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雨佳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胰岛
  • 3篇手术
  • 3篇免疫调节
  • 3篇免疫调节作用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胰岛移植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免疫耐受
  • 2篇间充质
  • 2篇TH1/TH...
  • 2篇大鼠骨髓
  • 2篇大鼠骨髓间充...
  • 1篇胆管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作者

  • 10篇林雨佳
  • 9篇吴德全
  • 5篇高峰
  • 4篇李国良
  • 2篇仇公才
  • 2篇张新晨
  • 2篇马东来
  • 1篇胡彦华
  • 1篇金光鑫
  • 1篇姜明山
  • 1篇李剑锋
  • 1篇李福军
  • 1篇乔鹏飞
  • 1篇姚磊
  • 1篇王夫景
  • 1篇孙晨
  • 1篇李建国
  • 1篇张丽颖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附42例分析)
2016年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D治疗的4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D术后发生出血42例(9.9%),其中死亡9例(21.4%)。42例中早期出血23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7%;晚期出血1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36.8%;早期出血的死亡率低于晚期出血(P=0.014)。腹腔出血28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5.0%;消化道出血14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4.3%,腹腔出血的死亡率高于消化道出血(P=0.028)。轻度出血15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3.3%;重度出血27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5.9%,轻度出血死亡率低于重度出血病死率(P=0.037)。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后发生出血11例,出血率为10.6%,非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后发生出血31例,出血率为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24例中死亡3例(12.5%)。结论轻度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晚期腹腔出血手术难度大,可尝试介入治疗;术中精细操作、选择熟练吻合方式,预防胰瘘、胆瘘及腹腔脓肿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权胜伟李建国金光鑫林雨佳庞新亚李福军孙晨马东来吴德全高峰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出血
14岁以下儿童肝细胞癌的治疗现状
2019年
肝细胞癌(HCC)是儿童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肿瘤,具有复杂的临床特点,恶性较高,预后较差。儿童HCC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笔者就14岁以下儿童HCC的各种治疗方式的现状进行综述。
苑俊辉张金凤李国良林雨佳吴德全
关键词:儿童
少见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1例报道
2018年
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位置较特殊,临床少见,诊断和治疗较困难。本文对1例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的诊治进行报道,探讨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前留置鼻胆管的作用。
吴振胡彦建胡彦华林雨佳吴德全
关键词:手术鼻胆管
同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同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同种异体胰岛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对共培养胰岛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胰岛作为刺激原,Lewis大鼠MSC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作为共培养细胞,分为三组:实验组(A)20IEQ胰岛细胞、1×108 L-1 T淋巴细胞和1×107 L-1 MSCs共培养;药物对照组(B)20IEQ胰岛细胞与1×108 L-1 T淋巴细胞共培养并加入0.25μg/ml CsA;阳性对照组(C)20IEQ胰岛细胞与1×108 L-1 T淋巴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共培养3天时T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刺激的反应性,ELISA检测共培养3天时上清液IFN-γ、IL-2、IL-4和IL-10的含量,以及共培养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MSC与CsA均可抑制同种异体胰岛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A组T淋巴细胞增殖率(17.10±2.7)%与B组(14.65±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IFN-γ、IL-2含量显著高于A组及B组,IL-10含量显著低于A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含量在A、B、C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胰岛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刺激指数(2.37±0.52)显著高于B组(1.8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与CsA均可通过减少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使受者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抑制同种异体胰岛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相对于CsA,MSC可以保持胰岛素高分泌水平和良好的糖刺激反应性,避免了CsA可能带来的毒性和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及前景。
林雨佳吴德全李国良高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环孢素ATH1/TH2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一例
2012年
患者男,38岁.因"发现腹部包块4年,伴胀痛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上腹部包块,鸡蛋大小,质硬,无压痛,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骨髓纤维化,脾大".经多家医院非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好转,脾脏进行性增大;近1个月病情加重,出现腹部胀痛,呼吸困难,进食和平卧受限等症状.查体:消瘦,腹部明显膨隆,并可触及一巨大肿物,下缘达脐下5指,右缘超正中线10 cm,质硬,活动度欠佳,压痛、叩击痛阳性.
