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高压氧
  • 2篇焦虑
  • 2篇焦虑状态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疾病
  • 1篇新生儿家属
  • 1篇心病
  • 1篇血性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循证护理干预
  • 1篇氧舱
  • 1篇氧舱治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 1篇文化程度
  • 1篇临床健康教育
  • 1篇临床健康教育...
  • 1篇脑病

机构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梁晓丽
  • 3篇滕艳
  • 1篇刘娜
  • 1篇史超
  • 1篇王燕
  • 1篇周成燕

传媒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高压氧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满意度、合作程度及状态焦虑自评(SA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合作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合作程度,降低其焦虑状态。
梁晓丽滕艳
关键词:临床健康教育路径高压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损伤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损伤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损伤后遗症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干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舱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营养因子指标水平,以及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活性氧(R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8、11.065、3.706,P<0.05),神经营养因子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脑氧摄取率(CER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0、4.277、4.130、2.260,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精神状况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4、7.820,P<0.05);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51、4.766、8.622,P<0.05);世卫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68、21.979、18.077、19.695,P<0.05)。结论:脑损伤后遗症患者应用高压氧舱治疗,利于调整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营养因子指标水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认知及运动功能恢复,提升生存质量。
周成燕梁晓丽刘娜巴努·巴克尔
关键词:高压氧舱脑损伤后遗症康复效果
循证护理干预对行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家属焦虑状态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行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7天进行焦虑状态调查。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家属在治疗前后SAI评分高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7天SAI评分接近国内常模(P>0.05)。干预组治疗后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家属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对家属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确保新生儿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治疗。
梁晓丽滕艳王燕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新生儿疾病高压氧焦虑
维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维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方法抽取95例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维汉患者并分别于入院后24 h、手术前12 h和出院前12 h3个时间点进行焦虑状态问卷调查。结果维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低于汉族患者,以入院后24 h、手术前12 h两个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汉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的因素有文化水平、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报销方式(P<0.05);影响维吾尔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的因素有:文化水平和报销方式(P<0.05)。结论汉族患者焦虑水平高于维族患者,影响维汉患者焦虑水平的因素有所不同。应根据维汉患者焦虑水平和影响因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才能降低维汉患者的焦虑水平。
滕艳梁晓丽史超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焦虑状态文化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