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研究
- 武文波郑国清杨志惠段保湘张景岳王丽杰田宏赵莉靳翠彬孙正琦闫胜敏
- 该课题是针对老年人的年龄增加,心脏自律性、传导性及冠脉供血发生退行性变化这一特征来开展的研究项目。研究发现80岁以上高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及高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并且心律失...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 动态心电图应作为高龄患者的常规检查
- 2008年
- 武文波赵莉陈兰阁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病患者健康老人
-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操作要点
- 2004年
- 武文波崔伟杨晓红孙正绮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了解80岁以上高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征及意义.方法 分析568例住院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 80岁以上住院高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在缺血性ST-T改变的3800阵次中,无症状ST-T改变2852阵次,占发作总数的75.05%.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凌晨6:00~11:59发作频率最高.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370例(65.14%),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272例(47.89%),房性心律失常289例(50.88%),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233例(41.02%),窦性心律失常98例(17.25%),房室及束支阻滞235例(41.37%).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应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预防猝死及手术意外的发生.
- 武文波赵莉王丽杰邵玉薇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龄
-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加做晨起运动负荷试验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
- 武文波杨晓红孙正琦张晓丽王丽杰靳翠彬杨金焰华延素邵玉薇崔伟李占军田宏马莲茹牛泽然唐旭
- 该课题在国内首次利用了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加做晨起运动负荷试验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筛选,并与冠脉造影对比,证实该方法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该研究非常经济实用,省时省力,且分析准确,减少社会资金的巨大浪费,适...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电图冠脉造影
- 阿托伐他定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孙正琦王丽杰宋颖靳翠彬武文波马位敏等
- 该课题系统的研究了阿托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心脏彩超测定的心功能参数作为观察指标,判断心功能的改变。通过临床观察对照研究,证实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同时加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
- 关键词: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
- 80岁以上高龄住院者心律失常状况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80岁以上高龄住院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分析568例住院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结果患者24 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为370例(65.14%);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272例(47.89%);房性心律失常289例(50.88%);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233例(41.02%);窦性心律失常98例(17.25%);房室及束支阻滞235例(41.37%),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80岁以上高龄住院患者应常规行DCG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及手术意外。
- 武文波赵莉邵玉薇闫胜敏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高龄
- 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 王丽杰冯素婷崔红梅胡金涛刘燕武文波梁容仙
- 探讨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冠脉病变的特点。以157例非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观察指标包括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尿酸、血清总...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病变
- 稳心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选择9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QT间期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d(QTcd)的变化。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QTd和QTcd均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缩短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认为稳心颗粒能有效缩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d,改善心室肌复极均一性和电活动稳定性。
- 靳翠彬武文波王伟王静赵静惠高红雨李艳红段保湘徐瑾
- 关键词:稳心颗粒QT间期离散度
- 动态心电图诊断儿童呼吸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 2005年
- 武文波孙正绮崔伟张晓丽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