林雨佳张新晨仇公才吴德全
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腹部胀痛非手术治疗进行性增大
基于真实病例的PBL教学在国际学生外科课间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在2006级国际学生的外科课间实习中开展基于真实病例的PBL教学。通过事先设计病例,并在实习前根据真实病例做出修改以适应真实情况,将国际学生分组床头实习后小组讨论,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基于真实病例的PBL教学是适用于国际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国际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张新晨吴德全张丽颖林雨佳李剑锋
关键词:PBL
miR-34a通过调控TGF-β/Smad4信号通路激活自噬而降低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miR-34a调节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OXA)的耐药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34a的表达水平;采用基因软件预测、分析及检测结肠癌细胞中miR-34a的下游靶基因;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仪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情况。结果接受OXA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的血清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OXA引起miR-34a的表达下调,亲代结肠癌细胞和对OXA耐药的结肠癌细胞中TGF-β和Smad4的表达均上调。自噬的激活增强了结肠癌细胞对OXA的耐药性。在结肠癌组织中,Smad4 mRNA和miR-34a的表达水平间具有负相关性,过表达miR-34a通过靶向抑制Smad4的表达来抑制自噬的激活并降低耐药性。结论 miR-34a抑制TGF-β/Smad4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自噬降低结肠癌细胞对OXA的耐药性。
姚磊林雨佳高爽姜明山马东来王夫景乔鹏飞
关键词:结肠癌MIR-34A奥沙利铂自噬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对胰岛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胰岛共移植对诱导胰岛移植物免疫耐受的作用,并比较MSC不同途径移植的效果。方法:SD大鼠和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取SD大鼠股骨,贴壁培养法分离和扩增MSC,胶原酶V分离胰岛。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Lewis大鼠糖尿病模型后,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将BrdU标记的MSC与胰岛经门静脉混合输入),B组(将胰岛经门静脉输入,BrdU标记的MSC经尾静脉输入),C组(胰岛经门静脉输入,联合应用环孢素A)和D组(单纯胰岛门静脉移植)。观察各组术后血糖变化,比较各组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术后第7天切取各组部分存活大鼠肝脏、胸腺、脾脏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SC归巢位置。结果:A,B两组大鼠术后正常血糖维持时间最长,C组次之,D组最短;各组胰岛存活时间A组为(12.1±2.3)d,B组为(8.6±1.4)d,C组为(13.2±1.9)d,D组为(2.2±0.6)d;MSC归巢部位观察显示,A组BrdU阳性的MSC主要分布于肝脏,并在植入胰岛周围形成"类微囊化效应",B组BrdU阳性的MSC主要分布于胸腺、脾脏。结论:MSC与胰岛共移植能诱导胰岛移植物免疫耐受,且MSC和胰岛混合经门静脉移植效果优于胰岛门静脉移植联合MSC外周静脉移植。
高峰李国良林雨佳仇公才吴德全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移植免疫耐受
与大鼠胰岛细胞联合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或自体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胰岛肝内联合移植对胰岛移植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佐星制备Lewis大鼠的糖尿病模型,作为胰岛移植受者,分为3组:单纯移植组大鼠经门静脉单独移植SD大鼠胰岛6000 IEQ/kg;同系MSC组大鼠经门静脉共同移植1×10^9/L的Lewis大鼠MSC 1ml与SD大鼠胰岛6000 IEQ/kg;同种MSC组大鼠经门静脉共同移植1×10^9/L的SD大鼠MSC 1ml与SD大鼠胰岛6000IEQ/kg。检测受鼠的血糖变化,术后1、3d大鼠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3组大鼠术后第1天血糖均下降到13.9mmol/L以下。同系MS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1.38±4.03)d,同种MSC组为(5.50±2,07)d,单纯移植组为(2.88±1.25)d(P〈0.01)。术后1、3d,单纯移植组IFN-γ和IL-2的含量显著高于同系MSC组和同种MSC组(P〈0.01),同种MSC组IFN-γ和IL-2的含量高于同系MSC组(P〈0.05);单纯移植组IL-10的含量低于同系MSC组和同种MSC组(P〈0.01),同系MSC组IL-10的含量与同种MSC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4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与同种胰岛共移植可以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应用同系MSC的效果优于同种异体MSC。共移植的MSC主要通过减少TH1类细胞因子(IFN-7和IL-2)的表达使受者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
林雨佳高峰吴德全
关键词:胰岛移植间质干细胞免疫耐受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作为刺激因素,SD大鼠外周血分离的T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与MSCs共培养后其增殖能力的变化.然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MSC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与蛋白的表达;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亚硝酸盐含量;ELISA检测上清液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的水平.结果 MSCs明显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因细胞比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实验组MSC:T为1:10时最明显,增殖率为(33.83±2.10)%,而1:80组[(78.62±3.80)%]与不含MSCs的阳性对照组[(79.03±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SCs的iNOS mRNA与蛋白的表达以及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上调,1:10~1:40的范围内呈明显递增趋势,但1:80组与1:4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加入iNOS特异性抑制剂2-甲基-2-巯基硫酸脲(S-methylisothiourea sulfate,SMT)后,各组T淋巴细胞增殖率基本恢复.实验组IFN-γ含量随MSCs所占比例的降低而增加,各组IL-4含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对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分泌的可溶性因子NO影响了 Th1/Th2平衡有关.
高峰林雨佳李国良吴德全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一氧化氮TH1/TH2免疫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