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景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南山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南山茶叶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南山茶叶中分离并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3)、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东莨菪素(6)、茵芋苷(7)、羽扇豆烷醇(8)、β-谷甾醇(9)和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南山茶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8为首次从山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林红景冯宝民史丽颖唐玲王永奇
- 关键词:山茶属黄酮
- 重组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法对南山茶子抗骨质疏松活性部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明确南山茶子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将南山茶子醇提物分成极性不同的组分,利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生物检测法筛选山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结果:5个组分都表现出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双重效应,活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层>醇提物>正丁醇层>石油醚层>水层。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山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
- 吴小娟李剑刘芸林红景冯宝民王永奇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DiaionHP-20富集纯化南山茶种子抗原发Ⅰ型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DiaionHP-20富集纯化南山茶种子抗原发I型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南山茶种子中总黄酮和多酚的洗脱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DiaionHP-20的吸附量、载样量、乙醇洗脱浓度、乙醇洗脱用量等参数。结果:DiaionHP-20的吸附量总黄酮为59.5mg.g-1,多酚为23.9mg.g-1。最佳工艺是药液上样量为10.5倍树脂重量,使用3倍树脂质量的蒸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13.5倍树脂质量的25%乙醇洗脱总黄酮和多酚。结论:Diaion HP-20能够很好地纯化南山茶种子中总黄酮和多酚,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
- 林红景吴小娟唐前石海峰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 正交实验优选南山茶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优选南山茶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水法从南山茶子中提取总黄酮,利用正交实验优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乙醇浓度、时间、温度、浸提次数及料液比对总黄酮收率的影响。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70%乙醇-水在80℃下提取两次,2.5 h/次,总黄酮的收率为3.42%,总黄酮含量为18.55%。结论醇-水提取法可用于南山茶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其中料液比对总黄酮的提取影响较大。
- 林红景吴小娟唐前石海峰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 关键词:总黄酮正交实验
- 山茶种子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测定山茶种子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茶种子醇提物中总皂苷、多酚和鞣质以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山茶醇提物中总皂苷含量12.2%、总酚含量为4.30%(其中鞣质占1.87%);总黄酮含量为4.0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重现性好。
- 吴小娟林红景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 关键词:山茶皂苷总酚
- 山茶属植物药用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山茶属(Camillia Linn.)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是山茶科中最大的一个属。有28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25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集中分布于岭南地区。
- 王永奇林红景陆敏珠唐前李红冰吴小娟唐玲冯宝民
- 关键词:山茶属山茶科亚热带
- 山茶种子对乏营养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耐受性消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山茶种子对乏营养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耐受性的消除作用。方法使用山茶种子的不同提取物,分别作用于有营养状态下的胰腺癌细胞和乏营养状态下的胰腺癌细胞。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活细胞计数法检测样品对胰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山茶种子醇提物醋酸乙酯层能优先在乏营养状态下有效消除胰腺癌细胞的耐受性,在50μg/ml的浓度下,胰腺癌细胞的存活率仅为1.4%。结论山茶种子醇提物醋酸乙酯层能优先在乏营养状态下杀死胰腺癌细胞,提示其在胰腺癌治疗上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史丽颖唐玲吴小娟林红景冯宝民王永奇
- 关键词:山茶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