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疾超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书法
  • 2篇黄州时期
  • 1篇代书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道家文化
  • 1篇新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研究
  • 1篇形象思维
  • 1篇艺术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观
  • 1篇如其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艺术
  • 1篇书法创作
  • 1篇书法发展
  • 1篇书法理论
  • 1篇书法批评

机构

  • 6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杨疾超
  • 1篇何红

传媒

  • 5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齐鲁学刊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苏轼黄州时期书法创作心理研究
2006年
从苏轼在黄州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儒、道、佛相融合的心理平衡,超然的心态及萧散的心境等方面,对苏轼在黄州时期书法创作心理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继而对其心理与创作关系进行考察,以期对苏轼的书法艺术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杨疾超
关键词:黄州时期书法创作心理
唐代狂草形成原因的文化考察被引量:1
2001年
唐代狂草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道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浸润激活了书家思想 ;盛唐气象给予了狂草独特的时代精神支持 ;书法创作的兴盛和书法理论的高度成熟为狂草提供了深厚的形成基础 ;酒的刺激使书家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玉成了唐人独有的狂草艺术。
杨疾超何红
关键词:唐代狂草文化考察道家文化道家思想书法理论
“书如其人”:苏轼黄州时期书法批评观的确立被引量:2
2003年
苏轼“书如其人”观的确立 ,与其贬居黄州时的际遇与心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对“书如其人”观的历史渊源 ,苏轼“书如其人”观的形成原因、文化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考察 ,并揭示了“书如其人”观在当代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杨疾超
关键词:黄州时期人格精神政治观
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
在数千年的书写历史中,古人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和珍贵图版,而且还给我们提供内涵丰富的思想与观念。尽管这些思想与观念相对于书写历史要晚很多,现在我们看到最早古代书法文献大体上确定在汉代,如果将古人的伪托不加考虑在...
杨疾超
关键词:古代书法审美艺术
文献传递
释“无意于佳乃佳”
2008年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杨疾超
关键词:书法美学观点文化含义书法发展
严羽形象思维思想新探
2005年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通过对“识”、“悟”、“趣”三个重要概念的厘定,对传统诗学的形象思维思想作了深入论述,从而揭示了古代诗学中形象思维的活动本质与规律。严羽对形象思维的相关论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杨疾超
关键词:形象思维
苏轼草书思想研究
2002年
苏轼的草书思想 ,既有对魏晋和唐代草书的反观和思考 ,又有宋代历史文化和时代思潮的影响 ,加之其对草书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故而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自出新意 :草书的生命 ;技道两进 :草书的境界 ;散淡闲适 :草书的心态。
杨疾超
关键词:宋代历史文化新意创作心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