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霞
- 作品数:35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大菱鲆鳍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7
- 2007年
-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于含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的Leibovitz-15培养液(20%胎牛血清)中的大菱鲆鳍细胞,其生长分裂状况最好,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经继代培养后,细胞生长分裂依然十分旺盛,第60代大菱鲆鳍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2.4 h,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仍为44条。该细胞系细胞经液氮冻存后仍保持有原有形态和较高存活率。现已成功建立了连续性大菱鲆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65代。该细胞系的建立对于查清病毒对大菱鲆细胞的感染途径与感染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病毒疫苗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樊廷俊耿晓芬丛日山姜国建于秋涛付永锋王晶于苗苗杨秀霞吴建东
- 关键词:大菱鲆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
- 黄酮对体外培养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确定黄酮对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HCEC)的影响及其对因氧化损伤所致细胞凋亡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HCEC,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黄酮继续培养,或经不同浓度黄酮预处理后再添加过氧化氢(H2O2)继续培养,采用光镜形态观察、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手段,研究黄酮对HCEC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黄酮浓度高于85μmol/L时可诱导HCEC发生细胞凋亡,而低于70μmol/L时对HCEC没有影响;55和70μmol/L黄酮预处理对600μmol/LH2O2所引起的HCEC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0%→22%,8%;P〈0.01),而85和100μmol/L黄酮预处理对H2O2所引起的HCEC细胞凋亡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55~70μmol/L黄酮对HCEC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保护作用,而浓度高于85μmol/L的黄酮反而能诱发HCEC发生细胞凋亡。
- 李凌樊廷俊杨秀霞丛日山赵君王晶
- 关键词:人角膜内皮细胞过氧化氢黄酮抗氧化活性
- 氯化镉对条斑星鲽卵巢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CdCl2)处理体外培养的条斑星鲽卵巢(BFO)细胞系细胞,利用毒理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镉对BFO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理。毒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FO细胞对CdCl2敏感,浓度大于10μmol/L的CdCl2对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引起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T-Px)活性的持续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持续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浓度大于40μmol/L的CdCl2可引起BFO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BFO细胞在AO/EB荧光双染色中的质膜通透性显著提高,在单细胞凝胶电泳中出现明显的彗尾,且细胞凋亡率、彗尾的长度和亮度随CdCl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可见,镉对BFO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为利用BFO细胞系研究镉等重金属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 徐晓辉樊廷俊景毅姜国建杨秀霞葛源
- 关键词:氯化镉细胞毒性细胞凋亡
- 分层递进式海洋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5
- 2020年
- 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三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生命现象的认知、专业技能训练、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土壤,构建了"3+1"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有利的环境。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了由学生自主管理的 "创新实践基地",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刘晨光杨秀霞董树刚王祥红毛玉锋
- 关键词:实践教学分层递进式
- 从嗜冷菌分离的低温脂肪酶基因序列及其表达重组菌株
- 本发明采自南极深海的嗜冷菌(Moritella sp.)分离的重组低温脂肪酶基因。该基因核苷酸序列是由834bp组成的DNA片断,该DNA片断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断含有长834bp的开放阅读框架。该重组低温脂肪酶的氨基酸...
- 林学政黄晓航杨秀霞陈靠山
- 文献传递
- 南大洋深海嗜冷菌2-5-10-1及其低温脂肪酶的研究被引量:32
- 2005年
- 从南大洋普里兹湾的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深海嗜冷菌25101,对其生长及产酶情况和酶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此时分泌的胞外脂肪酶最多;添加Tween80,橄榄油可显著促进脂肪酶的产生.该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20℃均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0℃可保持37%的相对酶活性;酶的最适作用的pH值为7.5,在pH6~9的范围内均存在较高酶活性;对热较敏感,在60℃保温15min可丧失50%以上的酶活性.该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Cu2+和Zn2+对酶活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
- 林学政杨秀霞边际黄晓航
- 关键词:南大洋低温脂肪酶
- 低温脂肪酶的研究及其基因的异源表达被引量:19
- 2003年
- 低温脂肪酶以中温酶所不可比拟的低温活性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
- 杨秀霞林学政李光友黄晓航
- 关键词:低温酶脂肪酶克隆低温微生物异源表达
- 从嗜冷菌分离的低温脂肪酶基因序列及其表达重组菌株
- 本发明采自南极深海的嗜冷菌(Moritella sp.)分离的重组低温脂肪酶基因。该基因核苷酸序列是由834bp组成的DNA片断,该DNA片断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断含有长834bp的开放阅读框架。该重组低温脂肪酶的氨基酸...
- 林学政黄晓航杨秀霞陈靠山
- 文献传递
- 南极细菌Moritella sp.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在与环境长期抗争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普通微生物所没有的独特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极端环境微生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南极地区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
- 杨秀霞
- 关键词:嗜冷菌低温脂肪酶DNA序列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它是以其胸鳍和腹鳍组织为材料,先将鳍组织剪碎,采用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II型胶原酶分步消化法获得游离鳍细胞和疏松组织块,在含20%胎牛血清、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盐...
- 樊廷俊丛日山耿晓芬王丽燕杨秀霞于秋涛李明玉付永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