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青森

作品数:4 被引量:8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黑土
  • 4篇黑土区
  • 3篇东北黑土
  • 3篇东北黑土区
  • 3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养分流
  • 2篇养分流失
  • 2篇雨强
  • 2篇雨型
  • 2篇土壤侵蚀
  • 2篇坡耕地
  • 2篇降雨
  • 2篇耕地
  • 1篇典型黑土
  • 1篇典型黑土区
  • 1篇东北典型黑土...
  • 1篇原位试验
  • 1篇特征指标
  • 1篇团聚体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杨青森
  • 3篇郑粉莉
  • 3篇温磊磊
  • 2篇沈海鸥
  • 1篇胡伟
  • 1篇安娟
  • 1篇王彬
  • 1篇耿晓东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雨型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6
2012年
降雨雨型对土壤侵蚀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野外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了次降雨中平均降雨强度、总降雨量相同的4种不同降雨雨型(均匀型:降雨强度为60mm/h;峰值型:降雨强度分布为30-90-60mm/h;延迟型:降雨强度分布为60-30-90mm/h;减弱型:降雨强度分布为90-60-30mm/h),研究降雨雨型变化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雨型条件下休闲坡耕地径流总量的大小顺序为延迟型〉减弱性〉均匀型〉峰值型,而土壤侵蚀总量的大小顺序为减弱型〉均匀型〉延迟型〉峰值型。延迟型雨型的坡面径流总量是其它雨型的1.02-1.45倍,减弱型降雨的侵蚀总量分别是均匀型、延迟型和峰值型的1.03、1.36和2.68倍。同一雨强在不同降雨雨型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其产生的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对坡面总径流量、总侵蚀量的贡献率也不同,分布在降雨雨型起始位置的雨强对坡面径流量的贡献率最小;除30mm/h降雨强度外,分布在降雨雨型起始位置的雨强对坡面侵蚀的贡献率最大。研究还发现,试验设计中减弱型降雨雨型与东北黑土区夏季主要侵蚀雨型特点类似,是造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相对严重的主要雨型。
温磊磊郑粉莉杨青森沈海鸥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原位试验坡耕地
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的试验研究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该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由此导致的土壤养分流失和生产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防治土壤侵蚀,保护黑土这块宝贵的...
杨青森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文献传递
东北典型黑土区农耕土壤团聚体流失特征被引量:20
2015年
通过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东北典型黑土区 3 种降雨强度(30、60 和 90 mm h–1)下农耕地坡面侵蚀过程的土壤团聚体流失特征,分析了流失团聚体特征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平均重量比表面积(MWSSA)、≥1 mm 粒级团聚体比例(PA1)、≥2 mm 粒级团聚体比例(PA2)、≥0.25 mm 粒级团聚体比例(PA0.25))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对典型黑土区农耕地坡面侵蚀有显著影响;次降雨初期侵蚀量占整个降雨过程总侵蚀量的比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 30 mm h–1降雨强度下,团聚体流失以〈0.25 mm 粒级团聚体为主,其占团聚体流失总量的 90.0%;在 60 mm h–1降雨强度下,团聚体流失以〈0.25 和 0.5~1 mm 粒级团聚体为主,二者占团聚体流失总量的 63.7%;而 90 mm h–1降雨强度下,团聚体流失以〈0.25 和 2~5 mm 粒级团聚体为主,二者分别占团聚体流失总量的 31.7%和 31.2%。PA0.25、PA1、PA2、MWD 和 GMD 与降雨强度和含沙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WSSA 和 D 与降雨强度和含沙量之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PA1、MWD 和 GMD 皆能较好地表征典型黑土区农耕土壤的团聚体流失特征。
温磊磊郑粉莉沈海鸥胡伟杨青森
关键词:降雨强度典型黑土区
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被引量:32
2011年
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1个施肥水平(纯N为150kg/hm2;纯P为75kg/hm2),3个秸秆覆盖度(翻耕裸露,低覆盖2kg/m2,高覆盖4kg/m2),1个降雨强度(90mm/h,降雨历时60min)和1个坡度(5°),试验小区长10m,宽1m。研究结果表明,低秸秆覆盖与翻耕裸露处理相比,坡面的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分别减少了87%和99.86%;在高秸秆覆盖条件下,坡面不产生径流。低秸秆覆盖条件下,径流中的NO3-—N和PO34-—P的浓度分别是翻耕裸露处理的5.52倍和4.25倍,但NO3-—N和PO34-—P的流失量与翻耕裸露处理基本相同。同样,低秆覆盖条件下侵蚀泥沙中NO3-—N和PO43-—P的含量分别是翻耕裸露处理的4.38倍和2.93倍,但NO3-—N和PO43-—P的流失量与翻耕裸露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99.3%和99.6%。因此,在东北黑土区选取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对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杨青森郑粉莉温磊磊耿晓东安娟王彬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秸秆覆盖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