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琛
- 作品数:33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柞蚕软化病的种类、发生及防治措施被引量:3
- 2021年
- 柞蚕软化病是柞蚕类似病害的一个统称,了解柞蚕软化病的种类及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柞蚕软化病的发病几率。柞蚕软化病属于传染性病害,通过切断传染源和增强蚕体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 张惠淳王立石杨金琛季明刚赵世文
- 关键词:柞蚕软化病
- 柞园黑广肩步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建议被引量:2
- 2020年
- 黑广肩步甲捕食柞蚕,是柞园内为害严重的捕食类害虫之一。文章介绍了黑广肩步甲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史,概述了其防治研究进展,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和建议。
- 王立石杨金琛刘洪丽张惠淳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 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评价
- 2021年
- 为了调变其疏水性并筛选出对柞蚕链球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以苯并异噻唑啉酮为母体结构进行了系列酰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采用涂平板数菌落法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衍生物对柞蚕链球菌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室内养蚕试验测定衍生物的活体抑菌活性。合成了取代基为烷基链酰胺衍生物6个和取代基为芳基酰胺衍生物5个,并采用熔点测试和1H-NMR测定确认了其结构。涂平板数菌落法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高于62.5 mg/L时,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不亚于母体化合物;随着处理浓度降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呈降低趋势:在低处理浓度下(≤32.5 mg/L),仅部分衍生物可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琼脂孔穴扩散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时,衍生物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相应浓度处理时的母体化合物,且低处理浓度(≤500 mg/L)表现更为显著。初步的活体试验表明,衍生物对柞蚕体内的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之母体化合物下降显著。这说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化改造可能无助于提高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 刘铁成陈有嗣杨金琛杨金琛曾航刘洪丽王立石牛雄雷
- 关键词:衍生物抑菌活性
- 鸟类驱避剂对柞蚕的影响试验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喷叶法和挂瓶法,调查了三种鸟类驱避剂对柞蚕的生长发育、做茧化蛹、蚕蛾羽化、产卵以及子代蚁蚕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柞蚕对所试三种鸟类驱避剂没有忌避反应、无急性中毒症状,连续取食药叶后不产生累积毒性;所调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鸟类驱避剂对柞蚕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望应用于柞蚕场驱避鸟类保护柞蚕。
- 杨金琛马亮陈有嗣刘洪丽王立石
- 关键词:柞蚕鸟害驱避剂毒性
- 环丙氨嗪对柞蚕的生长发育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五龄期4~12日龄柞蚕经0.1~0.18 g/L环丙氨嗪药液喷蚕喷叶处理:4~6日龄柞蚕取食4 d药叶后,体压升高、体躯伸长、节间膜膨起,导致6.1%~46.4%畸形蛹产生,雌蛾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0.16、0.18g/L药剂处理区,个别雌蛾的腹部腹面体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体色的改变不影响雌蛾生理机能。药剂处理五龄期8日龄以上柞蚕对其生长发育、化蛹、产卵量以及子代的影响较小。
- 杨金琛戚奎恩张惠淳王立石
- 关键词:柞蚕昆虫生长调节剂生长发育体色变化毒性
- 柞蚕饰腹寄蝇防治药剂氟虫腈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筛选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柞蚕饰腹寄蝇是一种毁灭性的柞蚕寄生害虫,其防治主要依赖于有机磷杀虫剂乐果,长期使用导致了抗药性问题。为筛选柞蚕饰腹寄蝇防治新药剂,以氟虫腈为母体化合物合成16种氟虫腈酰胺衍生物,采用熔点测试和~1H-NMR确认其结构;以四龄春柞蚕为试虫测定衍生物对柞蚕的毒性,在此基础上设置4个浓度梯度,测定寄生于五龄春柞蚕体内的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和药物处理对柞蚕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四龄春柞蚕的半致死浓度(LC_(50))范围为570~3998mg·L^(-1),其中13个化合物LC_(50)高于1000mg·L^(-1);所合成的氟虫腈酰胺衍生物毒性较氟虫腈(LC_(50)=182.2mg·L^(-1))大幅下降。防治效果试验表明:有8个衍生物在500mg·L^(-1)以下处理后,其营茧率高,其归一化柞蚕营茧率(即处理营茧率与空白营茧率之比)高于90%,且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效高于80%。对柞蚕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调查数据表明:药物处理后单蛾产卵量及孵化率均与空白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它们对柞蚕产卵量和孵化率无不良影响。在氟虫腈酰胺衍生物合成及其对四龄柞蚕毒力测定的基础上,首次发现8个化合物(XA01,XA04,XA06,XA08,XA09,XA10,XA13,XA16)在500mg·L^(-1)以下处理,柞蚕饰腹寄蝇防治效果较佳(防效>80%),对柞蚕相对安全(归一化营茧率>90%),且对柞蚕繁育无不良影响,具有蚕业应用价值。
- 杨金琛黄裕峰王立石周泉陈连清陈有嗣牛雄雷
- 关键词:柞蚕饰腹寄蝇防效氟虫腈酰胺衍生物
- 一种用于生产蚕药的压滤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蚕药的压滤设备,包括支撑架、液压气缸、第二滑槽和横梁,所述横梁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结构,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储料箱、把手、出料板、滑块、第一滑槽和支撑杆,所述横梁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一...
- 杨金琛季明刚刘铁成黄桂朋
- 文献传递
- 水介质中合成蝇毒磷技术研究
- 张惠淳牛雄雷王立石黄均伟杨金琛刘佩锋张兆峰季明刚倪振田王立艳丛娟马亮刘洪丽丁学忠姜典双黄桂朋韩兆国霍红伟李世龙
- 蝇毒磷主要用于防治家畜和宠物体外寄生虫病、蜂螨病,尤其是在防治柞蚕寄生蝇病方面必不可少。原蝇毒磷合成工艺大量使用丁酮、甲醇等易燃溶剂,需要大大过量的乙基氯化物投料,易燃易爆安全隐患问题严重,且产品含量仅为90%、收率只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合成工艺
- 利用浓硫酸和无水ZnCl_2催化合成3-氯-7-羟基-4-甲基-香豆素
- 2012年
-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采用浓硫酸和无水ZnCl2二元催化剂代替单一浓硫酸催化间苯二酚和2-氯乙酰乙酸乙酯合成3-氯-7-羟基-4-甲基-香豆素。小试结果表明,当n(ZnCl2)/n(间苯二酚)为0.2时,浓硫酸用量可降低40%,所得香豆素含量为92%,比单一浓硫酸工艺(91%)略高;收率79%,比单一浓硫酸工艺提高7个百分点。二元催化剂合成法优势明显,具备应用前景。
- 王立石刘洪丽杨金琛牛雄雷
- 印楝素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驱避作用
- 2013年
- 分别采用叶片喷雾法和叶面涂毒法测定了印楝素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印楝素具有一定的触杀和驱避作用,其对朱砂叶螨成虫的半致死浓度为0.35 mg/ml;在质量浓度为0.125 mg/ml时,处理48 h后驱避率仍可达到70%以上。研究表明印楝素可以有效防治朱砂叶螨,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 张惠淳牛雄雷杨金琛
- 关键词:毒力测定印楝素朱砂叶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