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新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 1993年
- 本文对我院胃镜室1983~1992年十年内检出的2639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病变与季节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逐年累计四月份构成比最大(12%),九月份的构成比最小(6%);三、四、五月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病例数与九、十、十一月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分析结果说明,消化性渍汤活动期病变与季节变化有关,但其确切机理尚待深入研究。
- 梁大新杨宜白张明亮曾明新何德湘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窥镜检
-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286例内镜检查分析
- 1993年
- 本文对我院1990年1月~1992年12月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行内镜检查286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次为急性粘膜病变出血,而36~45和56岁以上者粘膜出血尤为多见。出血后24~48小时内与48小时以后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别(P<0.05),在出血48小时内急诊内镜检查,对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为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 杨宜白梁大新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首发症状内窥镜检
- 86例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的放免测定及其意义
- 1996年
- 对86例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进行放免测定,旨在获取我国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EGF的浓度,得出胃液内EGF的生理浓度。结果提示:(1)正常人胃液中EGF浓度为0.62±0.15ng/ml;(2)儿童组:0.61±0.12ng/ml(n=24)、青年组0.65±0.14ng/ml(n=28)、成人组0.59±0.13ng/ml(n=3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男性0.61±0.14ng/ml(n=52)、女性为0.62±0.15ng(n=34),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正常人EGF浓度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 张张明亮梁大新严悦卿
- 关键词:正常人胃液表皮生长因子放免测定
- 单克隆抗体HB_3对胃良恶性疾病的免疫组化研究
- 1994年
- 单克隆抗体HB_3对胃良恶性疾病的免疫组化研究梁大新,凌奇荷,龙见方,孙去病1986年Sun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作为免疫原制备结肠癌单克隆抗体HB3(简称HB3),不仅对大肠癌有较好的选择性,而且对人胃癌的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率也较高。本实验旨在探...
- 梁大新凌奇荷龙见方孙去病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胃疾病免疫组化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进展期胃癌患者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测定
- 1996年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进展期胃癌患者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测定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梁大新,张,张明亮,曾明新衡阳医学院严悦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igrowthfactor,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由颌下腺及十二指肠Bru...
- 梁大新张琍张明亮曾明新严悦卿
- 关键词:胃炎消化性溃疡表皮生长因子胃液
- 人胃液内表皮生长因子放免测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为获取正常人胃液内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生理浓度,探讨EGF在胃、+二指肠良恶性疾病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初探EGF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间的相互关系,用放免方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组正常人、慢性胄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胃液内EGF的含量,并对部分活动性胃炎及活动期溃疡伴Hp感染的患者给予抗Hp及抗溃疡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EGF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年龄组间胃液内EGF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年龄关系不大;胃癌患者胃液内EGF含量明显增高,胃炎及溃疡病患者明显降低,提示EGF分泌低下可能与胃良性疾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EGF浓度与胃肿瘤发生也有一定关系。随着Hp清除,组织学胃炎改善,溃疡的意合,EGF含量恢复正常。提示Hp可能影响EGF的生成与分泌。
- 张明亮张梁大新曾明新钟大志严悦卿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
- 单克隆抗体Hb_3对胃良恶性疾病的免疫组化研究
- 1993年
- 本文通过对单克隆抗体Hb_3在胃良恶性组织和正常胃粘膜间接免疫荧光组化反应的观察,结果发现Hb_3在胃癌性组织阳性率为72.2%,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其荧光染色也较强,提示高分化腺癌可能含有较多的Hb_3对应抗原。胃粘膜重度非典型增生阳性率为60%,与癌性组织比较差别没有显著意义(P>0.05)。良性病变和正常胃粘膜阳性率为20.7%,与癌性组织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5)。实验结果说明Hb_3在免疫病理中结合细胞形态对鉴别胃良恶性疾病组织和胃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对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的鉴别诊断、追踪病情变化,早期发现癌变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梁大新
-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