固荷载作用抗弯T形截面
-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逆向回归模型被引量:6
- 2005年
- 研究发现采用传统回弹法测强曲线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选取存在问题,造成误差较大,且有时不符合工程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测强曲线的逆向回归模型,将原模型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对换,使试验数据处理更符合回归分析理论,并对220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其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比传统回归模型明显偏小,从而使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陈建伟陈海彬李素娟佟晓君马群武春廷
-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测强曲线
- 测定回弹法专用测强曲线的数据融合方法被引量:8
- 2003年
- 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笔者利用通用回弹测强曲线提供的共性信息和现场试验得到的个性信息 ,通过数据融合方法 ,提出适应于现场情况的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仍运用原有的幂函数形式并保持回归参数不变 ,通过增加位置参数反映现场试验的个性信息。其修正后的结果既反映混凝土回弹值和强度值之间的一般关系 ,又反映现场试验的实际情况。在混凝土回弹检测中采用该曲线 。
- 佟晓君马群武春廷陈海彬李素娟
- 关键词:数据融合测强曲线回弹法无损检测
- 含裂纹构件无限寿命设计可靠度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05年
- 详细讨论了ΔK、ΔKth的分布特性,提出了适用于含裂纹构件无限寿命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ΔK-ΔKth干涉模型,给出了承受交变载荷的构件中初始裂纹不继续扩展的可靠度,并在给定的可靠度下,确定出构件中所允许的最大初始裂纹尺寸。
- 武春廷贾晓弟
- 关键词:可靠度
- 验算点法(JC法)求解可靠指标β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
- 2003年
- 介绍了一种求解可靠度指标方程组的新方法,此方法与传统求解复杂超越方程组的方法相比具有不易发散、收敛速度快和计算结果精度高的特点。介绍了一个计算实例能求出不同荷载效应ρ所对应的可靠度指标β。
- 佟晓君马群武春廷陈海彬
- 关键词:验算点法JC法可靠指标荷载效应超曲面极限状态方程
- 一堂趣味力学课程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通过在分析创新思维及科学认识的相容性基础上,根据创新思维过程设计了一堂趣味力学课程,来分析和研究力学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兴趣是前提;实践是关键;引导启发是保证;多媒体是辅助手段。
- 马丽慧马群佟晓君王兴国武春廷金树达
- 关键词: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